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罕見!三頭虎鯨現身大連
2025-07-01 09:55:06來源:遼望編輯:蔣碩責編:蔣碩

  碧波之上,黑亮的脊背與醒目的白色眼斑在起伏間交替出現,換氣時噴出的水柱直衝海面2米多高……6月26日,大連市長海縣海域出現震撼一幕:三頭6—8米長的虎鯨結伴暢遊,其身姿首次被生態攝影師清晰捕獲。這組珍貴影像,不僅圓了攝影團隊五年的追鯨夢,也成為北黃海海域生態向好的生動注腳。

畫面罕見!三頭虎鯨現身大連

  “當我們距它們近百米遠時,它們應是感知到了,突然分頭行動,向西那頭速度太快,我們決定聚焦向東北方向游去的一大一小。”最先發現虎鯨蹤跡的長海縣釣友王成介紹。他立即通知當地資深生態攝影師張忠民,對方趕到後成功用無人機定格下虎鯨的雄姿。

  張忠民團隊長期專注于長海縣海域的鯨類拍攝與生態監測。5年前,他們在附近海域發現虎鯨出沒的跡象,此後,每年來到春末夏初虎鯨可能出現的高頻時段,便會在海上設點主動搜尋。5年堅守,終於在今年收穫“鯨”喜。

  虎鯨,素有“海上霸王”之稱,性情兇猛,是海洋頂級掠食者。它們除食大型魚類,一些群體常成群地追食海豹,海獅、海象、海豚等海獸,甚至襲擊大型須鯨類。雖然這是在長海縣首次拍到虎鯨出沒的影像,但近年來虎鯨到訪的消息始終未斷。“前年出現5頭,去年有2頭。”王成表示,他曾多次收到當地漁民偶遇虎鯨的消息。

畫面罕見!三頭虎鯨現身大連

  捕捉到虎鯨蹤影的消息迅速引發關注,廣西科學院廣西海洋科學院副研究員陳默次日便飛抵長海縣。“虎鯨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大洋,我國黃海北部曾是虎鯨穩定的棲息地,每年5至7月是高頻出現期,但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後,目擊記錄逐漸減少。”陳默介紹,為摸清這片海域鯨類的分佈與活動規律,他已與長海縣自然資源調查工作站連續三年開展為期1至3月觀察研究。

  虎鯨為何近年頻繁現身長海海域?陳默分析,從歷史資料及虎鯨習性看,出現在長海海域的這群虎鯨很有可能是北半球太平洋海域的‘過客型虎鯨’,這類虎鯨與‘居留型虎鯨’和‘遠洋型虎鯨’不同,主要以海洋哺乳動物為食。長海海域擁有穩定的東亞江豚、小須鯨種群,這或與虎鯨的到訪存在關聯。《中國鯨類》一書記載,曾在遼東灣捕獲的一頭虎鯨胃中發現有完整江豚頭骨,也曾在海洋島附近海域觀測到7頭虎鯨圍獵1頭小須鯨的驚心場面。

  長期從事鯨類研究的大連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孫峰認為,“虎鯨屬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級消費者,其存在對海洋生態系統完整性要求較高,類似東北虎之於山林。它們近年來頻現長海,直接反映了當地海域生態的實質性改善和食物鏈的健全。”他特別指出,長海縣作為遠離岸線的海島縣,擁有優質的深水環境,加之當地嚴格落實伏擊休漁制度,有效減少了漁船活動對海洋生物的干擾,為虎鯨營造了理想的棲息與活動空間。(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畫面罕見!三頭虎鯨現身大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