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類以上優良水體比例達55% ▶2021年瀋陽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創新高 以水為媒提升城市生態顏值
瀋陽市國省考斷面水質指數 及主要污染物年際變化
瀋陽市國省考斷面水質年際變化
2021年,全市20個省考以上斷面中,11個斷面達到優良水質,無劣五類水體,其中,國考優良斷面增加數量在全省排名第一。省考以上斷面累計水質指數同比改善8.66%,國考斷面水質指數同比改善8.88%,全省排名第三。地表水環境品質達到三類以上標準的優良水體比例達到55%,是2020年同期的3倍。2021年,瀋陽水環境品質達到歷史最好水準。
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劉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將水體達標作為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舉全市之力開展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強化組織協調、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制度體系,形成了全市上下水環境治理保護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水環境品質明顯改善,生態環境品質不斷提升,為瀋陽實現高品質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環境基礎。
規範化整治入河排污口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1年,瀋陽完成全市856個入河排污口調查溯源工作,對736個入河排污口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並推進落實,全年年度整治目標全面完成。
為深入開展入河排污口規範整治,市生態環境局牽頭,依託河湖長制工作體系,會同多部門同心協力,充分利用省生態環境廳打造的信息化排污口管理平臺,使用現代化監管手段,大力推進整治工作,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市河長制辦公室印發《入河排污口規範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作為全市入河排污口規範整治的指導性文件,為開展整治工作明確了目標、細化了責任。
二是邊幹邊學,探索總結工作經驗。學習借鑒長江入河排污口規範整治的先進經驗,並推廣結合到瀋陽市實際工作中。同時,積極探索總結瀋陽市入河排污口規範整治經驗,將好的經驗做法及時傳達到所有單位,使整治工作進入良性循環。
三是充分利用第三方技術單位,對整治工作進行監督。組織第三方技術單位通過現場踏勘、無人機近地航拍等手段,開展入河排污口巡查工作。對發現的排污口問題及時交辦至責任部門,並跟蹤督辦整治情況。
如今,全市所有入河排污口都已納入日常監管,對53個入河排污口進行了封堵取締,對78個存在超標排放的入河排污口進行了達標整治,對160個重點入河排污口按統一標準重新設立了標識牌。在遼河干支流上選取了20個典型排污口,設立了在線視頻監控、流量監控和水質監控設備,實時監控掌握重點排污口排水情況。
統籌謀劃 創新水環境管理工作體系
市政府建立水體達標周調度、日報告制度,主要領導和主管領導親自調度推進水體達標工作,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各地區各部門一把手靠前指揮,認真落實各自工作職責和承擔的工作任務,形成水污染防治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局面。制定發佈《瀋陽市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實施方案》《瀋陽市重點斷面達標攻堅實施方案》《瀋陽市污染防治“百日攻堅”工作方案》《水環境自動監測數據超標快速響應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制定任務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組織各地區和相關部門抓好落實。同時,實施“環境問題巡查整改”和“區域斷面水質綜合考核”兩大工作機制。聘請第三方專業團隊對巡查發現的問題即時交辦、限期整改,對整改情況進行重訪復查、催辦督辦、定期通報,累計整改各類水環境問題2200余處。對全市34條主要河流、72個斷面實施加密監測,每半個月對各區縣水環境品質進行考核排名,有效調動了各地區水環境治理工作的積極性。
精準施策 全面推進水體達標工程建設
在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19年以來,瀋陽累計完成46項水體達標重點工程,建成了南部污水處理廠二期、仙女河污水轉輸工程等重大項目,完成了6座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解決了全市污水收集處理瓶頸問題,為水體達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提升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方面,全市實施了21項污水收集處理補短板工程,啟動了8座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32項新建管渠、4項污水轉輸、91個雨污混接點位摘除等工程。
在推進黑臭水體整治方面,瀋陽全面實施建成區12個水體綜合徹底整治,實施運河水系提升改造工程,鞏固提升黑臭水體治理成果,成為全國首批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在加強生態建設方面,全市新增遼河干流瀋陽段封育面積42.9萬畝;完成生態補水2.4億立方米;劃定沿河畜禽禁養區1289.8平方公里,依法搬遷、關閉、整治養殖場戶286家;完成清理整治河湖“四亂”問題530處。
重點攻堅 多措並舉治理重污染河流
緊盯重點斷面進行攻堅。針對細河、北沙河、白塔堡河等重污染河段進行重點攻堅,細化落實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市生態環境局領導班子帶隊成立工作專班,對重點斷面實行駐區督辦、重點盯辦和督查督辦,保證各項措施逐一落實到位。
實施細河綜合整治。持續開展細河綜合整治,實施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轉輸工程、管網河道清淤、加強泵站管理等綜合舉措,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2020年實現消除劣五類目標,2021年達到優良水體標準,使細河甩掉了重污染的帽子,得到中央環保督察組的充分肯定和省委、省政府的表揚。
全面整治北沙河。蘇家屯區完成治污工程52處,組織開展“守望北沙河、美麗蘇家屯”志願者活動,協同上下游城市共同推進北沙河全面整治,北沙河東羊角斷面從劣五類水質提升到四類,北沙河聯防聯治被省生態環境廳作為流域治理示範工程在全省推廣。
下一步,瀋陽市將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機制,繼續瞄準短板弱項,強力解決影響水環境品質的主要問題,為實現“十四五”環境保護目標奠定堅實的環境基礎,讓沈城百姓對於“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優美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環/保/資/訊/
《瀋陽市水污染防治條例》完成修訂並頒布實施
水污染問題關係到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2020年起,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啟動《瀋陽市水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修訂工作。
2021年4月7日,《條例》經市政府常務會審議,並於2021年8月26日經瀋陽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條例》的頒布,體現了符合瀋陽地方實際的水環境污染防治法律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在完善地市級水污染防治領域法律法規方面,瀋陽市已走在全國前列。
《條例》共七章64條。《條例》明確提出,防治水污染應當以改善水環境品質為目標,堅持源頭治理、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體原則,並對水污染防治規劃與監督管理、飲用水源保護、生態用水保護、水污染防治措施和法律責任等內容作出了明確規定,進一步理清了水污染防治各相關方主體責任和有關行政權力事項,制訂或修改了相應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通過加強重點領域水污染聯合防治、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等主要手段,著力解決當前水環境治理工作中的突出問題,為保護和改善水環境品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制保障。《條例》的頒布和實施,也將為全面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向美麗中國、美麗瀋陽宏偉目標邁進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
建成運行13座小型水質自動監測站
河流水質監測是用標準的方法監視和檢測河流水體水環境品質和水生態健康水準的重要手段,是科學、精準實施水污染治理,推進水環境品質持續改善的重要基礎。
2021年,市生態環境局立足全面提升瀋陽市水環境品質監控預警能力,于年初在13個重點河流監控斷面,啟動實施遼河紅廟子等13座小型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項目,最大限度對地表水國家自動監測站點進行有效補充。9月底前,全面完成13座小型站基礎設施建設及設備安裝,11月中旬實現全部站點上線運行。
這13座小型水質自動監測站的監測參數包括常規水質參數(溫度、PH、濁度、溶解氧、電導率)和常規自動監測項目(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總氮),其中八家子河入河口斷面根據需要增加了氟化物監測指標。各站點正常運行後,可進行24小時不間斷水質監測,並通過無線數據傳輸到專有平臺進行數據展示,同時具有歷史數據統計和分析功能,可全天候監控各重點斷面水質變化情況。
13座小型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建成,填補了瀋陽市國、省控斷面水質實時監控的空白區域,實現了國、省、市三級重點地表水監控斷面的水質自動監控及同平臺查詢展示,標誌著瀋陽市河流水質自動監控體系初步形成,為實施精準管控、污染事故應急響應及溯源管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
引入第三方管控服務解決水污染防治難題
為破解水污染防治工作難題,解決水環境問題發現不及時、解決不及時、監督不到位等問題,瀋陽市採取政府購買第三方環境管控技術服務方式,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延伸環境管理的深度和廣度,全方位助力提升水污染防治工作。
據了解,瀋陽市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運用水污染防治第三方環境管控服務,實現了“三智一考”,即對重點水體現場巡查,實現智慧鎖源;對水體達標綜合分析,實現智慧研判;對水污染防治重點任務實現智慧匯總;對工作措施實時調度,實現評估考核。
通過第三方環境管控服務,補齊工作中的短板,強化工作的總體效率,有力促進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據統計,2021年,第三方共交辦、復核各類影響水體達標問題2310處,共完成2265處問題整改,整改率為98.05%,解決污水直排量約13.36萬噸/日。共形成階段性總結報告86期、分析專報22期,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8次,根據雙週加密監測數據實施區域斷面水質綜合考核23次,發送督辦函、水質惡化預警函30余份。(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邱菊 通訊員 姚亮、朱漢洋/文 主任記者李浩/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