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2020-10-21 09:47:43來源:大連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西崗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智慧廢品回收機前居民刷卡投放垃圾。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集美觀與宣傳功能于一體的四分類垃圾桶。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廚余垃圾處理站正在處理垃圾。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流動宣傳培訓工作站宣傳活動。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垃圾分類進社區宣傳活動。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西崗區垃圾分類培訓教育基地。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督導員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督導員在定時定點收運小區指導居民投放垃圾。

大連:聚力齊心推進“桶邊文明”建設擦亮“美麗西崗”底色

垃圾分類工作專班檢查強分單位。

  垃圾分類引領著低碳生活新時尚。2019年底,垃圾分類新標準開始全面實施,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大連位列其中。

  在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方面,西崗區走在了前列,提出了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的目標。西崗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系列指示,在大連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制度規範、榮譽引導、立體宣教、習慣養成”的總體工作思路,不斷探索、總結工作經驗、完善工作舉措,創新工作載體,聚焦重點、精準施策,實施“五導”“五抓”,做到“六個到位”,持續發力,穩步前進。截至目前,西崗區參與創建垃圾分類示範街道5個、示範片區295個、覆蓋居民14.5萬戶,建成區居民垃圾分類覆蓋率佔比已達100%。在2019年全市垃圾分類工作排名中名列第一,在垃圾分類工作中探索出了“西崗經驗”。

  謀篇佈局聚合力

  西崗區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組長,各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西崗區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西崗區垃圾分類工作。2020年5月,成立西崗區垃圾分類工作專班,實行集約化、高效化、專業化的垃圾分類管理模式,整合政府資源,提升幹事效能。出臺《西崗區創建大連市垃圾分類示範區工作實施方案》,編制完成《西崗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導手冊》,其中包括生活垃圾分類從宣傳到作業檢查考核等10多個工作指導性文件。根據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西崗區實現了所有公共機構和公共場所生活垃圾全部強制分類;城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今年年底,將持續完善西崗區有害垃圾、廚余(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等四分類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運體系;在原有10個垃圾分類真分真運示範小區基礎上建成一批新示範小區,進而形成示範效應;目前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1%以上。

  抓實前端強設施

  在西崗區的街區樓院中記者看到,一排排的分類容器整潔如新,宣傳展板內容詳實、通俗、簡單易懂,有的童稚童趣,有的色彩鮮明,十分吸引眼球。這些容器每天都有專人負責擦拭,維護保養,宣傳展板注重設計規劃,內容常新,緊跟宣傳形式,美觀乾淨、簡潔清新。

  配齊、配好垃圾分類設施,讓分類容器宣傳設施與樓院環境、周邊街景融為一體,是西崗區抓垃圾分類工作前端,加強設施建設的既定目標。西崗區為強制分類單位和試點社區家庭配置分類專用桶、袋,購置有害垃圾收納盒、可回收垃圾捆綁繩、家用分類垃圾桶,建立獎勵機制,提高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熱情。按每200戶一個有害垃圾容器,每100戶一組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容器的標準,為居民小區配置分類收集設施。並強化入戶指導、桶邊督導、激勵引導等方式,實現源頭精準分類。目前已建成垃圾分類收集廂房8處;共設置可回收垃圾定時定點收集點90個;安裝垃圾分類收集亭10組、收集架165組;設置投放分類垃圾桶8100余個;建成包括市政府廚余垃圾處理站在內的3座廚余垃圾處理站;投入使用智慧垃圾分類回收設備3台套。居民小區分類容器配置百分百,已滿足居民投放使用。

  統籌治理抓終端

  生活垃圾分類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西崗區積極採取行動,在垃圾處理終端方面下功夫,構建了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2018年,繼蓮花山廚余垃圾處理站後,西崗區又投資90萬元,建成了大連市政府、西崗區政府兩座廚余垃圾處理站,兩座處理站合計日處理垃圾能力為2.6噸。2020年底西崗區將繼續建設小型餐廚垃圾處理站1座。2021年至2022年推動各街道建設一批小型餐廚垃圾處理站,2023年-2025年推動大型商超、菜市場等廚余垃圾生産企業建設一批小型餐廚垃圾處理站。

  在垃圾分類收集收運體系建設方面,西崗區通過招標的方式,聘請專業收運企業,對廚余垃圾、有害垃圾進行專車專運。

  截至目前,西崗區已建成了20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收運小區,到今年年底將建成47個示範小區,完善的收運體系促進了生活垃圾從源頭分類減量。同時,通過定時定點收運小區的示範帶動,建設示範片區、示範街道,引導全社會參與垃圾分類。

  宣傳發力聚民心

  “流動宣傳培訓工作站要建到樓院裏,讓老百姓出了家門就能看見,這樣效果才好。”

  “您好,抖音短視頻大賽我想報名,請問你們對參賽作品有什麼要求嗎?”

  在西崗區垃圾分類劃分的295個網格裏,活躍著千余名垃圾分類志願者、督導員和自發督促垃圾分類工作居民的身影。從身邊事到分內事,從黨建引領到全民參與,離不開強大的宣傳網絡。西崗區構建了點線面結合的立體宣傳網絡。首先是社區樓院“設點”。在全區47個社區建立垃圾分類流動宣傳培訓工作站,工作站由帳篷簡易搭建,機動靈活,在社區樓院內流動,作為生活垃圾分類的宣傳陣地和培訓基地。其次是繁華地段“連線”。在全區295個垃圾分類網格中設立宣傳公示板,並在人流量較大的商業繁華地區設立垃圾分類宣傳廣告牌,形成宣傳線性網格。最後公眾平臺“鋪面”。舉辦垃圾分類創意抖音短視頻大賽,講述百姓自己的垃圾分類故事。利用新媒體、大眾傳媒、戶外宣傳大屏等廣泛宣傳垃圾分類。

  今年8月,隨著47個社區流動宣傳培訓工作站同時啟用和西崗區垃圾分類培訓教育基地建成啟用,西崗區將垃圾分類宣傳站點切切實實地建在了居民家門口。流動宣傳培訓工作站成立以來,已經舉辦系列宣傳活動近百場,發放宣傳材料3000余冊。

  多措並舉促成效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西崗區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基層黨建,號召全體黨員幹部帶頭踐行垃圾分類,做到知行合一,率先示範。要求在職黨員幹部進社區,積極參加社區黨組織開展的各類垃圾分類活動,做垃圾分類的講解員、宣傳員、志願者。要求發揮黨組織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利用黨建陣地進行垃圾分類宣傳,開展垃圾分類主題黨日誌願服務活動。各級黨組織依託“兩中心一站點”認真做好垃圾分類宣傳,營造“我是黨員我帶頭,垃圾分類我先行”的氛圍。

  依靠基層群眾力量。垃圾分類從基層抓起。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培訓進機關、進社區、進單位,截至目前已組織大型垃圾分類宣傳培訓活動260余場,現場培訓群眾3萬餘人次。通過社區工作人員、樓長,帶動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開挖利用教育資源。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走進校園、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大手拉小手”活動,到教室、操場向孩子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編制針對中、小學生及幼兒園兒童的《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知識讀本》,為全區65所小學和幼兒園配備了200套垃圾分類模型玩具。教育廣大學生從小懂得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並帶動家人和社會參與。

  嚴格管理全覆蓋

  2020年9月,西崗區城管執法局、西崗區垃圾分類工作專班在對一家個體工商戶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商戶存在投放設施標識不正確、分類臺賬記錄不完整不清晰不真實的問題,當場“動真格”,下達《垃圾分類問題限期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通知書下達後,區垃圾分類工作專班沒有簡單地批評了事,而是主動靠前服務,對該商戶進行指導,幫助他們明確了標識,建立了臺賬,很快整改到位。

  目前,像這樣的整改通知單已經開出了6張。在把垃圾分類工作納入規範化、制度化軌道方面,西崗區進行了大量的創新和嘗試。

  完善監督考核體系。垃圾分類工作專班,對全區506家強制分類單位和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進行持續不斷地督促檢查。根據考核結果進行排名並在全區通報,對檢查出的問題現場給予指導,限期整改。同時對上了媒體黑榜的單位進行跟蹤復檢。同時將垃圾分類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中,對垃圾分類工作責任部門按照分工進行考核,並按月對工作進展情況通報打分。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行為予以處罰。

  實行網格管理模式。把全區劃分為295個垃圾分類網格,實行街道、社區、樓院三級網格化管理。通過網格化管理,把工作落實到人,明確職責分工,層層壓實責任,讓垃圾分類工作不留死角。在各點位配備督導員,進行垃圾分類宣傳和指導。社區志願者進行分類督導服務,幫助居民分好類。社區垃圾分類工作專幹通過流動宣傳培訓工作站講解垃圾分類知識、發放宣傳材料。物業小區建立垃圾分類管理制度,派專職工作人員督導居民分類投放。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凝聚合力、形成共識,讓居民對垃圾分類工作從認識到認知到認可,主動踐行垃圾分類,實現“垃圾分類,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記者于艷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