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鬧市中藏著一處文藝“凈土”
2020-11-02 09:29:03來源:瀋陽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原標題:鬧市中藏著 一處文藝“凈土” 十一緯路111號

瀋陽:鬧市中藏著一處文藝“凈土”

瀋陽:鬧市中藏著一處文藝“凈土”

瀋陽:鬧市中藏著一處文藝“凈土”

  11號院藝術區裏處處皆是景。剛下過一場秋雨的午後,沿街稻香村的門市正在叮叮噹當裝修改造,隔壁是一處院落的小小入口,幾個木制牌匾挂在入口兩側,有些顯舊。右手邊還有一處收發室,窗上貼著通知。

  在繁華熱鬧的十一緯路上,一切顯得那麼不起眼。與對面移動大廳飛速閃躍的5G相比,這裡看起來,似乎凝固在了2G時代。

  從入口處走進,穿過長廊,院子不大,卻是別有洞天。

  這裡是11號院藝術區,它的前身,是瀋陽市凸版印刷廠。1998年,年屆半百的瀋陽市凸版印刷廠停産,原本機器轟鳴的廠區安靜了下來。隨著城市經濟的一路繁榮發展,以及人們在鋼筋水泥、車水馬龍中對藝術空間的追求和渴望,12年後,藝術的萌芽在這裡長成了參天大樹。

  “還是這片土地,還是這幾棟老廠房,一個新興産業的複合體,一座文化藝術的整合平臺趁勢而起,脫胎再生。”院子東側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

  紅墻、灰樓、廠房,院子裏看似散落卻是精心佈置的老式機器;藝術工作室、畫廊、酒吧,空氣中瀰漫著慵懶卻富於藝術張力的文藝氣息……昔日的凸版印刷廠儼然成為一座具有強烈時代特徵,又依稀可見老盛京文化基因、老工業文明痕跡的現代版大雜院。

  2020年,變化是不變的主題。院子中正在進行的幾處施工改造,告訴人們,已走過10年曆史的11號院藝術區,也在變革之中。

  一隅,梁先生正和他的夥伴們,給11號院帶來新的印記。這是一座建於1940年的磚木結構二層建築,原為凸版印刷廠的辦公樓。沿臺階上去,木板拼接的二層露臺上,一棵老樹穿過木板,向上生長。推開一扇小門,迎面,梁先生和夥伴正往墻壁上安裝一幅畫。

  梁先生對這家小店的改造進行了兩個月,原本一家咖啡館搖身變成“一日只接一餐”的私人定制餐廳。文藝性、私密性,梁先生這樣定位餐廳,如何精心挑選食材、如何提供高端服務,都不必細説,單是從每天只接待一桌客人這一點,就能看出餐廳的與眾不同。

  “這家餐廳叫什麼名字呢?”“我們沒有正式營業,也沒有對外挂出牌子。”梁先生説,在這樣一個鬧市區,有這樣一個僻靜之所,或許,叫“凈土”是再合適不過的。

  站在院子中央四處望,老舊建築與現代文藝氣息結合得恰到好處,吸引著熱愛藝術和生活的人,網友“擁抱太陽的向日葵”也管這裡叫“凈土”。“俗話説大隱隱于市,總覺得鬧市中的一片凈土,説的就是它吧!”她的女兒在11號院藝術區的一間畫室學畫畫,已經學了幾年了,在這裡度過了快樂的時光。

  李孜涵的公司也在這個院子裏。她説,天氣好的時候,午休時光喜歡坐在院子裏的長椅上曬太陽,在陽光下享受愜意時光的感覺實在太好。院子裏還有來回散步的貓貓,也是院子裏的一道風景。一次偶然的午休,她發現院子裏還有葡萄架子,奔過去摘了幾串,沒顧得上清洗,就直接吃了,個頭雖小,味道真不錯……(記者 劉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