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遼寧秧歌系列專題片》線上播出 12個非遺項目呈現天遼地寧秧歌情
海城高蹺風格奔放、熱烈
由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遼寧省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辦、遼寧省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承辦的“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遼寧非遺展示展演系列活動”正在進行中。作為該系列活動之一的《遼海情韻——遼寧秧歌系列專題片》于2月6日至11日在線上播出,12個專題片全方位呈現12個省級以上秧歌非遺項目風貌。
遼寧秧歌是我國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時所唱的頌歌等有關。在300多年的傳承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形成了如今活躍在東北各地的民間舞蹈形態。每年正月,無論城鎮還是村屯,都有秧歌隊歡快活潑的嗩吶聲、鑼鼓聲,正月十五元宵節達到高潮。
遼寧省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拍攝的《遼海情韻——遼寧秧歌系列專題片》包括《遼寧秧歌》《撫順地秧歌》《本溪縣太平秧歌》《本溪全堡寸蹺秧歌》《丹東上打家什高蹺》《海城高蹺》《蓋州高蹺和復州高蹺》《上口子高蹺》《淩源高蹺》等12個秧歌專題片。
遼寧秧歌包括地秧歌、寸蹺秧歌和高蹺秧歌。地秧歌有“地蹺”之稱,含“以地為蹺、平地起舞”之意;寸蹺又叫“寸子”,展現漢族與滿族民間舞蹈和習俗的自然融合;高蹺又細分為遼南高蹺與遼西高蹺,是遼寧秧歌藝術成就的最佳代表。遼寧秧歌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濃縮了遼寧人日常生活的記憶。比如本溪全堡寸蹺秧歌由滿族太平秧歌發展而來,後與河北矮蹺表演技藝相融合而成,並靠民間藝人口傳身授流傳至今。本溪全堡寸蹺秧歌將腳步跺和膝部有規律的顫動有機結合,具有走路不忘跺顫、動作各異、角色全的表演特點。
淩源高蹺在清代已出現,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發展鼎盛,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善於根據故事情節裝扮各種人物。蓋州高蹺和復州高蹺同屬遼南高蹺。蓋州高蹺是在古代民間雜技踏蹺和百戲基礎上發展演變而成。復州高蹺發端于清初,有北派、南派之分。北派表演以舞為主,舞而不唱;南派表演有舞有唱,以唱為主。上口子高蹺是遼南高蹺的一支,素有“遼南一枝花”之稱。它在樂曲、服飾、技巧上保留了傳統風格,又吸收了耍孩兒、戈戈腔等民間藝術精華,增加了《西遊記》人物,能渲染氣氛,感染觀眾。丹東上打家什高蹺由天津、河北傳入丹東地區,俗稱天津蹺,人物個性鮮明,舞姿粗獷豪放。
海城高蹺屬大鼓高蹺,按傳統習慣通常由7副架(14人)、多者12副架(24人)組成。人物有生、旦、醜等行當,扮相各具特色。海城高蹺堪稱是以舞蹈為主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具有奔放、熱烈、火爆的藝術風格。
天遼地寧秧歌情,該系列紀錄片展示了遼寧的地域文化。(文/圖 楊競)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