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瀋陽市遼中區茨榆坨街道東北部5公里、沈盤公路52公里處,北靠四方檯鎮、東與長灘鎮接壤的後邊外村,現有農戶650戶、2464人,耕地面積4610畝。
兩年前,這裡還是一個管理軟弱渙散、村集體外債80余萬元、村內矛盾“無人問津”、村民上訪告狀問題頻發的“後進村”。短短一年,這裡就變成了村域內有木材加工廠、紡織廠等30余家企業,年産值約1.5億元,村集體存款230萬元,村民年平均收入2.5萬元的“上進村”。
是什麼讓後邊外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一躍成為鄉風民俗和諧穩定的“美麗示範村”?
茨榆坨街道後邊外村 攝影 王崇
四個舉措整治“軟弱渙散”
曾經,後邊外村是名副其實的“後進村”。村黨支部書記張家輝清楚地記得,他在2019年11月被茨榆坨街道黨工委任命為後邊外村黨支部副書記時,村“兩委”班子成員僅有1人為定工幹部,村子疏于管理,問題頗多……張家輝知道,街道黨工委就是要徹底整治這裡軟弱渙散的問題。
茨榆坨街道後邊外村黨支部書記張家輝 攝影 王崇
上任伊始,張家輝沒有回避問題,直面堵點、難點和重點,推出四大工作舉措:通過培養充實村“兩委”班子,治“弱”;強化村級事務民主監督,治“散”;抓基礎建設強産業發展,治“窮”;建章立制規範管理,治“亂”。張家輝將後邊外村的“困”與“難”改寫成了“和”與“美”,讓村子走上了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後邊外村組建了一支以“團結、服務、表率、民主”為核心的基層組織管理隊伍,不斷形成“善管理、幹事穩、熱情高”的工作作風,切實增強致富帶富能力,為群眾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後邊外村被街道黨工委評為“先進黨支部”,張家輝也被評為遼中區優秀共産黨員。
五個“錦囊”摘掉“窮帽子”
為了讓全村不再過捉襟見肘的“窮日子”,張家輝帶領村“兩委”班子從清理盤活村集體“三資”入手,採取收繳土地租金、養殖號延包、土地流傳創收、結清所有內部往來欠款、盤活清理土地五種舉措壯大集體經濟,償還了村集體的負債。2020年末,村集體存款達到230萬元,一舉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據介紹,此前因歷史遺留問題,村宅基地確權工作未全部落實。村“兩委”班子經過多方協調,最終於今年8月份全部完成730戶的土地確權工作,在基本完成全村土地確權頒證的基礎上,追繳重分地及集體收益。此外,後邊外村村委會對160戶845畝養殖號進行延包,並將承包費用於村路維修、新農合補助等公共事業。村委會響應茨榆坨街道招商引資號召,流轉村內土地300余畝,用於農業設施建設,既提高了土地租金擴大村民收入,同時也為集體創收,一舉兩得,還收回開荒地50余畝。今年初開始,後邊外村“兩委”班子組織逐戶重新丈量村民土地,收回並轉租多分配的土地70畝,年收入增加3萬元。
之前,由於村集體經濟薄弱,後邊外村陳欠村委成員工資、誤工補工款等各項內部往來款60余萬元。2020年7月,通過各方努力,所有陳欠均已支付完畢。後邊外村還投入16萬元,為全體村民每人補貼100元,用於新農合參保。
後邊外村的水果蘿蔔種植大棚 攝影 王崇
“三化”工程打造“美麗示範村”
2020年,後邊外村被確定為“美麗示範村”。借此良機,後邊外村在街道黨工委的指導協調下,啟動了村容村貌“亮化、潔化、美化”工程。2020年,村集體自投170萬元,修建道路5.5公里;2021年,重點打造“鄉村美麗一條街”,修建美麗鄉村公路12公里,安裝路燈190盞,另修建完成蟹田路、産業園區路3公里,修建排水邊溝674米,解決了村內一半以上路段的暴雨積水、道路泥濘問題。
經過兩年的耕耘,後邊外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歷史遺留的土地問題全部解決,村民上訪告狀現象基本消失,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鄉風民俗和諧穩定,成了有基礎、能發展,村民滿意、組織放心的“美麗示範村”。
優質項目讓經濟“跑起來”
為了讓後邊外村的經濟發展“跑起來”,村“兩委”班子帶頭進行招商引資,引進了一批優質項目。
過去一年,後邊外村交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2020年,建軍蛋雞養殖場在後邊外村落地建設。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年飼養肉種雞5萬套,産種蛋800萬枚,産值約1600萬元。
後邊外村的建軍蛋雞養殖已頗具規模 攝影 王崇
2020年初,後邊外村黨支部帶領岳志紅等村民到盤錦考察蟹田養殖項目,成功引進蟹田養殖200畝,年總投資10萬元,年産值30萬元。
後邊外村的蟹田養殖項目 攝影 王崇
村民手拿蟹田螃蟹面露微笑 攝影 王崇
2020年10月,後邊外村引進瀋陽市九春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250畝,為村民增收7.5萬元。種植的水果蘿蔔畝産約2萬斤,目前市場銷售價為1.5元/斤,預計年總産值達750萬元。
村民推介水果蘿蔔 攝影 王崇
2020年,後邊外村引進遼中區晟隆針織廠。項目總投資1600萬元,日均生産襪子7萬雙,年産值約2000萬元。
此外,後邊外村還引進漢夏中草藥合作社。中藥材白鮮皮種植項目,成材後每畝産值約20萬元,總産值約2200萬元……
經濟以第一、第二産業為主的後邊外村,第一産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發達,現種植水稻3400畝、玉米650畝;第二産業以加工業為主,村域內現有木材加工廠、紡織廠等30余家企業,年産值約1.5億元。第一、二産業的蓬勃發展也大大激活了村內的勞動力市場,帶動就業200多人,使村民年平均收入達2.5萬元。
“我們計劃明年從丹東大孤山鎮引進杏梅種植項目,試水‘十里杏花林’特色農家樂旅遊採摘産業,拓展村民創業創收的領域;繼續做大做強蟹田養殖産業,預計2022年擴大至2000畝,結合電商、直播等新型銷售模式,拓寬市場渠道。”張家輝説。
後邊外村多措並舉,落實美麗鄉村建設,鞏固並進一步擴大村子在脫貧攻堅中取得的工作成果,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心全意幫助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鄰裡和睦、互助互愛的鄉村居住環境,不斷提高鄉村善治水準,保質保量完成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奮力向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邁進。(文 宋麗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