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年來,我省科技體制機制不斷優化,創新能力整體提升——技術攻關 衝擊前沿
今年6月,一則消息令人振奮!
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多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該潛水器的成功研製,是我國海洋技術裝備領域的一個里程碑,標誌著我國無人潛水器技術跨入了一個可覆蓋全海深探測與作業的新時代。
大連光源、“海翼”號深海滑翔機、金屬納米結構材料基礎研究……“十三五”期間,遼寧不僅在科技基礎前沿上取得了重要標誌性成果,在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應用示範上也成績斐然,解決了系列關鍵技術和卡脖子問題。工業,鞍鋼生産的國産止裂鋼打破國外壟斷,首次應用於船舶行業;農業,首創“秈粳架橋”制恢技術,確立了我國雜交粳稻的國際領先地位。
五年間,遼寧産業創新平臺建設、産業核心技術攻關、農業科技創新等均超前完成規劃任務目標。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科技創新環境不斷完善和優化,創新能力整體提升。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由1800多家增至近60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由2016年的323.2億元,提高到2019年的571.2億元,“十三五”收官之年將超600億元。
創新能力,源於科技體制改革的驅動力。
“十三五”期間,遼寧積極落實國家重點科技政策,對科技計劃體系重新佈局,逐步建立完善了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重大專項、省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及基地人才等五大計劃類別,並重新構建了與之相適應的科技計劃管理體系。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改進和完善省級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的實施意見》《遼寧省重點研發計劃指導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為此,我省出臺《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實施意見》;《遼寧省技術轉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和《遼寧省科技成果轉化成績優異人員專業技術資格評定暫行辦法》也先後實施,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推進了技術轉移體系建設。
制度重在落實。為破解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落實中的制度禁錮,“十三五”期間,我省選擇16家省屬高校、院所,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政策落實試點工作;在股權分紅激勵、橫向課題經費管理、擴大高校院所自主權等重點政策和難點、堵點問題上予以探索;對於試點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一單位一策地“解剖麻雀”,逐個單位、逐項政策分別制定落實辦法。
作為政策試點單位之一,遼寧省農科院于2016年9月出臺了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管理辦法。提出成果轉化所得80%用於獎勵研發團隊和突出貢獻者,打破了科研團隊不能自己“分蛋糕”的舊規。在政策激勵下,省農科院玉米研究所與企業簽訂玉米新品種遼單588的技術轉讓合同,所得收入八成用於獎勵,其中純科研人員達半數以上。
幾年間,東北大學、瀋陽工業大學、瀋陽化工大學分別實施了“收益共享激勵”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科技成果轉化5%“黃金股”激勵機制,“定向研發、定向轉化、定向服務”訂單式轉化機制,提高了科研團隊和科技人員的成果轉化積極性。
今年,我省又啟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在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試用權、實行科研經費包乾制等方面開展探索試驗。
東北大學工科博士王德喜帶著自己的科研成果開展科技創業,成立遼寧博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門生産污水處理射流曝氣器等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先進環保設備。今年雖經歷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營業績卻不降反升,産值逆勢翻番。
類似的科技企業五年間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有效的政策供給化解了科技融入經濟的“制度障礙”,促進了産學研深度融合。
“十三五”收官之年,疫情突襲,遼寧以“戰時狀態”迅速組織開展了4批40項應急科研攻關項目,帶動社會研發投入1億多元,攻克核心關鍵技術20多項,自主研發高端防護産品30多項,推廣成果68項。眾多科技“明星”産品服務全國抗疫一線。
疫情,是一場大考,遼寧展現的研發優勢既是五年來科技創新實力的積澱,也是科技成果轉化潛能的集中釋放。
今年,我省又連續出臺《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實施意見(試行)》等多個政策文件,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破除“四唯”不良導向,實行論文代表作制度,營造誠實守信的科研環境。
收官,也意味著踏上新征程。“十四五”,遼寧將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記者 孔愛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