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唯一 瀋陽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標杆城市
2021-10-12 18:55:2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海峰責編:李勝蘭

瀋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拴心留人 成為東北地區唯一連續兩年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標杆城市_fororder_P11012-100315(1)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黃非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黃非):10月12日,在遼寧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瀋陽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松林介紹了瀋陽市營商環境建設情況。

       瀋陽市持續改善營商環境,被評為全國標杆城市,成績被評定為優異,在80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19位,連續兩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的標杆城市,是全國進步速度最快的14個城市之一。在國家上半年發佈的營商環境報告中,瀋陽市營商便利度得分82.38分,比上一年度提高10.4個百分位,成為全國12個提高10個百分位以上的城市之一;辦理建築許可、招標投標、執行合同、辦理破産、保護中小投資者、知識産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等6個指標成為全國標杆。

  近年來,瀋陽市委、市政府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傾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只提交一次材料”等改革舉措已成為全市政務服務新名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截至9月底,全市實有市場主體99.6萬戶,同比增長9.1%,其中民營經濟市場主體95.8萬戶,同比增長9.3%,佔市場主體總量的96.2%;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596個,同比增長40.6%。

  打造辦事方便的政務環境

  瀋陽推動“線上辦”,以“只提交一次材料”為主線,推動“價值觀+一網通辦”改革,為企業群眾提供統一的線上政務服務門戶。全市累計辦件量2583萬件,全程網辦事項佔比達到98.9%、實際網辦率達到91.4%、即辦事項佔比達到74.3%。

  瀋陽市推進“掌上辦”,將辦理頻次高、所需材料少的民生相關服務向政務服務移動端集中,上線“我的卡包”等7個功能模組,新增174項高頻應用,實現移動端快捷“教育繳費”,繳納總金額超1.5億元。

  全市推行“一件事一次辦”,已有“入學”“新生兒”“開美發店”等362件“一件事”上線運行,特別是“新生兒一件事”實現了“掌上辦、零跑腿”。“公積金提取”“不動産登記”通過“掃臉”實現“零材料、秒審批”。

  全市推廣“一窗辦”,綜合窗口占比達到85%;791個社區政務服務站點升級為政務服務驛站,實現城區全覆蓋,便民服務“就近辦”。

  瀋陽深入推進工程建設審批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不動産登記總體審批時限壓縮至40個工作日內(工業類35個工作日以內),審批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在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方面,瀋陽直接取消審批68項、審批改為備案15項、實行告知承諾39項、優化審批服務406項,在飯店、便利店等11個業態(領域)實施了“一業一證”改革,總體審批時限由345個工作日壓縮至46個工作日,壓縮比例達86.7%。

  此外,瀋陽還開展“萬人進萬企”“一聯三幫”活動。全市10473名幹部聯繫幫扶16617家企業,解決産業鏈、融資、人才用工等方面的問題1268個。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瀋陽持續完善營商法規體系,著力提高司法審判質效,建成集約送達中心,深化“分調裁審”改革。電子送達成功率達95.2%;首執案件結案平均用時從2018年的251天縮短至目前的91.3天,執行完畢平均用時從161.3天縮短至58.6天。

  此外,瀋陽還設立了“知識産權仲裁工作站”,成立了知識産權保護聯盟,實行知識産權案件“刑民行三審合一”辦案模式,以此促進知識産權糾紛多元解決,同時著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務品質,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打造成本競爭力強的市場要素環境

  瀋陽全面落實國家各項減稅降費政策。上半年,瀋陽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3.12萬戶,減免稅額11.34億元,政策惠及面達100%;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戶數2779戶,同比增長35%,加計扣除額75.7億元,同比增長16%;上半年減免34萬家企業用電成本1.07億元;實施土地差異化定價,截至9月,按照差別化政策定價地塊12宗,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約2.4億元。

  同時,為幫助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瀋陽發佈城市機會清單,面向全球提供1053項場景合作項目,釋放投資機會1.1萬億元,152個重大場景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1295.3億;推出招投標“信用保函”試點企業清單政策,釋放流動資金15億元;實行企業資金直撥直達;提升通關便利化水準;創建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新增開通瀋陽至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通道,今年已開行中歐班列322列,位列東北第一。

  打造生態宜居的創新發展環境

  瀋陽通過基金支持和政策引導促進産業創新,“園區集合貸”首筆業務在瀋陽國際軟體園落地,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185億元。目前,全市科技型企業超過80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560家,增長39.4%。

  同時,在優化創新平臺方面,瀋陽積極構建“5+4+7+N”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體系,開展創新平臺建設年系列活動,引領160個省、市級科技創新平臺與國家級重點科技創新平臺捆綁聯結,打造“一城、一園、三區、多組團”的創新空間格局。瀋陽完善培育體系,建立“雙創+(樓宇、企業、産業鏈、園區、平臺)”模式,全市各類創新創業載體數量達212家、面積達到560萬平方米。

  此外,瀋陽通過實施“人才新政3.0”,促進人才、技術、項目、團隊“帶土移植”,累計為60個團隊提供1.4億元資助,帶動項目投資38.4億元;圍繞全市20條重點産業鏈開展高技能技工評審,使職稱與職業技能“貫通互評”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下一步,瀋陽市將繼續聚焦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一碼通城”,打造更多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應用場景,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突出法治建設,進一步優化城市環境,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服務品質、生態品質、文化品質,創造更多拴心留人條件,使瀋陽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