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江潮涌,見證古城蝶變;民生為筆,繪就幸福圖景。近年來,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錨定“城鄉融合、品質提升”目標,以“十大攻堅戰”為抓手,將“民生為本、精細建設”理念貫穿城市發展全過程。從路網織密到片區煥新,從生態修復到服務升級,從治理創新到空間激活,萬安用一項項硬核舉措補齊發展短板,讓群眾在城市更新中收穫實實在在的幸福,在贛鄱大地書寫出小縣城的大作為。
路網攻堅:內聯外通架起“幸福動脈”
萬安縣堅持“內聯外通”的交通建設思路,全力構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網絡,讓“出行難”成為歷史。G356國道繞城段、羅塘連接線先後通車,將原偏遠鄉鎮到縣城的通行時間從2小時大幅壓縮至40分鐘,4萬餘名群眾直接受益,昔日的“遠鄉”變成了如今的“近鄰”。贛江二橋穩步推進,嵩陽二橋建成通車,實現與高速路口的無縫銜接,徹底破解了長期困擾群眾的“進城擠、出城堵”難題。城區17條民生通道順利打通,12條主次幹道完成“白改黑”與管網更新,2400余公里農村公路實現“村村通、組組通”,縣域“1小時交通圈”全面成型。
片區更新:破舊立新激活“城市細胞”
萬安縣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臟亂、休閒不便等問題,投資2.95億元推進祥安、十八口塘等片區更新,徵收82棟房屋、拆除225處雜房圍墻,打通16條斷頭路,改造排污管網23余公里,讓“城市傷疤”變身“生態景觀”。在新村片區,創新“支部+地票+村投”模式,流轉6550平米土地,盤活3500平米閒置空間,建成7棟業態房吸引20余家商家入駐,實現“舊房變商鋪、閒資變股金”的蝶變。恒安、心安等荒蕪數十年的片區,投資1.2億元建成融合古碼頭、健身步道的主題公園,讓低效資源蛻變為市民休閒的“活力場”。
空間煥新:繡花功夫做好“民生文章”
萬安縣秉持“微改造、精提升”理念,用“繡花功夫”盤活12.4萬平方米閒置“邊角料”,將其打造為34個便民停車場、25個小遊園,新增3500余個停車位、256個新能源充電樁、5036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停車難、休憩難”成為歷史。通過“十步工作法”徵集群眾意見1800余條,打造休閒、富硒、小業態等18處主題空間,精準匹配群眾需求。沿贛江而建的恒安公園,5000米步道串聯沙灘娛樂、夜市廣場,白天是健身場,夜晚是煙火地,讓城市空間既有“顏值”更有“煙火氣”。
服務提質:精準發力築牢“幸福底線”
萬安縣聚焦“一老一小”、就醫就學等民生痛點,全力補短板,醫療領域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4家縣級公立醫院、15個鄉鎮衛生院、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提質,實現“小病不出社區、大病不出縣城”;養老領域建成8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助餐、健康監測等服務全覆蓋,80周歲以上老人高齡津貼足額發放;體育領域建成全民健身中心、樓富灘體育公園,補齊河西設施空白;物流領域打通15條客貨郵線路,實現“快遞進村、農貨進城”雙向暢通,既方便群眾生活,更賦能産業發展。
治理增效:共建共享凝聚“發展合力”
城市建設的密碼,藏在群眾的參與裏。萬安縣推行“黨員牽頭+社區服務+群眾參與”模式,開展“城管進社區 服務面對面”活動,組建黨員志願隊,收集意見1200余條,讓群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網格考核倒逼環境整治、垃圾分類落地見效;“5+2就業之家”“童伴媽媽”等品牌精準發力,技能培訓助就業、關愛服務暖童心。從規劃到建設,從管理到服務,群眾的聲音貫穿始終,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讓城市更有凝聚力。
從路網的“通”到片區的“新”,從空間的“美”到服務的“暖”,萬安縣以民為本的城市建設實踐,讓每一寸土地都浸潤民生溫度。下一步,萬安縣將緊扣“十五五”規劃持續攻堅,讓城市更有顏值、更有內涵、更有溫度,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注入萬安力量。(文 劉彥 羅亞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