從破解25萬噸鋁灰渣處理問題,到研發出省內領先的含碘手術薄膜,再到開展新型銅合金材料全鏈條開發……近年來,資深科研人員受聘為企業“科技副總”在江西悄然成勢,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江西省科學院的探索尤為亮眼,該院率先出臺專項政策,派出具有企業服務經驗的31名博士進駐企業,成功推動了一批關鍵技術從實驗室“樣品”成為企業“産品”。當實驗室的“科技大腦”與生産線的技術需求碰撞,會迸發出怎樣的創新火花?“科技大腦”如何為企業裝上創新“加速器”,重新定義産學研深度融合?本報記者跟隨省科學院“科技副總”的腳步一探究竟。
從産業特派團升級到“科技副總”
10月24日,記者走進位於貴溪經開區的江西易藤電氣有限公司(簡稱“易藤電氣”),看到自動化機器設備拉出一根根超細銅合金絲線,“春蠶吐絲”在企業車間有了具象化場景。
郭軍力博士作為省科學院派駐易藤電氣的“科技副總”,和兩位同事組成了企業的“科技大腦”,每個月有一半時間駐紮在企業,全力攻克企業以及整個銅基新材料行業面臨的“卡脖子”難題。
“我原是省科學院‘産業特派團’的一員,2022年開始為企業提供科技諮詢服務,隨著不斷深入的服務得到了企業認可,2024年受聘成為‘科技副總’,目前我們團隊與易藤電氣開展了全面的科技創新合作,成為企業的‘研發外挂’。”郭軍力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的爆髮式增長,汽車高壓線束市場需求也迅猛增長。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車用高壓線束主要從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進口。對此,易藤電氣聯合省科學院“科技副總”團隊,開發“高服役性能高壓線束用銅合金導體及絞線製備技術”,盡力實現高壓線束的國産替代。省科學院博士王日昕,是派駐江西省華贛恒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贛恒昊)的“科技副總”,他和郭軍力有著類似的經歷。
“我也是省科學院‘産業特派團’的一員,3年前我們團隊對接服務華贛恒昊,包括項目環評初設、工藝路線制定,以及設備選型採購等等,見證了項目從圖紙成為現實的全過程。”王日昕對記者説,去年他受聘成為企業“科技副總”,助力企業破解資源循環領域的技術難題。
為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企業發展和人才成長同頻共振,2022年江西省科學院在全省率先探索“科技副總”工作,該院在産業特派團“百名博士入園強企”行動基礎之上,遴選出一批懂專業、懂産業、懂市場的博士擔任企業“科技副總”,配套出臺激勵政策,在全省率先探索支持科研人員兼職企業“科技副總”。目前,全院共有31名博士在全省各地28家企業擔任“科技副總”。
省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嚴青松表示,“科技副總”紮根企業一線,憑藉自身專業知識和科研能力,幫助企業凝練技術需求、協助企業開展技術研發、為企業解決關鍵技術難題,正逐漸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加速器”。
項目源於企業一線、成果轉化至生産一線
“科技副總”既需深諳産業發展脈絡,又要精通科技創新之道,他們架起一座創新的橋梁,一端緊密連接著企業生産線,另一端連接著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實驗室,推進科研與産業的深度融合。
在省科學院,孫復錢博士是高分子材料學科團隊負責人。孫復錢告訴記者,他與江西3L醫用製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了4年,組織團隊對企業提出的技術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並開展科技攻關。在醫用含碘手術薄膜三類醫療器械産品的註冊申報過程中,由於核心指標參數沒有現成的數據可以參考,在關鍵核心問題上缺乏可借鑒的方法,孫復錢團隊通過反復實驗驗證,建立了可行的核心指標設定方法,系統解決了醫用含碘手術薄膜三類醫療器械産品的技術指標設定問題。
“在‘科技副總’團隊全力支持下,2024年1月企業獲批三類醫療器械證,成為江西省首家、全國第二家獲得醫用含碘手術薄膜三類醫療器械産品註冊的單位。”江西3L醫用製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院長童曉鳳表示,在推動技術創新的同時,“科技副總”還指導企業技術提升,幫助培養技術骨幹,為企業培育人才後備軍。
如今,省科學院“科技副總”工作形成了“點上突破、鏈上協同、面上輻射”的良好態勢,通過“科技副總”入企,定點挖掘企業技術需求、凝練攻關課題,從源頭上將科研成果供給與企業生産需求緊密耦合。
——“點上”以技術攻關破解生産技術難題,解決了一批企業技術難點,優化了生産設備和工藝流程,切實帶動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鏈上”幫助企業組建工程技術中心、産業技術創新聯盟、研究院、工作站等創新平臺,聯合大院大所、高校、龍頭企業開展協同攻關,助力産業鏈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升級”;
——“面上”通過組織技術培訓、診斷服務、成果對接等,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縣域中小企業,先後幫助企業獲得省科技發明獎1項,申報各類科技項目20多項,提升30多項生産工藝。
省科學院産業處處長劉峰表示,包括“鋁灰渣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開發含碘手術薄膜等等,正是“科技副總”落實省科學院“科研項目源於生産一線、成果轉化至生産一線、科研平臺搭建在生産一線、科研人員成長于生産一線”理念的具體實踐,“科技副總”是該院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助推省科學院連續獲2023年度、2024年度省屬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排行榜第一名,推動科技創新、企業發展、人才成長“三鏈”共振,實現企業創新與人才發展雙向奔赴。(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旻)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