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奮力實現遼寧振興發展新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對遼寧高度重視、深情牽掛、親切關懷,多次就遼寧振興發展作出重要指示,為遼寧振興發展取得新突破明確方向、指明路徑。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形成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奮力實現遼寧振興發展新突破。
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入推進東北振興提出6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條就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我們堅持把營商環境作為事關遼寧振興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目標,持續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堅持把法治環境、信用環境建設作為解決遼寧營商環境問題的突出任務,出臺《關於解決法治建設領域突出問題 為遼寧振興發展實現新突破提供法治保障的意見》,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健全完善社會信用制度體系,建立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嚴厲打擊違法失信行為,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積極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準。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深化完善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加大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推動更高水準對外開放,不斷提升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重大開放平臺影響力,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之路。高品質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綠色低碳是高品質發展的鮮明特徵。遼寧産業結構偏重、能源消費偏煤、運輸結構偏公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一場脫胎換骨的革命。我們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篤定高品質發展不動搖,講究發展品位,保持發展定力,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理舊賬補短板、防風險守底線的工作,扎紮實實為高品質發展打造生態、營造環境、積蓄力量。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加快産業結構調整,把維護“五大安全”這個政治使命、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有機結合起來,謀劃建設高品質項目群,實現集約式、集群化發展。高度重視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和排放,嚴把項目準入關,對過去準備上馬的“兩高”項目進行大幅度壓減。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深入實施重點行業領域減污降碳行動,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切實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積極培育壯大綠色産業,把綠色低碳的要求全面體現到一、二、三産業發展中,為經濟轉型升級增添“綠色動力”,讓遼寧綠色産業的業態越來越豐厚,規模越來越壯大。
大力推進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工業是遼寧的命脈,遼寧振興首先要工業振興。我們積極發揮遼寧産業數字化的場景資源優勢和數字産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紮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級“老字號”,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裝備製造等産業賦能增效。深度開發“原字號”,對冶金、石化等産業鏈補鏈、延鏈、強鏈,改變“煉”有餘而“化”不足、“粗化工”有餘而“精細化工”不足、原材料有餘而增值鏈不足的狀況。培育壯大“新字號”,強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發展,加快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建設。開展科技創新引領産業振興專項行動,“瞪羚”等企業、高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不斷壯大。健全創新激勵和保障機制,出臺《遼寧省科技創新條例》《遼寧省制度性創新成果評價獎勵工作方案(試行)》,以制度創新為技術創新打造生態、厚植土壤。
著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高品質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在推動高品質發展過程中讓群眾享受高品質生活。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探索完善鄉村振興項目和各類工商資本下鄉項目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堅持就業優先,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品質,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來源。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紮實推進藍天、碧水、凈土和青山工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遼寧。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我們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引導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養成在深入領會黨中央精神前提下開展工作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提升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戰略要求轉化為具體項目和具體行動的能力,提升利用外部資源和社會資本發展壯大遼寧的強烈意願和能力水準。堅持新時期好幹部標準,強化鬥爭精神、崇尚擔當實幹,以幹成事論英雄、以解決實際問題論能力、以高品質發展項目和高水準制度創新成果論業績。強化大抓基層導向,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寓于服務功能之中。堅持嚴的主基調,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加快推進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