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110天轉戰三地抗擊疫情側記
2020-06-08 09:19:23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始終衝鋒在抗疫最前線——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110天轉戰三地抗擊疫情側記

  2月4日緊急馳援湖北,4月1日返回瀋陽;4月13日馳援黑龍江綏芬河,5月13日轉戰吉林,5月23日返回瀋陽。從寒冬到初夏,從南方到北國,遼寧白衣戰士始終堅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線,其中8名醫療隊員整整110天沒回過家,他們是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

  “若有戰,召必應,戰必勝!”使命任務來臨之時,遼寧醫療隊員昂揚的鬥志瞬間被點燃,踴躍報名、主動請戰,南征北戰,無怨無悔,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能和愛心陪伴,獲得了患者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早一點到達就能挽救更多生命”

  急!這是連續支援湖北、黑龍江、吉林三地的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的共同感受。

  接到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帶方艙醫院奔赴湖北抗擊疫情的通知時,中國醫大一院車隊隊長、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援助武漢醫療隊副隊長王志宇立即放下碗筷,趕回醫院,連夜帶領隊員準備物資、發動車輛,直至淩晨3點才完成藥品、醫療器械和後勤保障用品的裝載任務。

  瀋陽距離武漢2000公里,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逆行而上。方艙車隊星夜疾馳,爭分奪秒。

  “早一點到達武漢,早一點投入一線救治,就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王志宇説,每台車由兩名駕駛員交替駕駛,他們只有在服務區加油時才能短暫休息一會。

  經過20多個小時的日夜兼程,2月5日16時,車隊安全抵達武漢洪山體育館。顧不上奔波勞頓,王志宇和隊友們開始卸載物資、搭建帳篷,一直忙到深夜,一所小型二級醫院——武昌方艙醫院搭建完畢,立即接診第一批患者。

  醫療隊員各司其職,救治工作緊張有序。

  在醫護人員進入方艙內開展救治工作時,王志宇和車隊其他人也沒閒著,每天對駐地賓館進行消殺,確保覆蓋每個角落。

  呂鵬作為當時隊裏唯一的放射線技師,不僅要為武昌方艙醫院初步確診患者和復查患者拍胸片,還要負責患者的CT檢查。

  當時醫療條件和資源有限,洪山體育館的所有病區共用一台CT,輪流使用。後經醫療隊申請,我省緊急調配了一台車載移動CT。為儘早熟悉設備狀況,呂鵬提前向設備單位要來了電子版説明書,一有空就仔細閱讀,熟悉掌握操作規程。

  “車載移動CT到位當天,我就為29名患者做了肺部CT檢查,此前大家共用一台CT時,每天只能做20個左右,後來平均每天可做50個。”呂鵬説,由於穿著笨重的三級防護服,行動起來十分不便,操作難度很大。檢查過程中,他和患者近距離接觸,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感染。更重要的是,在前線為患者做CT檢查,十分考驗技師的技術,要確保拍出的片子精準、質高,以便瀋陽的專家為患者進行遠程診療。

  每天結束工作,脫下防護服,呂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身上很多部位都起了濕疹。雖然非常辛苦,但為了讓患者早日得到診治、早日出院,呂鵬和隊友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他所在的武昌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是武漢最後一個休艙的方艙醫院,他所在的醫療隊是我省派出支援湖北醫療隊中最後一批撤離的隊伍。

  “哪有需要我們就到哪”

  在與疫情鬥爭中,遼寧醫療隊員一次又一次選擇奔赴最前線,甚至三個多月未回家。

  王志宇清晰地記得,4月12日晚上剛過11時,他接到單位通知,馬上重新組隊支援綏芬河,需攜帶車載CT、移動X光機。當時,再有兩天他們便可以結束隔離休整,與家人團聚。但是大家都毫不猶豫地選擇再一次請戰,隊裏的柏雲光和張健出生於1961年,年近60歲,但他們仍堅持奔赴一線。

  在16小時內,中國醫大一院便迅速組建起一支12人的救援隊,醫院資産管理部副主任劉琪擔任領隊。其中8名隊員來自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他們剛剛完成支援武漢的任務,正在隔離調整期,還沒來得及和家人團聚,就再次投入新的戰鬥。他們是王志宇、李志祥、高洋、劉岩峰、柏雲光、張健、呂鵬、廖東。

  夕發朝至。

  4月13日下午4點半從瀋陽啟程,經過14小時的星夜兼程,第二天早上他們就趕到了綏芬河。

  醫療隊到達綏芬河後遭遇了暴風雪,氣溫驟降,隊員在戶外工作凍得手都拿不出來。為了順利完成任務,劉琪堅持在暴風雪中指揮,大家各司其職,連接網絡、調節車廂平衡、校準CT、調試電力……經過一上午奮戰,移動CT車終於可以正常接收病人。

  參照武漢醫療隊的感控經驗,在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崇巍的遠程指導下,醫療隊制定了《中國醫大一院支援綏芬河醫療隊感控制度》及《中國醫大一院支援綏芬河醫療隊感控具體實施流程》第一版,確保了抗疫工作安全有序開展。

  一個月的奮戰之後,醫療隊為綏芬河市的全部疑似病例和部分確診病例進行了肺CT篩查和檢查。

  5月13日,對於醫療隊員們來説是特殊的日子。之前馳援湖北的8名隊員,剛好在外抗疫100天,其餘4名隊員剛好馳援綏芬河滿一個月,更重要的是他們接到通知第二天返回瀋陽。隊員們很期待,不少人已將厚重衣物郵寄回瀋陽。

  “13日晚上,駐地賓館準備為我們包餃子,結果人還沒到齊,領隊又一次接到通知,讓我們連夜趕往吉林市參與救治。”王志宇説。

  又一次遺憾地錯過了回家的機會,隊員思念親人之情尤甚,但是沒有一人掉隊。舍小家顧大家,他們把責任扛在肩上,把黨的召喚作為前進的方向。隊員們立即集合,沒顧得上吃晚飯就連夜趕往吉林市。

  “我們就像救火隊員,哪有需要,我們就到哪。”王志宇的話代表了隊員的心聲。

  延續武漢、綏芬河的工作制度和流程,隊員迅速進入角色,感控培訓一絲不茍,駐地消殺有條不紊,確診病例影像學檢查有序開展。

  去時無畏,歸來無恙。5月23日,離家整整110天后,王志宇和其他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平安凱旋。

  無論是在武漢,還是在綏芬河、吉林,這支戰鬥時間最長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都圓滿完成了國家和人民交給的光榮任務,把遼寧人民的深情厚誼帶到了抗疫一線,體現了中國醫大一院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使命擔當,展現了遼寧救援隊戰鬥之師的風采。(記者 王敏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