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向綠圖強 勇毅前行
2022-01-04 12:47:27來源:遼寧日報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阜新:向綠圖強 勇毅前行_fororder_阜新1

綠意盎然的玉龍新城。 本組照片除署名外由阜新市委宣傳部提供

阜新:向綠圖強 勇毅前行

遊客在花海中“放飛”。

阜新:向綠圖強 勇毅前行_fororder_阜新2

阜新首家上市公司大金重工風電塔生産車間。 李冬岩 攝

阜新:向綠圖強 勇毅前行_fororder_阜新4

彰武縣巨龍湖,風車與藍天碧水相映成趣。

阜新:向綠圖強 勇毅前行_fororder_阜新3

工藝美術師在精心雕刻瑪瑙。

  核心提示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

  彈指一揮間,阜新經濟轉型走過不平凡的20年。回顧歷史,總結經驗,只為不忘來路、不改初心,汲取前行的不竭動力。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支持阜新創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示範市、能源綜合創新示範市”,為阜新轉型振興指明瞭方向,帶來了機遇。

  從“試點”到“示範”,經濟轉型的“考卷”將有更多“新題型”。阜新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加速推進綠色轉型,書寫向綠圖強的壯美畫卷。

  阜新,從頭越,啟新程。

  巧用資源 點燃新興産業之火

  陣痛過後,必有新生。

  經歷過枯竭之痛的阜新,更知資源的寶貴。既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優勢,又變廢為寶發掘新資源,創意十足的資源觀,印證了“不破不立”的思維方式,揭示了“陣痛”與“新生”的辯證關係,為轉型振興注入強大的創新驅動力。

  阜新有長達百年的煤炭採掘史,久而久之,在人們的思維定式中,煤炭與資源畫上了等號。當煤炭快速退出産業舞臺,之前缺少關注的螢石、瑪瑙、硅砂等資源,陸續走上前臺,大放異彩。

  2002年11月28日,在阜新市玉器廠舊址改建的瑪瑙寶石城開門營業,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瑪瑙交易市場。此後,這座城市連續舉辦16屆瑪瑙節,先後摘得“中國瑪瑙之都”“世界瑪瑙之都”的金字招牌。

  瑪瑙産業的蓬勃發展,讓遠走他鄉的玉器廠員工陸續回流。“1979年,我進廠當學徒,1992年南下深圳。看到家鄉瑪瑙産業日漸紅火,我又回來了。”楊克全在家鄉找到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成長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螢石,素有軟水晶、彩虹寶石等美名,古代夜明珠就是用螢石製作而成。與瑪瑙相比, 螢石硬度低,並不適合雕刻,但它卻有另一重身份:氟化工産業基礎原材料。

  阜新螢石資源豐富,是全國最早的氟化工發源地之一。上世紀90年代以後,氟化工産業逐漸沒落,阜新市化工研究所大量技術人員出走,三任所長也先後“東南飛”。

  走上轉型之路、積極尋找接續替代産業的阜新,再次把目光投向氟化工。2008年8月,遼寧阜新氟産業開發區破土動工,這是全省唯一的氟化工專業園區。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氟化工産業發展迅速,開發區連續多年實現50%以上的快速增長。産業興旺吸引各路人才奔赴阜新,當年出走的三任所長,也紛紛回到家鄉創業。

  轉型以來,地質勘探取得的突破,成為新興産業嶄露頭角的基石。

  煤層氣俗稱瓦斯,是煤炭行業“第一大殺手”。但它也有溫情的另一面,熱值與天然氣相當。2009年,阜新成為中國首個商業開發利用煤層氣的城市,“吃人老虎”走進千家萬戶,承擔起全市1/3的居民用氣。

  2009年,阜新勘查地熱資源,打了8口井,其中5口井經抽水試驗,水量、水溫、水質達到醫療價值濃度和礦泉水濃度,是罕見的“小蘇打泉”。2010年,溫泉新城破土動工。2年後,成為遼寧省服務業集聚區。4年後,成為遼寧省溫泉旅遊度假區。短短數年,崛起一座城。

  煤雖竭,城未衰。巧用資源,點燃新興産業的星星之火。

  追風逐日,新能源産業從無到有,成長為四個優勢産業之一;變廢為寶,新邱區把工業固廢煤矸石變成制磚、發電、造紙的寶貴資源,循環經濟揚帆遠航;點沙成金,彰武縣三大硅砂類主導産業齊頭並進,撐起縣域經濟的脊梁。

  綠色賦能  求取現代農業發展“真經”

  端起“新飯碗”,難;補環境之殤,難;培育新産業,難。轉型之初,面臨“三難”的嚴峻形勢。

  2000年,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城市特困群眾佔總人口的1/4,農村特困群眾佔總人口的1/2,城鄉雙重貧困的情況在全國也極為罕見。

  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一場繞不開、躲不過、必須堅決打贏的硬仗。

  突圍戰率先在黑土地打響。

  阜新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人均耕地面積居全省之首,是傳統農業大市。2002年,細河區四合鎮鹼巴拉荒村建成全市第一個下崗職工再就業基地。2002年至2004年,在礦工下崗最高峰的時候,城市近郊建起數十個“鹼巴拉荒式”農業示範園區。

  為了給各區發展現代農業提供騰挪施展的空間,2002年,阜新實施重大行政區劃改革,原細河區韓家店鎮、水泉鎮、長營子鎮分別移交海州區、太平區、新邱區管轄。

  在“一區帶一鎮”調整之後,阜新實施市中心、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城、新邱區“三位一體”城區發展規劃,構建“一核一軸兩區兩帶”空間發展佈局,積極構建城鄉一體化新格局。

  “有酒有肉,有油有奶,有布有革。”20年間,歷屆阜新市委、市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錨定目標不動搖,久久為功,綠色食品産業種類齊全、獨具特色。

  “剛開始,我覺得純屬瞎胡鬧,現在一看是走了正道兒。”趙鳳山當初強烈反對於寺鎮虎掌溝村黨支部書記姚鳳剛搞綠色食品,現在徹底服了:“有機比綠色貴,綠色又比普通貴。同樣一塊地,效益差好幾倍!”

  如今,虎掌溝村四成耕地種的是綠色食品,8個産品獲得農業農村部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産品認證,“佑安古鎮”系列産品依託電商暢銷全國……端起“綠飯碗”,吃上“生態飯”,虎掌溝村由貧困村搖身一變成了富裕村。

  虎掌溝村之變,是阜新農業由“大”變“強”的縮影。從2014年開始,200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帶及三年滾動計劃,為調整農業經濟結構、城鄉一體化打牢了産業根基。近年來,以産業化、規模化、綠色化、科技化、標準化為方向,打造全國重要的綠色食品基地。

  互換並地、縣鄉財稅制度改革、鄉鎮季度擂臺賽、飛地經濟……一系列高水準制度創新讓鄉鎮經濟活力迸發。

  清河門區河西鎮盛産煤炭,最多時有13家煤礦,煤炭佔全鎮經濟總量的七成以上,村民大多以煤炭業為生。隨著煤炭資源日益枯竭,煤礦數量逐年減少,直至歸零。為了擺脫礦竭鎮衰的命運,河西鎮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全鎮7個村個個有特色農産品,“清河阜”品牌系列農産品深受市場歡迎。

  由黑變綠的産業轉型,讓河西鎮躋身全國農業産業強鎮行列。

  無土栽培、大壟雙行、節水灌溉……綠色發展、智慧賦能讓農民眼前一亮,“靠天吃飯”的“老把式”沒人用了,“旱澇保收”的現代農業技術成了致富“真經”。

  行走在廣袤的田野上,最直觀的印像是“鐵桿莊稼”玉米的種植面積逐年減少,暖棚、養殖小區等精品農業、設施農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優質農産品進城,先進的産業化體系、經營管理理念“下鄉”,雙向互動讓城鄉發展同頻共振。

  伊利成為全市首個國家級綠色工廠,魯花致力於推廣高油酸花生新品種,正大打造種養結合的全産業鏈,小東北組建農業産業化聯合體……龍頭企業牽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積極參與,雙方靠服務和收益緊緊聯結在一起。

  轉型以來,實施“千村整潔、萬村美麗”行動,農村人居環境越來越美,農民生活越來越富足。于寺鎮官營子村建起花園小區,配套建設了幼兒園、托老所等,莊戶人過上了和城裏人一樣的日子。在哈爾套鎮富有村,家家住的是二層小樓,戶戶樓前“標配”兩棟大棚,村民足不出戶就能發展棚菜生産。村民苑玉茹喜滋滋地説:“住樓房,走水泥路,晚上有路燈,出門坐小轎車,這樣的日子真美啊!”

  創新驅動  拉開新舊動能轉換大幕

  “過去煤炭論噸賣,現在含氟精細化學品論斤賣!”在遼寧阜新氟産業開發區,經常能聽到這樣自豪的開場白。

  氟化工工藝複雜、技術門檻高、附加值高,在國際上被稱為“黃金産業”。從原料到成品劃分為10個中間體等級。開發區自2008年起步,一級一級攀登,多家企業實現由中間體到終端産品的跨越。

  技術突圍帶來成長突破。阜新有7家瞪羚企業,氟化工企業就佔了5席。

  轉型之初,工業和農業兩個高新技術園區先後開建,科技大街破土動工,拉開由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的序幕。

  頂住轉型陣痛,擺脫路徑依賴,創新驅動成就一批響噹噹的企業。

  20年前,萬達鑄業還是一個做窖井蓋的小作坊。歷經多次技改,已成長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産品被中國工業博物館永久收藏,載入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史冊。

  邁向高端,成就生機勃勃的産業園區。

  隨著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徐工集團(遼寧)環衛設備有限公司生産的高端除冰雪裝備銷售火爆。2021年4月,徐工集團宣佈加大投資力度,在阜新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建設高端除冰雪裝備産業基地,助力阜新成為國內冰雪産業重鎮。從零部件到高端成套設備,高新區産業升級走過壯麗的20年。

  1個國家級、4個省級、5個市級,“1+4+5”工業園區集群梯次分明,佈局合理。園區企業技術中心數量佔全市總數的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産值均佔全市的60%,蓬勃向上的工業園區成為轉型振興的強勁引擎。

  吃“科技飯”、走“創新路”,向産業鏈“微笑曲線”兩端攀升,是科技強市戰略一以貫之的路徑。

  轉型以來,阜新與中科院、北京理工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搭建各類創新平臺,組建産學研聯盟,有效促進了科技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從5戶發展到2020年的71戶。其中,瞪羚企業達到7家,雛鷹企業29家。2020年,高新技術産品産值是轉型初期的22倍,發明專利申請量是轉型前的74倍。

  生態優先  助推從“試點”到“示範”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轉型路向何方?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支持阜新創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示範市、能源綜合創新示範市”“推進遼西北防風治沙固土工程”“科學推進阜新海州礦等礦坑綜合治理”,阜新轉型迎來登高望遠的新時代。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之路,打生態牌,走綠色路,奮力實現從“試點城市”到“示範城市”的歷史性跨越,這是阜新圍繞創建“兩個示範市”給出的全新路徑。

  思路一變天地寬。

  創建能源綜合創新示範市,是創建轉型示範市的重要突破口。在推動綠色轉型的道路上,在新資源觀、新生態觀之下,荒漠化土地變成富礦,廢棄礦坑變成聚寶盆,“僵屍企業”涅槃重生。曾經沉重的發展包袱,變身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的寶貴資源。

  阜新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千百年來,風沙漫卷、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眾多。“十四五”期間,阜新將實施沙化治理生態工程,植樹擋沙、種草固沙、治水涵沙、光伏鎖沙,因地制宜、多策並舉,開發利用荒漠化土地。圍繞“雙碳”目標,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大力發展林草灌喬等碳匯項目,把大漠變成綠洲,把林草資源變成綠色銀行。

  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綠色發展的底色和成色更加閃亮,這是做大經濟增量的有效途徑,也是阜新富起來的底氣和信心。

  阜新地處北緯42°西風帶,屬於典型的Ⅱ類光照資源區。借助豐富的“風光”資源,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積極探索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的轉化路徑。

  阜新市50萬千瓦光伏平價上網基地項目充分整合廢棄礦山、採煤沉陷區、矸石山等閒置土地資源,採取“光伏+農業”“光伏+土地治理”等複合模式,在東至新邱區,西至清河門的百里礦區,探索出一條資源型城市的生態修復新路。

  面向未來,阜新將加快推進海州礦抽水蓄能電站、阜新百年國際賽道城建設,持續做好海州露天礦綜合治理,讓廢棄礦坑成為産業高地、商業寶地和休閒勝地,實現生態環境修復與城市經濟轉型同步發展。

  2021年12月14日,阜新市召開國有“僵屍企業”處置和公司制改革工作推進會議,拉開“僵屍企業”大排查、大摸底的序幕。

  在慣常的思維定式中,閒置資産是風險和負擔。然而,它也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機遇和優勢。與新建項目相比,激活閒置資産具有成本低、投資小、週期短、見效快等特點,是把存量變成增量的有效途徑。

  阜新創新建立閒置資産盤活機制,一企一策,全力攻堅。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是包裝、開發、利用閒置資産的重中之重,為中小型創新企業和創新團隊提供中試車間,以創新驅動盤活存量、充實增量、做大總量。

  方針既定,人才就是決定性因素。

  阜新創新建立決策諮詢論證機制,廣納群賢成立決策諮詢委員會。建立服務企業運行機制,成立企業家交流群,全力為企業排憂解難。把科技創新領域的揭榜挂帥機制移植到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上來,全面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變“要我幹”為“我要幹”。

  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轉型以來,阜新人民以其非凡的勇氣與智慧,走出歷史困境、夯實發展基礎、積蓄髮展勢能。站在新起點上,圍繞創建“兩個示範市”的目標,阜新將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久久為功的韌勁,舍我其誰的擔當,向綠圖強,勇毅前行。(遼寧日報記者 侯悅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