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區:善作善成 決勝攻堅
2020-07-20 10:57:44來源:瀋陽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鐵西區:善作善成 決勝攻堅

老舊小區改造,讓淩空街道艷粉社區光衛南小區環境大提升 攝影 張文魁

  全國文明城市,是體現城市綜合發展水準的金字招牌,而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則是實現創建的內功養成。

  鐵西區以創城為抓手,實施城市精細管理一體化改革,構建常態長效城市治理體系,為創城攻堅提供“鐵西經驗”、打造“鐵西樣板”——

  聚焦問題開展“十大專項”行動及36個小專項治理,“城市牛皮癬”小招貼、私佔公共停車位、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等一批城市頑疾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老舊小區改造等老百姓房前屋後的治理難點工作得到明顯提升;

  以上率下構建閉環工作體系和責任追究閉合鏈條,實名制包保蹲點“區—街道—社區”,“路長制”給全區大街小巷配上“責任人”,“6+N”管理模式打破行政壁壘實現部門聯動,疊加基層網格員釋放城市管理乘數效應,打造出一支“5分鐘到現場,10分鐘解決問題”“出家門就上班,見問題就上手”的工作隊伍。

  在創建中查找問題、補齊短板,在整治中創新招法、總結經驗。鐵西區走出城市精細管理一體化的新路子,不斷完善城市功能,也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制度化、長效化、常態化開展,提供有力的集成支撐和機制保障。

  聯動聯治 圍剿“小招貼”

  “小招貼”破壞市容市貌、市民反映強烈,鐵西區深挖問題根源,實行聯動聯治,由公安機關牽頭,會同執法、房産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執法,形成問題查擺、匯總上報、證據固定、依法懲治的工作格局,全面圍剿“小招貼”。

  專項整治中,社區工作人員及志願者全面排查清理、拍照取證、信息上報;房産等部門出具公私財物損毀評估報告,對涉嫌違法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未構成違法犯罪的,移交執法局處理;執法部門對“小招貼”上公佈的電話號碼使用人依法處理,並提交運營商做停機處理。同時,出臺有獎舉報的獎勵辦法,設立500—2000元不等的獎勵額度,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共同監督整治“小招貼”的積極性。

  一系列“連招”,有效震懾了“小招貼”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全區破獲“小招貼”違法犯罪案件8起,涉案人員22人,為根治小招貼頑疾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新辦法。

  老舊小區 “棄管”有人管

  鐵西區老舊(棄管)小區多,涉及百姓最多最廣。按照《瀋陽市居民小區改造提質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要求,鐵西區紮實推進和落實老舊居民小區改造工程。

  堅持以尊重群眾意願、共謀共議為切入點,從居民關心的房前屋後問題入手,針對小區內屋面防水、外墻保溫粉飾、單元門窗、停車位、小區入口、綠化、亮化等硬體設施進行綜合改造,全面提升小區“面子”。又通過構建 “單元長—樓長—社區—功能區—區直部門”縱向管理的五級網絡 ,加強老舊小區精細化管理,讓小區有了“裏子”,得到居民一致好評。

  今年,鐵西區對沒有房屋維修基金且房屋住用功能較差、園區配套設施不完善、環境破損嚴重、不宜整體拆除重建的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克服疫情影響,區房産局積極推進改造園區整體設計和施工工作,于4月底進場施工。

  “痛點”在哪 工作做到哪

  城市的“痛點”在哪,就把工作做到哪。鐵西區緊盯各類城市頑疾問題進行螺旋式整改,創城成績循環式提升。

  在“違規佔用公共停車位”專項整治行動中,共查扣各類佔道地鎖427個、地錐449個、石球133個以及其他障礙物638處,累計清理街路323條,把公共停車位還給公眾;

  在共享單車整治提升行動中,區城建局、執法局等多部門聯合各街道辦事處,會同3家單車企業,採取限制單車投放量、施劃停車位、暫扣違停單車等方式進行規範管理,共施劃共享單車停放點位541處,可停放約2.4萬台共享單車,讓共享單車有序生長;

  全面清障“生命通道”,多個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開展消防車道、疏散通道、樓道等“生命通道”聯合執法行動,完成全部782個居民小區、210個社會單位的消防通道施劃整治工作,護航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鐵西區以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專項治理行動,讓市民感受創城真成果、真變化。

  萬抹“志願紅”厚積“文明底色”

  發動最廣泛的力量,打好創城人民戰爭,鐵西區組建了“五個十萬”志願者大軍,結合專項整治行動,開展志願服務大集系列活動。

  天天有志願者身影、周周有主題活動、月月有專項行動。“志願紅”連點成片,紅遍大街小巷、街道社區、居民樓院,參與到文明出行、共享單車擺放、文明養犬、小招貼清除、老舊小區改造等創城行動中來。

  萬抹“志願紅” 厚積“文明底色”,“微行動”匯聚文明創建的“大能量”,鐵西區向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區大步邁進。

  “小萬,最近樓道裏發現的‘小招貼’我都拍下來了,號碼也整理好發給你。”

  “小萬,這週末有啥志願活動啊?我有空,給我安排點活兒!”

  ……

  這是“景星南社區萬傳琦服務團隊”志願者微信群的日常。群主“小萬”,叫萬傳琦,是個80後。

  為照顧癱瘓在床的奶奶辭掉公職,小萬的孝心事跡感動無數民眾,遼寧好人、瀋陽市道德模範等榮譽也紛至遝來。為影響和帶動更多人,2016年他成立了“景星南社區萬傳琦服務團隊”,把公益做成了事業。

  創城以來,在景星南社區,隨時隨地都能看到他帶領志願者們巡邏的身影。

  區裏重拳整治“小招貼”,小萬帶領志願者按時間排好班,配合社區幹部晨檢夜查、上下午排查,逐棟逐層“掃樓”,把違規小掃貼拍照留證,電話號碼分類匯總,上報給社區、創城辦。區裏進行老舊小區改造,志願者們跟著排查小區隱患,大到消防安全,小到下水道返污水,積極與社區溝通解決,號召大家“共建共享共治”,一起愛護園區環境。到了週末,志願者們主動報名參與志願服務,有的甚至帶上了家裏的小孩。

  “我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這一件件小事,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小萬很有感觸。在志願者們的帶動下,居民們紛紛用實際行動助力創城,一起建設和諧鄰裡、文明家園。小區的環境越變越好,居民文明素養越來越高。(記者 葉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