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 遼寧政法系統曬出亮眼數據單
2021-05-25 18:43: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巍責編:李勝蘭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5月25日,在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遼寧省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了遼寧省政法系統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

  2021年1月—4月,全省命案發案數同比下降11.11%。截至目前,全省政法單位給予司法救助424人、1922萬元,全省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

  全省法院系統——“道交糾紛網上一體化”

  全省法院系統建立協作跨域立案、一站式訴訟退費機制、特殊群體綠色通道、涉企案件生産經營影響評估制度,開通“道交糾紛網上一體化”處理系統、深化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運行機制,部署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升年”活動,專項清理超審限、執行案款發放不及時等突出問題,審判執行質效大幅提升。

  截至5月15日,全省法院受理各類案件563657件,同比上升26.51%;網上立案87083件,佔一審立案總數的17.12%;全省共審執結293775件,同比上升46.67%;訴前調解案件74786件,調解成功率67.49%。

  全省檢察系統——“少捕慎訴”

  全省檢察系統落實“少捕慎訴”理念,一季度,依法不起訴1204人,同比上升30.3%;依法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結案件7956件10165人,認罪認罰適用率達到90.62%。

  全省檢察機關建立民營企業控告申訴案件“綠色通道”,對15家企業適用涉罪企業合規考察制度,開通律師異地閱卷服務;督促有關部門堅決整改刑事手段介入經濟糾紛和涉企刑事“挂案”32件。

  全省公安系統——“全省通辦”

  遼寧省公安系統開通身份證、駕駛證電子憑證在線申領和臨時身份證“全省通辦”業務,建立“24小時公安自助服務站”,推行公安證明事項網上辦理,推廣簡易交通事故遠程視頻快速處理新模式,嚴厲打擊涉醫、拒不支付農民工勞動報酬和農村地區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違法犯罪活動,開展“護校安園”“護農護糧”等專項行動。

  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偵破涉企、侵犯知識産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等犯罪案件353起;偵破涉黃賭毒、破壞自然環境等刑事案件752起;偵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992起,持續打擊拒不支付農民工勞動報酬違法犯罪案件,幫助追回拖欠工資9800余萬元。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面對面”“點對點”

  全省司法行政系統組建《民法典》千名律師宣講團、建設獄務服務中心、推動民營企業“公司律師”試點、常態化開展法治體檢、開通網上公證業務。司法行政系統還深入推進村(居)民“評理説事點”建設,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進行“面對面”“點對點”的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務,答疑解惑,定分止爭。

  截至目前,全省辦理公證業務7.2萬件,解答群眾諮詢12萬餘人次;辦理法律救援案件3000余件;辦理司法鑒定業務1.8萬件,解答群眾諮詢9700余人次;一季度,1.6萬個村(居)民“評理説事點”共化解群眾身邊矛盾糾紛2.5萬餘件。(文 周青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