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從遠古的透閃石玉質耒耜、商周的青銅農耕工具,到明清的精製馬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業機械化物品……一座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濃縮了中國8000年農耕歷史。
參加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專家研討會的部分專家學者 攝影 高福東
中國文明在世界文明的版圖上獨立成章,核心推動力便是農耕文化。而真正意義上的“耕”,則源於農具的出現。對於這個“根”,從普通農民成長起來的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創始人、大藏家周樹春,有著深入骨子裏的執著。
周樹春被授予“中國最具社會責任感的收藏家”榮譽稱號 供圖 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
緣起:千年文物散落鄉村 他擔起歷史責任
近日,在由《中國人才報》、愛心中國雜誌社、《成功之路》欄目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慶祝建黨100週年,時代楷模愛心中國公益人物推選活動”中,周樹春被授予“中國最具社會責任感的收藏家”榮譽稱號。
從黑龍江北安的一個普通農民到成為創新型農業科技企業家;從偶然接觸到農耕文物到創辦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周樹春的人生之路,始終腳踏實地。
1981年,高中畢業的周樹春回到家鄉黑龍江省黑河市北安市石泉鎮團結村務農,他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在有限的土地裏産出更多的糧食,怎樣才能讓鄉親們擺脫貧困的生活。為此,他曾跑到哈爾濱學習食用菌技術,並試驗了當時世界領先的地膜覆蓋技術。
1988年,周樹春被東北科技種植聯合會吸納為會員,並開始糧食、蔬菜、苗木優良品種的繁育。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他把攻關突破口定位在種子領域,數次請教東北農大大豆育種專家王金玲、研究員楊慶凱,合江農科所長劉忠堂及黑龍江農墾科研所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吳陸弟等中國頂級的大豆育種專家,最終成功育成“王中王大豆”等一批更新換代優良品種,併為廣大農民無償提供服務,帶來了不小的社會經濟效益。
此後,周樹春當選為黑龍江省人大代表、省勞模、省十大傑出青年、全國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高級農藝師等。他創辦的北安市新優作物研究所,是東北三省及內蒙古四省區較早進行民營育種的,被評為省級名優新産品企業和省級科技型企業。在1999年“十一”期間,周樹春以勞模身份應邀參加在天安門廣場舉辦的新中國成立五十週年慶祝活動。
周樹春以勞模身份應邀參加在天安門廣場舉辦的新中國成立五十週年慶祝活動 供圖 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
然而,一個偶然,讓這個癡迷于土地的人對土地承載的厚重歷史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1995年,周樹春到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考察農業合作項目,在一戶農民的院子裏看到一件奇怪的石器。這件石器是農民從地裏撿來的,同村其他農民家裏還有不少其他模樣的類似石器。
這些模樣奇特卻又似曾相識的石頭,對周樹春産生了莫名的吸引力。完成考察任務後,他又來到這個村子,一件一件石器被村民送到他的眼前。精心細看之下,他發現有些竟是玉質工具。一種無以言表的感覺告訴他,這些被農民撿來隨意扔在一邊的石頭是寶貝。
後來經有關專家鑒別,這些石頭是幾千年前的古人從事農業生産的原始工具,是農耕文明發展傳承的實物證明。但是,這些存世幾千年的石器卻被隨意棄置在雜草叢中,一但毀損將成為永久的遺憾。
專家學者參觀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 攝影 高福東
在周樹春看來,農耕文化在中國從未間斷,各類農具亦是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生産生活智慧的結晶。當下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農耕農具也逐漸不再被需要,有的人家甚至將農具當做廢物丟棄。面對這一情況,周樹春深感憂慮,他説:“時間久了,傳統的農村鄉情文化會消失,年輕人甚至不知道農耕器具為何物。”
對歷史負責、對後代負責的責任感,讓周樹春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農耕文化實物收藏之路。他走遍鄉村蒐集中國史前人類生産、生活的農耕工具,又通過多種渠道在全國各地尋訪收集農具。他的收集範圍北起黑河,南至三亞,其中石質、玉質、鐵質、木質農具品種全,種類多,開墾、播種、除草、收割、脫粒加工等各類工具形狀各異。而各種型號的拖拉機等近現代機械化農具都陳列在博物館的室外,遠遠望去,猶如一個大型農機展。
如今,在天津市武清區,周樹春的博物館收藏的農具有600多個種類,數量達到7000余件。
每當凝望這些在時光中變得斑駁的農具,周樹春腦海裏就會想像出農耕時代的勞動場景,這是一個曾經的農民飽含深情的回望。他總覺得,這樣的畫面不應該只停留在自己的腦海裏,“這裡的每樣東西都有一個故事,我希望有一天能把所有老物件匯集起來做一個展示,讓下一代也來領略曾經的農耕文化。”周樹春説,“我爭取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農耕用具都收齊,國外比如東南亞、俄羅斯等地的也盡可能收集一些。”
發現:史前農耕文化與玉文化交相輝映
專家們品鑒藏品 攝影 高福東
2016年,周樹春在北京組織舉辦“探索中國農耕文化,填補國內古代農業玉石工具展覽展示的空白”研討會。 2018年、2019年及2021年,他又先後三次在天津舉辦“弘揚農耕文化、傳承歷史記憶”農耕文明、農耕用具發展交流研討會。國務院參事劉志仁,國家農展館原館長王秀忠,原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郭大順,智庫專家李威等專家學者到會共同探討中華農耕文化的弘揚、傳承與保護。
郭大順説,農耕文化是幾千年中華文明的基石,中華農耕文化史就是一部以石質、玉質、木質、鐵質等農耕工具為主線的人類農耕文明。周樹春收集的農耕藏品,以新石器時代到遼金時代西遼河流域為主,年代基本連續,歷史價值較高。
劉志仁在研討會上表示,在他參觀過的與農業有關的展覽館中,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是迄今為止他看到的農業工具、農業機械最全的農業博物館。這裡展出的數百件珍貴農具文物,再現了神農創耒到現代化農業的歷史文化脈絡,展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輝煌農業發展史。
農耕文化植根於民間,發展於民間,養育豐厚了一代代華夏子孫的精神家園。很多中老年人在見到周樹春收藏的農耕器具時,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故鄉,回味起自己兒時的生活,感受到血脈相連的鄉土文化。而對青少年來説,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為他們提供了學習、鑒賞、弘揚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的一個基地。
隨著收集到的農耕用具越來越多,周樹春有了新的發現——眾多古代農具尤其是史前石制農具,有相當數量是由遼寧省的岫玉製成,成分是透閃石玉質。
據資料記載,從考古發現看,我國古人製造玉器可以追溯到60萬年前北京人用水晶、瑪瑙蛇紋石等材料打制舊石器的時期。到距今約8000年前的原始社會後期,古人已經開發出了多種多樣的玉制農具,玉鏟、玉斧、玉刀、玉鑿等農具非常普遍。
期待:希望更多人參與辦好博物館
為了進一步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産保護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全面提升社會力量興辦博物館的辦館品質,推動博物館事業整體發展,2021年8月26日,天津市人大、政協、文旅局、農學院多部門領導到天津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進行調研。
天津市人大原副主任、天津市農學會理事長張俊濱在調研時指出,以耕讀文明傳承為載體的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對於喚起人們對於傳統文化和民風民俗的記憶,增強文化自信,助力鄉村振興發揮了積極作用。
天津市文旅局文博處長閆風旭説,萬寶齋農耕博物館陳列物品多、涉及面廣、內容豐富,展現了幾千年來農耕文明的歷史文化成果,對於發掘傳承、保護利用、展示宣傳農耕文明成果,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天津農學院院長王延文則希望,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要深入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進一步做好農耕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將農耕文化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實現由招牌變品牌的轉化。
天津市社科院原院長、現任市政協文史委主任史瑞傑,天津市原農委主任、市政府副秘書長、現任市政協經濟委主任李森陽被周樹春20餘年來對農耕工具的執著和不惜一切經濟代價的投入精神所感動,多次參加研討、全力推動博物館建設工作。
遼寧省博物館鑒定部(國家文物進出境審核遼寧管理處)副研究員張鵬飛曾經全程參與紅山大案文物鑒定工作,他對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裏的藏品高度關注。
為了傳承農耕文化,周樹春四處奔波、潛心收藏,一路走來,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財力,他擔得起“最具社會責任感的收藏家”這個稱號。
周樹春表示,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希望企業家和更多社會力量一起和他辦好萬寶齋農耕文化博物館,積極參與博物館事業發展、豐富博物館門類、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源向文物文化領域聚集,不斷弘揚農耕文化、傳承歷史記憶,讓中華民族農耕文化活起來、動起來、展示出來,讓農耕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農耕文化,了解中國悠久燦爛的文明史。(文 張士龍 王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