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共繪新時代民生發展“同心圓”
2021-11-18 09:34:23來源:遼寧日報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營口市辦實事解民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共繪新時代民生發展“同心圓”

營口:共繪新時代民生發展“同心圓”_fororder_1

為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營口市新建了100個“口袋公園”。

營口:共繪新時代民生發展“同心圓”_fororder_2

“百名青少年繪百年黨史”活動現場。

  以往,營口市老邊區營東新城水系黑臭水體蚊蟲滋生,每年夏季,人們途經此處只能掩鼻快速離開。2020年,老邊區從生態發展的高度出發,在對城中水系及生態補水水源進行充分論證規劃的基礎上,通過建設水系節制工程,引入營口市東部污水處理廠的日産10萬噸中水。該工程循環流經民興河北支、營柳河、青前河、七五河、歡心湖、引奉河,最後經民興河入海,項目於今年9月22日正式投入使用,總長15公里,受益面積達16.5平方公里,惠及12萬居民,共計投入資金5960萬元。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營口市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著力在實事“辦得怎麼樣”上出實招、求實效,好事抓大不放小,件件走實又走心,共繪新時代民生發展“同心圓”。

  此外,營口市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創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主流媒體營口新聞傳媒中心、12345政務服務熱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平臺等,了解百姓需求,問需於民辦實事,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微信平臺等收集社情民意的新方式,準確地把握全局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對社情民意進行真實而有效的收集、研判及處置,提高了為群眾辦實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對標對表 形成學習“大格局”

  營口市堅持把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牢牢把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學習教育目標,組織實施上突出“快”,工作舉措上突出“實”,氛圍營造上突出“濃”,統籌協調上突出“強”,把握要求上突出“準”,教育覆蓋上突出“廣”,努力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在抓好頂層設計,強化市委黨史學習教育的政治自覺和政治擔當,確保組織領導到位的同時,抓準對標對表,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有機結合,確保任務落實到位。

  在營口市委宣傳部,“黨史故事我來講”活動到目前已經開展了12期,24名黨員上臺講述了黨史故事。接下來的6期,12名黨員還將登臺分享他們的黨史故事。

  作為黨史學習教育重要載體,營口市委宣傳部開展的“黨史故事我來講”活動,旨在教育引導機關黨員幹部學好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切實增強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活動圍繞黨的百年光輝歷程,緊扣“講述黨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主題,每名黨員選取一個黨史故事,講述黨的成長、成熟、成功歷程和輝煌成就,並談自己的感悟。如有的黨員講述經典紅色故事《朱德的扁擔》《紅船的故事》等,有的黨員講述營口身邊的紅色故事《營口市第一任市長張霖》《丁雋一故事》,有的講述黨史小故事《三千孤兒入內蒙》《萬里與大包乾》等。通過聲情並茂的講述,讓黨員重溫了那一段段紅色記憶,進一步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啟迪智慧、砥礪品格。

  營口市堅持把學好黨史、悟透思想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根”和“魂”,在統籌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主題黨日和“三會一課”集中統一學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兩微一端”新媒體作用,創新策劃了“黨校公開課”“書屋+”“黨史知識網絡競賽”等系列線上黨史學習教育載體,推動形成了集體學與自主學相結合、線上學與線下學相融通、輔導學與研討學相促進的黨史學習“大格局”。

  讓紅色資源變成生動教材 確保精神傳承到位

  從營口第一個黨小組的落地生根到中共營口市委的成立,從早期組織罷工運動到領導工人階級有組織的鬥爭,從五四運動喚醒愛國意識到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在中共奉天支部營口小組紀念館,每天都會迎來一批批前來參觀學習的人們。在這裡,黨員幹部群眾認真學習“崢嶸歲月”“星星之火”“櫛風沐雨”“前赴後繼”四個章節內容,了解黨在營口地區的歷程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

  中共奉天支部營口小組紀念館是遼寧省第四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自2017年12月14日開館至今,接待了全國各地參觀學習的黨員幹部群眾十多萬人,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作用。開館以來,紀念館不斷完善基地建設、豐富展陳內容、創新展陳形式,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活動,謳歌紅船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貢獻力量。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營口堅持把用好用足用活當地紅色資源貫穿于黨史學習教育的全過程,將中共奉天支部營口小組紀念館、營口市雷鋒文化博物館、大石橋市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作為全市各級黨校主體班教學的重要內容,組織全市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前往紅色資源陣地開展現場研學,引導全市黨員幹部前往紅色陣地開展祭祀英烈、結對共建、座談交流等活動,因地制宜開闢“第二課堂”,策劃開展清明節祭掃、國慶升旗、9月30日烈士紀念日、重陽節敬老等“節日裏的黨史教育”,推動形成用好用足用活紅色資源的生動局面。推出系列“紅色資源+”,開展“紅色文藝課堂”“機關大講堂”“紅色大篷車”“紅色公交車”,“百姓百團”講起來、“流動課堂”轉起來、紅色資源活起來、學用結合動起來等活動,讓舊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讓英烈模範成為黨史教師,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刻起來、生動起來。

  以群眾滿意為標準 辦實事促振興

  日前,營口2021年重點民生實事之一的100個“口袋公園”集體亮相。這些小巧精美的公園佔地面積小、形狀各不相同,星星點點散落或隱藏在市內眾多小區附近、道路兩旁。公園景色優美,植物種類豐富,配套設施齊全,改善了生態環境,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大到一片空地,小到一處角落,都被充分利用起來,于細微處體現了“見縫插綠、出門見綠”的現代城市理念。居民推窗見綠、出門進園,不僅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也成為居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幸福感觸手可及。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營口以群眾滿意為標準,抓牢學用結合,學習教育和推動工作相互促進,確保學史力行到位。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工作方案》《“我為群眾辦實事、爭作貢獻促振興”實踐活動市級層面實事項目清單》,把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果運用到加強黨的建設、服務基層群眾、破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中去。市級領導幹部深入基層一線,制定辦實事工作項目113個,帶動6個縣(市)區班子成員制定辦實事工作項目373個,引領全市6400多個基層黨組織、14.3萬名黨員,積極投身實踐活動辦實事促振興。

  具體工作中,營口重點圍繞著力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著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著力深化政務服務改革便民利民、著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五個方面辦實事,促振興,出實招,求實效。

  例如,在著力貫徹新發展理念方面,圍繞項目建設、能耗雙控、營商環境等,採取紮實有效的措施,以實際行動推動營口高品質發展。建立25名市級領導精準幫扶5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制度,帶動215個“老原新”項目加速實施;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砍掉16個高能耗項目;搭建了“營商之家”服務平臺,實現“項目管家”服務項目企業的全覆蓋,共解決重點問題321件。開展了以“抓低收、保就業”等為主要內容的“10抓實幹”活動,召開現場招聘會105場,提供崗位20.9萬個,21932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在著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方面,投入72.9億元用於民生改善,切實把老百姓家門口的事辦好。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幅度、優良天數比例均創下近3年來最高水準。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完成80個老舊小區改造,建設100個集社交、遊樂、健身等功能于一體的“口袋公園”,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紮實開展城市“八亂”問題整治等工作,市容市貌整體水準得到明顯提升。(遼寧日報記者 徐鑫 文並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