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江西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特色産業   |    熱點專題    |    滾動
富硒大棚裏的“新長征”——中外青年見證潭頭村振興路
2025-11-26 17:43:5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震寰責編:尹紅燕

視頻製作 汪婕

  11月26日上午,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的富硒蔬菜大棚裏,幾名中外青年攝影師正俯身拍攝一株翠綠的絲瓜苗。“90後,90後的長征路”暨光影回溯九十載·贛南初心地的紅色記憶活動在此展開第二站調研,用鏡頭記錄下這片紅土地上的“綠色奇跡”。

潭頭村 攝影 胡竹根

富硒蔬菜大棚內種植的絲瓜苗 攝影 胡竹根

  “村集體收入從2018年8萬多元增長到2024年的300多萬,村民人均增收明顯。”梓山鎮潭頭村黨總支書記劉連雲邊走邊介紹。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潭頭村建設了200多個富硒蔬菜大棚,讓曾經的“紅土地”變成了如今的“致富田”。

潭頭村文化墻 攝影 胡竹根

外籍青年參觀現場 攝影 胡竹根

  富硒産業不僅結出碩果,更催生了鄉村振興的“潭頭模式”。村裏創新推行“富硒産業+村集體+農戶”機制,組建旅遊公司,推出富硒餐飲、紅色研學、農事體驗等特色項目。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潭頭村累計接待遊客突破300萬人次。

  行走在潭頭村,柏油路通到家門口,文化廣場上老人悠閒健身,白墻黛瓦的民居與連片大棚相映成趣。一位正在整理自家民宿床舖的村民笑著説:“現在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掙錢。”

  從革命年代的“紅色初心”到新時代的“綠色振興”,潭頭村正以它獨特的方式,續寫著新時代的“長征故事”。外籍青年左鳴宇(BAT-ULZII ZOLBOO)在拍攝間隙感嘆:“在這裡我看到了歷史的傳承,更看到了充滿希望的未來。”(文 汪婕 沈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