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焦中心工作 堅持人民至上 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人大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是依法履行代表職責的具體體現,也是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的一種有效形式。瀋陽市十六屆人大以來,市人大代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忠實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充分反映人民意願訴求,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聚焦當前各項重點工作和面臨的瓶頸短板問題,深入開展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共提出涉及瀋陽市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民生保障、法治建設等方面的議案31件,建議、批評和意見(以下簡稱建議)3748件,已全部辦復。
緊扣發展所需群眾所盼高品質提出議案建議
代表建議的品質直接影響建議辦理的效果。四年來,全體市人大代表廣泛聯繫人民群眾,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反映百姓呼聲,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提出了一件件高品質的議案建議,使涉及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的問題受到關注並得到解決,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為使代表高品質提出議案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各代表團、代表小組發揮合力,通過開展代表履職培訓、邀請代表列席會議、參加執法檢查、工作視察和專題調研等方式,以“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為載體,引導代表全面深入了解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匯集民意、集中民智,圍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打贏三大攻堅戰、做好“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治理能力等重點工作提出建議,使代表建議內容緊扣發展所需、群眾期盼,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市人大各專門委員會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組織引導代表提出高品質的議案建議。各代表團、代表小組和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部門共同把好代表建議的品質關,確保代表建議的合法性、規範性、群眾性、準確性和可行性。
創新督辦方式建議督辦取得實效
加強代表議案建議督辦工作,是增強代表履職實效、激發代表履職熱情的有力措施。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代表建議督辦工作,不斷創新督辦方式,高品質推進議案建議辦理工作。
本屆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創新代表建議督辦工作方式,採取重點督辦、現場督辦、聯合督辦、跟蹤督辦等多種方式,加強與承辦單位和代表的聯繫,對辦理難度大和代表對辦理結果不滿意的建議,進行重點推進,著重在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創新代表建議“雙答覆”方式,實現在當面答覆代表的同時,也答覆代表所在代表團,並建立了答覆承諾事項臺賬,對轉為二次辦理和跨年度辦理的建議進行跟蹤落實;創新利用“代表建議辦理平臺”對代表建議的提出、交辦、辦理、答覆、測評進行全過程跟蹤,提高議案建議辦理的信息化水準。
本屆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堅持把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作為保障代表依法履職的重要抓手,積極推動承辦單位把代表建議辦得更紮實、更到位,還注重發揮重點建議以點帶面的示範作用,精選了47件具有全局性、引領性和代表性的代表建議由主任會議組成人員重點督辦,採取會議督辦、專題詢問等方式進行全方位重點督辦,重點建議辦理取得紮實成效。
強化責任擔當 深入推進建議辦理
本屆以來,“一府一委兩院”高度重視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將其作為密切同人民群眾聯繫、為人民服務、受人民監督,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體現,突出問題導向、成果導向,全面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持續完善長效機制,促進辦理工作提質增效,助力推動新時代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實現新突破。
市政府 將建議辦理成果轉化為推動瀋陽振興發展的實際成效
代表建議凝聚著代表的智慧和心血。市政府將代表建議作為改進工作的“重要法寶”,與全市整體工作、長遠發展深度結合,認真採納、積極落實,努力將代表的真知灼見轉化為深化改革、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政策措施。如對於代表們提出的“加快新興産業發展”“支持科技創新”等建議,市政府認真研究吸納,聚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出臺“老原新”三年行動計劃,有力推進積體電路、機器人、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全市科技型企業突破1萬家。對於代表們提出的關於“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建議,市政府積極採納落實,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服務品質、生態品質和文化品質,建成47個城市書房、1070個“口袋公園”,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84%以上,建成區基本消滅黑臭水體,瀋陽榮獲國家衛生城市稱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對於代表們提出的關於“著力穩定就業”等加強社會治理方面的建議,市政府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重點打造舒心就業、幸福教育、健康瀋陽、品質養老四個民生品牌,分別制定行動計劃。
本屆政府共承辦人大議案4件。對於“加快盛京古城綜合保護利用”的議案,市政府高站位規劃,構建“兩橫兩縱一帶、多點多線”的功能佈局。目前,瀋陽故宮及周邊的文物得到全面修繕,文化價值逐步提升,瀋陽中街獲評“全國示範步行街”,盛京古城正在向著中華文化地標、古城復興典範、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邁進。對於解決“停車難”和“行車難”的議案,制定了緩解停車矛盾的實施方案,僅2021年就累計新增限時泊位4084個,維護停車泊位9.3萬個,強化城市微循環建設,5條地鐵線路加快建設,大堤路快速路建成通車。對於“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議案,建成區域養老服務中心277個、社區養老服務站945個,全面啟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試點工作。
四年來,市政府共承辦44件重點建議,一件一策,項目化落實。如對於市人大常委會連續三年重點督辦的“關於打造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良好法治環境的建議”,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出108項改革創新舉措,深化“一網通辦”改革,“一件事一次辦”達到全國一流水準,瀋陽市連續兩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的中國營商環境標杆城市。
針對涉及百姓“急難愁盼”的建議,市政府梳理形成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辦理清單,實行提級辦理、現場辦理、限時辦理等措施,切實解決民生之急、民生之難、民生之憂。截至目前,已有“關於解決老舊橋梁設施安全隱患”等169件民生類建議得到解決落實。
為辦理好代表日常通過“監督快線”平臺提出的意見建議,市政府成立工作專班,整合市民熱線12345人員力量,實行網上分類、轉辦、督辦、反饋,真正實現“一網到底”。四年來,“監督快線”平臺累計受理代表各類意見建議1594件,已辦復1553件,辦復率達97.4%,充分發揮了“監督快線”平臺接地氣和短平快的優勢。
市法院 強化審判職能 提升司法服務
四年來,市法院共辦理代表建議104件。其中涉及服務營商環境的建議9件、加強審判執行工作的建議52件、加強審判管理的建議15件、深化司法改革的建議3件、加強隊伍建設的建議9件、其他建議16件,全部按時限要求辦結並答覆代表,代表全部表示滿意。
市法院深入查找代表建議反映的深層次問題,認真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摸準問題導向,校準工作方向,從整體上、根本上改進加強工作,力求形成長效機制鞏固深化建議辦理效果。在辦理“關於加強知識産權審判工作”的重點督辦建議時,市法院出臺了《打造助力創新發展的知識産權審判品牌實施方案》,積極籌建瀋陽知識産權法庭,出臺知識産權司法保護白皮書,深化知識産權“三審合一”改革,建立知識産權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工作機制,構建多方聯動、多元解紛的知識産權保護體系。
在持續深化“關於打造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良好法治環境”建議辦理工作中,市法院開展了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開展涉市場主體案件超審限問題等“2+5+N”專項整治,掛牌督辦涉企重點案件515件,制定《加強審限管理解決拖延審判執行問題的規定》,堅決防止因案件審理執行時間過長“拖瘦”“拖垮”企業。開展涉市場主體執行案款發放不及時問題專項整治,共返還3166件7.35億元。全面整治損害法治化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建立問題臺賬,廣泛徵集意見建議和問題線索,嚴肅處理存在“冷硬橫推拖”等問題的人員。
市法院開展“辦事不用找關係、辦案不用找關係、反映問題不用找關係”等主題活動,集中出臺18項為企業辦實事措施,健全涉企“綠色通道”,建立主動退、網上退“一站式”快速退費機制,優化網上立案職能監管,設立聯繫法官服務窗口和網上預約專欄,完善走訪聯絡企業常態化機制,將111名法官對接222家企業,發送“惠企政策包”200余份。市區兩級法院先後召開65次企業家代表座談會,深入365家企業開展普法宣傳,幫助多家企業預防化解法律風險。
在加強溝通聯絡方面,市法院積極構建全面覆蓋、智慧高效、公開公正的監督平臺,為代表提供“一對一”服務,先後向代表推送法院動態346次,解決代表反映情況30件。市法院先後邀請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視察法院1100余人次,列席法院各項工作會議410人次,旁聽庭審、見證執行案件2830人次,切實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市檢察院 辦理代表建議 牽引激活檢察工作創新發展
四年來,市檢察院共收到代表建議10件,內容涉及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加強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和強化檢務公開等方面。市檢察院高度重視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樹立全局意識、提高工作標準,以履職擔當和精細操作將代表建議辦成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服務振興的精品工程,通過辦理代表建議牽引激活檢察工作創新發展。
針對代表高度關注的保障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工作,市檢察院啟動“保障服務民營企業行動年”“服務民營企業春季行動月”“檢察官牽手商協會”等系列活動,舉辦各類法律諮詢活動40余場,直接服務企業家和民企從業人員超千人次,解答各類法律問題100余條;在嚴厲打擊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犯罪的同時,加強對民營企業的平等保護,落實“少捕慎訴”理念,堅決避免“辦了一個案子,垮了一家企業”。
2019-2021年,市人大代表連續三年圍繞加強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提出建議。2019年,市檢察院全方位強化有關工作,以“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和水環境保護為主題開展專項監督,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年公益訴訟案件立案645件,並實現了行政公益訴訟起訴案件零的突破。2020年,市檢察院聚焦林業公益訴訟開展專項調研,實行“一體化”辦案模式,依託瀋陽公益訴訟檢察大數據平臺進行線索收集,在林業資源保護領域實現“挂圖作戰”,辦理立案涉林業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60余件,挽回被損毀生態公益林2100余畝。2021年,市檢察院將“河長+檢察長”機制建設納入全市檢察工作重點,多措並舉積極推進,共立案辦理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案件377件,佔公益訴訟辦案總數的近一半。
市檢察院連續三年全力辦理“關於打造民營經濟加快發展良好法治環境”的建議,打出護企安商“組合拳”。落實“少捕慎訴”理念,涉企案件不捕率和不訴率連續四年上升,四年來共為企業挽回和避免經濟損失40余億元。監督清理涉企“挂案”“積案”140余件,出臺工作舉措,嚴防以刑事手段介入民事經濟糾紛。建立涉企申訴案件辦理“綠色通道”,壓縮涉企民事案件辦理時限20%。服務做好“三篇大文章”,成立全省首家檢察機關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發佈涉知識産權風險檢察提示,推動解決知識産權類案件維權難、舉證難、週期長、成本高問題。(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唐心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