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瀋陽大光科技團隊搭建“六網”播撒科技種子——從田間到“雲上”都是為農服務課堂
“茄子為啥會脫肥?”
“草莓爛根怎麼辦?”
“水澆大了漚根,肥施多了燒根,咋整?”
……
每天早上5點半,一位被網友親切稱為“姜老師”的人,都會在網絡直播平臺上準時開播,教大家解決各類問題的實用辦法,指導應用農業新技術。
“姜老師”叫姜大光,是瀋陽市遼中區土生土長的農民。憑藉對黑土地的真摯情感與深厚的農作積累,加之專業學校進修提升,姜大光成長為深耕農業一線的實踐型雜家、深受農民喜愛的農技“明白人”和帶動一方致富的領路人,並獲得“遼寧好人·最美人物”等榮譽稱號。
在4月16日舉行的遼中區鄉村振興惠農政策服務大集上,記者又見到了姜大光忙碌的身影。抓住接待諮詢的空當,記者和姜大光聊了起來。在26年為農服務歷程中,大光科技團隊搭建了農技推廣、技術物資配套、農産品銷售、農民互幫互助等“六網”,播撒科技種子,全力幫助農民增産增收。這當中,創立於2002年4月的全國首條“農業110”為農服務熱線,現已拓展為培訓會、觀摩會、網絡直播等20余種方式並行傳播。
每天早上5點半的直播講農技欄目,幫助省內外不少農民朋友解決了難題。大家紛紛在平臺上留言,“用了老師的技術,我們棚戶都受益了。謝謝您!”“跟著老師學,致富上‘高速’!”……目前,“農業技術大光談”直播號粉絲數量已超過6.6萬人。
“我們還組織生産技術水準較好的農民,成立實用農業技術推廣互助會,按作物品種分為茄子、辣椒、葡萄等18個協會,指導農戶統一標準化生産。”姜大光説。
今年,大光科技團隊工作計劃單裏的建設農産品初選及冷鏈物流基地、建立網格化農技推廣服務體系、與培訓學校合作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等事項正在穩步推進當中。(遼寧日報記者 金曉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