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8日,瀋陽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瀋陽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條例》,于同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填補了瀋陽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領域的立法空白,對於推動政務數據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服務水準具有重大意義。今年6月,市人大常委會對瀋陽市貫徹實施《條例》情況進行執法檢查時看到,《條例》實施以來,全市各地區、各部門協同發力,狠抓落實,取得了明顯成效。
數據信息 有序歸集
其目的是為實現數據共享交換,打破數據信息孤島,有效推動政務信息資源優化配置。據統計,平臺建成以來——
瀋陽市信息中心為公安、醫保、民政、房産等部門,開通共享交換服務456項,完成6157萬次數據按需共享調用。
疫情防控期間,通過平臺累計匯集疫苗接種、流調溯源、發熱門診、核酸檢測、購藥登記、冷鏈物流、密接人員等各類數據2.6億余條,為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等單位推送數據2600萬餘條。
通過碰撞比對醫保卡消費、購買退熱藥品登記等10余類涉疫信息,共溯源排查了接觸人員2萬餘人,實現了流調溯源、暴露排查、監督管控等疫情防控工作的閉環流轉。
向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推送市場主體基本信息、“多規合一”數據信息,向省、市營商部門共享電子證照數據等,為“一網通辦”提供數據支撐,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打破信息壁壘
依託政務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推進數據資源共享共用,促進數字經濟繁榮發展。“十四五”期間,瀋陽市將圍繞建設國內領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引領區,聚焦全市“老原新”産業需求,搶佔城市高品質發展的“智”高點,為建設數字瀋陽、智造強市提供有力支撐。
據統計,2020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産業規模達到2300億元,同比增長10.8%,在全省佔比達到48.9%。
建立完善共享平臺 歸集共享有序推進
為全面落實《瀋陽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條例》,促進全市各部門、各單位之間信息互通和業務協同,瀋陽市建設瀋陽市政務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全市政務數據挂載率達94%,能夠提供數據資源集中展示、在線查詢、共享交互等服務,實現政務數據資源“可見”“可查”。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創新構建了人口、法人、自然資源、電子證照、信用等基礎數據庫,建立了營商環境、疫情防控、社會保障、安全生産、生態環保等涵蓋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的24個主題數據庫。”市信息中心主任劉智勇説。截至目前,平臺共歸集數據信息46.06億條。
“我們還將開發研製人口血緣圖譜數據庫、企業血緣圖譜數據庫、社區網格化數據庫等,繼續採集、清洗不動産、社會保障等數據信息,搭建各類相關主題庫。”劉智勇説。
建立完善制度措施 為共享開放提供保障
為落實《條例》相關要求,瀋陽市大數據局組織起草了《關於瀋陽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開放管理的工作意見》,對《條例》具體要求進行了細化,圍繞瀋陽市政務數據資源管理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政務數據資源權屬、數據資源的歸集共享流程及協調處理機制、政務數據開放及數據資源安全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
“目前,瀋陽市政務數據資源共享交換平臺還處於前期開發建設階段,各類數據資源庫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市大數據局局長李瑩説,“我們將繼續深入細化貫徹《條例》規定,推進政務數據資源有序共享並向社會開放,強化數據資源應用,盡可能讓百姓少開證明甚至不開證明,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李瑩表示,將督促市直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本部門數據資源開放範圍和數據更新週期,優先對交通、教育、環境、氣象等民生保障服務領域數據向社會開放。
數據是資源 應用是核心
瀋陽市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長斌表示,通過對《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發現,一些單位和部門還存在著不敢、不願、不會共享的問題,導致數據壁壘依然存在,數據歸集共享有待進一步加強。
“數據是資源,應用是核心。”李長斌説,“下一步還應加強統籌協調,加快推進政務數據資源的對接整合,推進相關配套措施建設,不斷加強政務數據資源的開發應用。”李長斌建議,以數據流動牽引資金、人才、技術、知識等要素的優化配置,大力發展新應用、創造新業態、探索新模式、培育新職業,形成數字經濟競爭新優勢,推動經濟數字化轉型;加強各類民生信息系統統籌協同聯動,打造職能便捷的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推動生活數字化轉型;聚焦營商環境、城市精細化管理、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建設,實現態勢全面感知、風險監測預警、資源統籌調度,推動治理數字化轉型。(瀋陽日報記者 唐心萌 攝影 王雁)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