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産險:保險創新傳遞服務溫度 護航“六穩”“六保”
2021-03-24 14:54:45來源:東北新聞網編輯:黃非責編:李勝蘭

  早在2002年的時候,以産險起家的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接觸到了“企業公民”的理念:一家優秀的企業,不僅把自己定義為“經濟人”,追求商業價值,更將自身定位為承擔公民責任的“社會人”,也就是企業公民。

  時代的列車呼嘯向前,企業架起的軌道于細微處支撐,又構成著大時代。

  18年後的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為了應對“黑天鵝事件”的影響,當年初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總要求,不僅強調要加大“六穩”工作力度,而且明確提出了“六保”任務。

  “六保”是“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只有守住“六保”底線,才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故事,夾雜著無數小命題。

  比如,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地的基礎建設如火如荼,誰來為這些特大區域工程保駕護航?區內科技創新公司雲集,誰來保障它們的知識産權創新?

  再比如,隨著工業化持續推進,生産規模不斷擴大,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如何讓市場參與到企業風控?是否能探索一個市場導向的企業風險管理新模式?

  又比如,小康社會需要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如何推動環境污染改善及風險治理?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強化環境污染損害預防管理,科學地促進可持續發展?有沒有一種途徑,可以提供環境污染損害經濟賠償,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

  這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環環相扣的問題,組成了時代前行的腳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的企業正是迎難而上,專注主業創新,解決各種堵點、難點問題。

  平安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産險”)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並且特別提出,做“有溫度的保險”讓溫暖如影隨形,保障社會發展。

  先看這樣一組數據:截至2020年,平安産險為1500多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提供超2.5萬億元風險保障;為15萬家企業提供近3萬億元的安全生産責任風險保障;為近4000家企業提供超200億元的環境污染責任風險保障……

  可以説,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平安産險以極不平凡的努力、極不平凡的成績度過了極不平凡的歲月。作為一家成長于本土,崛起于本土的保險企業,平安産險一直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這不僅應是一家金融機構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實現“中國夢”題中應有之義,更是一家企業公民的時代責任。而平安産險打造的體系化全鏈條服務,全方位守護讓保險更有溫度。

  服務自貿港大灣區:挑戰來臨敢擔當

  “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點戰略部署,旨在推進廣東省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深度合作,促進灣區內的融合發展,通過改革創新、加大開放以打造一個協同發展、互聯互通的世界一流城市群。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大灣區綱要》)裏,保險被“點名”達17次。可見在大灣區的經濟發展中,保險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曾表示,未來保險業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大灣區建設向高品質發展變革,核心在於準確把握保障和科技。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大灣區綱要》的重要內容,平安産險更是深度參與其中,承保了眾多項目,包括深圳城市軌道交通三期、深中通道、贛深鐵路等特大區域交通工程以及灣區內多個城市的水環境治理工程。

  建設一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大灣區的責任之一。平安産險圍繞著客戶需求進行的多項産品服務創新,為客戶打造出了嚴密堅固而有溫度的守護。一方面通過首臺(套)保險風險補償機制為大灣區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産業發展提供綜合保險保障,助力其擴大發展,走出國門;另一方面在知識産權領域結合行業資源,搭建“服務+保險”生態圈,為科創企業提供綜合保障服務。

  保障一直都在。

  無論是大灣區,還是自貿區,平安産險針對各區域特色定位,推出不同組合拳頭産品及服務,有效支撐區域經濟發展。截至目前,平安産險累計為出口企業提供1.48萬億元風險保障,護航跨境貿易發展。

  在距離大灣區約800公里以外的海南自由貿易港,為配合優化自貿港營商環境,促進自貿港貿易便利化工作實施,平安産險為自貿港企業提供風險轉移和管理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保障跨境企業的穩定經營。

  科技,一直是平安的特色。

  在海南,平安産險借助科技的力量,推出了不同組合産品,助力自貿企業安全管理。這裡有幫助航運船舶安全監控的“平安好船”;有提供全線上保險服務及運輸管理服務的“平安好運”;更是有在線提供進口貨運險、出口貨運險、關稅保證保險等多種服務的“單一窗口”;甚至還有為企業提供災害預警的“DRS”鷹眼系統……

  與此同時,平安産險為幫助自貿港企業轉嫁風險,不斷創新産品和服務模式,積極推動自貿港知識産權保險。實踐顯示,知識産權保險對自貿港內高新技術企業提高發明創新積極性、專利申請積極性、減少企業創新成本等方面均起到了積極作用。

  全力保障安全生産:攻堅克難有作為

  實體經濟的穩定,離不開企業生産。隨著工業化持續推進,生産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方式多元化,隨之而來的是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

  安全生産須臾不可放鬆。安全生産責任保險(以下簡稱“安責險”)可成為保障的利器。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力推安責險實施,並明確了安責險在企業事前風險預防、事中風險控制、事後賠償等方面的作用。

  平安産險率先垂范,繃緊安全弦,織密責任網,為實體經濟的堅實發展護航。2020年,為15萬家企業提供近3萬億元的安全生産責任風險保障,承保行業覆蓋煤礦及非煤礦山開採、危險化學品生産和經營、煙花爆竹生産和經營、建築施工、金屬冶煉、民爆行業、交通運輸、漁業生産、造船、食品加工等。平安産險不斷利用科技手段應用,增強風險管理和服務能力,提升風險防範水準。

  一路溫暖,一路保障。以常州安責險“211”風控服務為例,2020年平安産險在常州地區開展現場隱患排查2304家企業,提供5791次風控服務,為客戶提出31508條隱患整改建議。同時,平安産險于業內率先推進“安責險風控雲平臺”,以行業化全景風險評估模型為內核,融合安全生産專業技術和風險管理專家共享資源,構建“安全生産互聯網+保險風控事故預防服務”業務模式,為用戶提供創新的安全生産風險管理智慧化服務和線上化解決方案。

  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永續發展靠責任

  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講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建立生態經濟體系,是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之道。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大時代,保險機構更應該具有與之相應的大視野、大格局,立足自身,勇擔使命。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平安産險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發揮商業保險機制,積極進行産品和模式創新,全面支持綠色發展。

  在助力生態文明建設中,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以下簡稱“環責險”)是最有效手段之一。環責險是以企業發生污染事故對第三者造成的損害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為標的的保險,投保人以向保險人繳納保險費形式,將突發、意外的惡性污染風險或累積性環境責任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因此環境責任保險又被稱為“綠色保險”。

  早在2008年,平安産險就躬身入局,開辦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在開發全國首款環責險基礎上,平安産險又陸續增加了生態損害、漸進污染責任險。

  2020年,平安産險為近4000家企業提供超200億元的環境污染責任風險保障……

  同時,平安産險聯合清華大學、蘇州大學等機構共同開發環責險風控服務雲平臺,通過“智慧環保+風控+保險”模式,為客戶提供全流程風險管理服務,強化風險監測和預警管理,提升環境風險治理水準,切實發揮了保險風險管理功能。

  作為一家企業公民,責任一直在肩。

  平安産險積極參與政府環責險創新模式探索。特別是近年來,平安産險深圳分公司積極參與深圳市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更是在寶安區舉辦了全國首例由保險公司主動組織並參與的大型演練。該演練旨在進一步提高企業救援組織快速反應及協調配合能力,積極應對和防範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最大限度減小事故發生概率及産生的影響。

  演練在有力提升企業環境應急能力的同時,對深圳市環責險的推動産生積極影響,開創了“全國環責險推廣發展”的“深圳模式”,真正實現“政府、企業、社會”的多贏。

  奮進新時代,中國將進一步通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屹立世界民族之巔,而保險將進一步通過自身革新全面護航國家經濟騰飛,充分發揮風險管理與保障功能,持續向振興實體經濟發力、聚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