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攜手萬科搞大事,這次盯上的是你的“飯碗”
2020-07-22 15:17:47來源:東北新聞網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7月17日,平安信託攜手萬科公益基金會在深圳宣佈成立“平安*萬科公益基金會減少食物損耗和浪費、倡導健康飲食慈善信託計劃”,初始規模為320萬元,追加起點為100萬。

  這是國內首支“以減少食物損耗與浪費、倡導健康飲食”為公益目的慈善信託。

  同時,發佈會上宣佈了該慈善信託的第一個公眾倡導活動:“717我是善食君創意大賽“。

  “減少食物浪費+健康飲食”

  一般來説,信託計劃由這樣幾個相關方組成,發起計劃的委託人、負責信託財産投資管理的受託人以及獲得收益的受益人。

  介紹一下這項慈善信託計劃的具體情況——

  委託人為萬科公益基金會,平安信託作為受託人,受益人則是符合該慈善信託目的的組織或個人。

  在受益人選擇方面,慈善信託將側重於創新做法如培育社會企業等、鼓勵行動者跨界彼此協作、推動基於行動試點的案例和模式總結提煉等。

  為何會把“以減少食物損耗與浪費、倡導健康飲食”作為慈善信託目的?

  對此,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介紹,食物從田間到餐桌要經歷五個主要環節,涉及對水資源、土地資源、農業投入品(例如肥料、農藥等)的大量使用。

  所以減少食物損耗和浪費越來越被國際社會視為一項重要的應對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損失的戰略選擇。

  同時,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慈善信託也將倡導健康飲食作為慈善目的之一,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等。

  多年探索“信託+公益” 慈善信託領域屢創第一

  本次慈善信託的設立是平安信託和萬科公益基金會共同追求“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一次創新與實踐,也是平安信託弘揚信託文化,探索“信託+公益”新模式的又一突破。

  平安信託總經理助理張中朝介紹,作為一種將慈善行為和金融手段融合創新的成熟業務模式,慈善信託是得到監管機構認可的服務性信託,成為慈善機構、金融機構及社會公眾參與慈善事業的重要渠道。

  早在2002年,平安信託即設立了國內第一支“助學公益信託”;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平安信託先後成立兩支"疫情專項慈善信託",並首批參與中國信託業協會發起的抗疫慈善信託計劃。率先在業內引入ESG責任投資理念,這種理念在本次慈善信託也有所體現——該慈善信託體現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中的零饑餓、負責任消費和生産等主題。

  平安信託董事長姚貴平表示,2020年對於整個信託行業而言,是自省、轉型、變革的重要一年,也是信託文化建設元年,平安信託將跟進監管政策要求,堅持回歸信託本源,嚴格履行受託責任,以忠誠守信文化為基石、以專業投資能力為紐帶,通過良好的慈善信託運作形成示範效應,帶動社會各界參與到公益慈善事業中來;通過對ESG理念的率先探索和應用,與信託同業共同尋找行業轉型新思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