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共遼寧省委關於制定 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遼寧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極為關鍵的五年。中共遼寧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制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過去五年,面對紛繁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省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凝心聚力、迎難而上、奮力攻堅,紮實推進遼寧振興發展各項事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在主動做實經濟數據的基礎上,全省經濟實現企穩回升;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先進製造業不斷壯大,糧食生産連年豐收,民營經濟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增強;科技創新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進展,營商環境得到改善,事業單位改革取得突破,國資國企改革穩步推進,剝離辦社會職能基本完成;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升,遼寧自貿試驗區國家改革試點取得重要成果,對口合作紮實開展;區域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三大攻堅戰成效顯著,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取得積極成效;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進一步發展,社會治理效能得到提升,法治遼寧、平安遼寧建設紮實推進,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政治生態明顯改善。“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遼寧振興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全省上下要再接再厲、一鼓作氣,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2.遼寧振興發展面臨的形勢。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遼寧振興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從國際國內環境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已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實現高品質發展還有很多短板弱項。
從遼寧自身看,經過多年努力,遼寧在資源、産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支撐能力,積蓄了強勁的發展勢能,具備了邁上高品質發展新臺階的有利條件。立足國家發展大局,東北肩負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産業安全的戰略使命,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東北振興發展給予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十四五”時期要有突破等重要指示,為遼寧振興發展確立了新目標、寄予了新期望、注入了新動力。同時,要清醒認識到遼寧振興發展仍處於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市場化程度不高,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經濟結構、産業結構調整步伐不快,新增長點沒有系統形成,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突出,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對外開放優勢未充分發揮,人口結構性問題日益突出,防範化解風險任務較重,一些幹部思想觀念解放不夠到位、幹事創業激情不足。
我們要胸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牢牢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堅定信心、奮發有為,不斷開創振興發展新境界。
3.到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黨中央《建議》”),描繪了未來1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根據黨中央《建議》精神,結合遼寧實際,展望二〇三五年,遼寧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屆時,綜合實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將邁上新臺階,建成數字遼寧、智造強省,躋身創新型省份前列,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更加重要;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成更高水準的法治遼寧、平安遼寧;建成文化強省、教育強省、人才強省、體育強省、健康遼寧,公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廣泛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基本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遼寧;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成為對外開放新前沿;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通達程度進入全國前列,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省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二、“十四五”時期遼寧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4.“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系列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定位,聚焦補齊“四個短板”,紮實做好“六項重點工作”,深入落實“四個著力”“三個推進”,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一是突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這個總綱。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為我們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把脈定向,是開啟遼寧“振興發展之門”的“金鑰匙”。建議稿堅持將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作為根本遵循,以此確定“十四五”時期遼寧振興發展的大方向、大思路、大舉措,引導全省上下扎紮實實抓好貫徹落實,一步一個腳印兒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擘畫的振興發展藍圖變為現實。
二是注重把握新形勢、適應新變化、落實新要求。堅持胸懷“兩個大局”,牢牢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在國家重大目標、重大戰略中找準位置、謀劃思路,對“十四五”時期遼寧發展的目標方向是什麼、前進動力在哪、戰略舉措和重點任務有哪些等重要問題,作出明確回答、系統部署。
三是堅持目標導向與夯實內涵支撐有機統一。推進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要有雄心壯志,更要有科學態度,不能籠統、簡單、概念化地喊口號。我們提出的每一個發展目標,都要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都要有豐富深刻的實質內涵、切實可行的路徑舉措、實而又實的項目支撐。建議稿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深化改革開放、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優化區域佈局、提高民生福祉等重大問題,注重解決好“橋和船”的問題,力求謀劃一批務實管用的工作舉措。
四是體現宏觀性、戰略性和指導性相結合。建議稿是省委對全省“十四五”發展進行統籌部署和宏觀指導的文件,注重著眼全局、系統謀劃、綜合施策。因此,建議稿堅持突出重點,側重提出方向性要求,明確發展的方向、思路、重點任務、重大舉措,為編制規劃綱要和各領域專項規劃提供方向目標並留有空間,以更好發揮建議的宏觀性和指導性。
在結構上,建議稿由14個部分構成,分為三大板塊。
第一板塊為總論,包括第一、第二兩個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總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分析遼寧振興發展面臨的形勢,展望到2035年遠景目標。第二部分提出“十四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第二板塊為分論,總體上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中的“六項重點工作”和黨中央《建議》框架結構來組織,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安排了11個部分,明確了從科技創新、深化改革、産業發展、服務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到區域發展、文化建設、綠色發展、擴大開放、社會建設、安全發展等重點領域的思路和重點工作,提出了53項工作舉措。
第三板塊為結尾,包括第十四部分和結束語。主要闡述提高黨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準,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奮發進取擔當作為,完善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等內容。
三、需要説明的幾個重點問題
建議稿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任務和重要舉措。這裡,就幾個重點問題作簡要説明。
第一,關於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黨中央《建議》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這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認識和把握這一主題,是我們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關鍵。對於遼寧而言,現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轉方式、調結構、增動力的任務繁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遼寧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必須強調的是,我們這個發展,必須是高品質發展。建議稿提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推進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領域高品質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新發展理念五個方面既有各自內涵,更是一個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哪一個方面貫徹不到位,都會影響振興發展的進程和效果。我們必須從整體上、從內在聯繫中把握新發展理念,始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一體踐行、立體推進、全面貫徹落實,使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全力推動遼寧邁上高品質發展新臺階。
第二,關於“十四五”和到2035年發展目標。按照黨中央的戰略部署,結合遼寧實際,建議稿分別提出了到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提出到2035年,遼寧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並描繪了美好願景,屆時遼寧綜合實力將大幅躍升,建成數字遼寧、智造強省,躋身創新型省份前列,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更加重要。實現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是中央賦予的歷史使命,是全省上下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是4300多萬遼寧人民的熱切期盼。回顧新中國發展歷程,遼寧曾創造過輝煌歷史。遼寧是新中國工業的重要搖籃和工業化的重要發源地,為國家完整工業體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上世紀八十年代,遼寧經濟總量曾位列全國第4位,佔全國比重超過6%。在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過程中,遼寧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矛盾凸顯,經濟總量在全國位次不斷下滑。黨中央對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發展高度重視,于2003年和2016年先後就推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作出部署,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體現了黨中央支持東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心和態度。經過十餘年的積累,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初步具備了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基礎。只要我們瞄準方向、堅定信心,真抓實幹、久久為功,就一定能夠完成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這一宏偉事業,就一定能夠讓遼寧重振雄風、再展宏圖、再創輝煌,向黨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滿意答卷!
本著遠近結合、一脈相承的原則,建議稿提出我省“十四五”發展目標,即,通過五年努力,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形成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其中,“取得新突破”是黨中央對東北、遼寧“十四五”發展提出的明確要求;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是“取得新突破”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形成“振興發展新局面”是“取得新突破”的目標體現,是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中強調的“六項重點工作”逐一提出的定性要求,描繪了“取得新突破”的生動畫面。
需要指出的是,建議稿提出的發展目標和任務舉措,總體上是奮發向上的。比如,提出“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速力爭高於全國水準、經濟總量在全國位次實現前移”。主要考慮,一是基於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現實需要。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我們只有鉚足勁頭、奮起直追,才能如期實現振興目標。二是基於遼寧長期積累的堅實基礎。經過多年發展,遼寧在産業、資源、人才、科教、基礎設施等方面形成了較強的支撐能力,積蓄了強勁的發展勢能,具備了邁向高品質發展新臺階的有利條件。三是基於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中蘊藏的巨大潛能。隨著5G等新型基礎設施超前佈局,數字賦能優勢産業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高技術製造業、高端服務業等新動能規模日益壯大,遼寧未來發展必將大有希望、前景可期。因此,儘管有的目標完成起來有一定挑戰,但從總體上看,既有支撐,又符合未來發展預期。
第三,關於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遼寧振興首先是工業振興。目前,我省工業發展新增長點還沒有系統形成。加快結構調整、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是“十四五”時期我們無法回避、必須答好的重大課題。關於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中已經為我們開出了具體“藥方”,點明瞭“破題”方法。這就是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建議稿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逐一提出具體路徑,即,運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升級“老字號”,拉長産業鏈條深度開發“原字號”,引育壯大數字經濟、高技術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等“新字號”。這些就是“十四五”時期遼寧振興發展的關鍵點,是我們必須抓緊抓好的戰略性舉措。
應當看到,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向縱深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興起,人們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這其中蘊藏著廣闊市場空間和巨大發展潛能。面對這一難得的重大機遇,誰能抓得早、抓得準、抓得好,誰就會贏得發展先機、搶佔競爭高地,甚至實現彎道超車。若錯失機遇,就會陷入戰略被動。對遼寧而言,産業數字化的應用場景優勢和數字産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是我們手上最大的“本錢”。我們必須更加積極主動擁抱智慧時代,促進優勢産業儘快插上“數字翅膀”,推動遼寧製造向遼寧智造轉變躍升,加快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奮力走出遼寧“數字蝶變”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
第四,關於把科技創新作為遼寧振興發展的戰略支撐。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中央《建議》將科技創新放在“十四五”12方面重點任務的首位,並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彰顯了黨中央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科技創新強國之路的堅定決心。遼寧是科教大省,科教資源較為豐富,這是我們的寶貴資源,但資源優勢並不等於發展優勢。2019年我省R&D經費投入強度2.04%,低於全國0.19個百分點。與發達地區相比,我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支撐力不強,差距還很大。這不是遼寧真正的實力,更不是遼寧應有的地位。可以説,“十四五”時期遼寧振興發展能否取得新突破,關鍵要看我們能不能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牽動全局的“牛鼻子”。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創新路、吃技術飯,在這個問題上,大家一定要形成共識、一抓到底。因此,建議稿提出,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遼寧智慧。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設高水準創新型省份,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強化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我們提出,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支持企業涵養技術能力,實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讓更多“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和領軍企業脫穎而出、茁壯成長。
第五,關於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遼寧是最早進入計劃經濟、最晚退出計劃經濟的地區之一。市場經濟意識不強、市場主體活力不足、體制機制不活,是制約我省振興發展的重要因素。實現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必須依靠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這其中,優化營商環境是破除深層次矛盾、消除體制機制障礙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六項重點工作”,第一項就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遼寧營商環境建設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儘管我省營商環境有了較大改善,但同時也要看到,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還不夠強,特別是在政務服務效能、制度性交易成本、信用體系建設、法治保障等方面,對標國際國內一流營商環境、對標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期盼,我們還有很大差距,必須下更大氣力、堅持不懈抓下去。
我們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絕不是簡單地下放幾項權力、精簡幾個環節的問題,而是從環境這個更直觀、更直接的“病灶”入手,層層剝繭、倒逼改革,更加有力有效地向體制機制“開刀”,歸根結底是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創新創業生態。可以説,優化營商環境已經不是一項具體的改革任務和戰術層面的問題,而是事關振興發展戰略全局的重大問題。建議稿提出著力營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生態。只要我們用心用力把發展生態營造好,各方面要素必將在遼寧加快集聚,我們一定會迎來嶄新的發展局面。
第六,關於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深刻把握髮展規律、主動順應時代潮流作出的重大抉擇。這是當前最緊迫、最現實的戰略任務,更是推動新時代遼寧振興發展的重大機遇。建議稿提出,提升供給品質激發消費潛能,努力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遼寧擁有4300多萬人口,今年上半年人均存款全國排名第2位,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消費潛力;新松機器人、東軟醫療CT等代表性的“遼字號”産品,為滿足日益升級的國內市場需求提供了優質供給;作為東北地區唯一的沿海省份,我省在擴大開放合作、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能夠發揮更大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遼寧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這既是我們的政治任務,也為我們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難得契機。在維護國防安全方面,遼寧是軍工大省,推進“軍轉民”“民參軍”條件得天獨厚,在加快發展軍民兩用産業、推進新興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方面前景廣闊。在維護糧食安全方面,我省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産省之一,2019年全省糧食增量佔全國糧食增量的40%。隨著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市場對糧食品質和安全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高,這為我們提供優質高附加值農産品提供了巨大市場。在維護生態安全方面,遼寧擁有良好的生態和旅遊資源,在落實國家建設東北東部綠色經濟帶部署以及推動文化、旅遊等綠色産業發展中,蘊含著很大增長潛力。在維護能源安全方面,我省可再生資源種類齊全,光伏、風電綜合利用率居全國首位,如果我們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在核電、風電、抽水儲能、光伏等領域謀劃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將形成許多新的增長點。在維護産業安全方面,我省工業體系完備,裝備製造、石化、冶金等産業在國家産業佈局中佔有重要位置。在國家提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産業鏈和供應鏈的背景下,遼寧完全可以發揮裝備製造能力和科研攻關、技術工人等方面的優勢,在一些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破解“卡脖子”難題作出遼寧貢獻。
應該看到,履行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戰略使命的過程,就是我們滿足國家戰略需求、挖掘市場潛力、拓展投資空間、提升供給品質的過程,就是我們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我們必須牢牢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把積極擴大內需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全面擴大內需來有效促進國內大循環,以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遼寧力量。
第七,關於構建“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形成優勢互補、高品質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結合遼寧實際,建議稿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形成以瀋陽、大連“雙核”為牽引的“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
放眼全國,一省擁有兩個副省級城市的地區,僅廣東、浙江、山東和遼寧四省。瀋陽和大連經濟總量佔全省半壁江山,從某種程度上講,沈大強,遼寧興。“十四五”時期,我們要更加突出瀋陽和大連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牽動作用。瀋陽要在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解決“老字號”問題上為全省作出示範;大連要在暢通循環、實現更高層次對外開放、解決“原字號”問題上為全省作出示範。“一圈”即瀋陽現代化都市圈,以瀋陽為中心,以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沈撫示範區等為支撐,更好發揮城市組團的集聚輻射、産業協同和同城化效應,增強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打造新型工業化的示範區、東北振興發展的增長極。“一帶”即遼寧沿海經濟帶,以大連為龍頭深入推進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支持大連加快建設國際性樞紐港,推進沿海六市協同發展,建設世界級石化産業基地和精細化工産業帶,成為産業結構優化的先導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區。“兩區”即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和遼東綠色經濟區,發揮遼西毗鄰京津冀的區位優勢,依託朝陽、阜新、葫蘆島等,率先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打造我省開放合作的西門戶和新增長極;依託岫岩縣、鳳城市、寬甸縣、本溪縣、桓仁縣、撫順縣、新賓縣、清原縣、西豐縣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優質的水資源,打造遼東綠色經濟區,在協同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積極探索實踐。同時,提出加快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一圈”“一帶”“兩區”功能明顯、優勢互補,互為依託、協調聯動,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高品質發展。
第八,關於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是檢驗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成效的重要標準。推動新時代遼寧振興發展,歸根結底就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建議稿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提高居民收入。建議稿提出,“十四五”時期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力爭高於經濟增長速度。“力爭高於”這四個字,表明瞭省委堅持讓人民群眾共享振興發展成果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黨中央《建議》在2035年遠景目標中提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是黨的全會文件中第一次使用這樣的表述。建議稿也圍繞“堅持共同富裕方向”,提出了相關目標和要求。與此同時,在促進就業方面,提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等人群的落戶限制,吸引更多青年才俊來遼就業創業;在推進城市建設方面,提出建設創新、綠色、智慧的高品質城市,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讓廣大群眾盡享智慧生活;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提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健康遼寧行動。所有這些,目的就是讓全省人民提高生活品質,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同志們!審議通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是這次全會的主要任務。大家要全面把握和深刻領會建議稿提出的目標、要求、任務、舉措,認真思考、深入討論,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使建議稿更加完善,共同把這次全會開好!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