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地秧歌領銜 非遺絕活兒唱主角
2022-01-26 11:23:44來源:遼寧日報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撫順:地秧歌領銜 非遺絕活兒唱主角_fororder_1

新賓秧歌演出現場。

撫順:地秧歌領銜 非遺絕活兒唱主角_fororder_2

滿族冰上龍舟。

  核心提示

  滿族旗袍與地秧歌登臺,滿族剪紙與滿族刺繡相遇,悠揚的歌聲、曼妙的舞姿、如花的笑靨,撫順紅旗村“村晚”上演了。與本溪小市一莊、朝陽北四家子鄉一樣,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紅旗村“村晚”也入選了文化和旅遊部2022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點。

  紅旗村黨支部書記王亞斌對記者説,別的地方 “村晚”一年一次,撫順紅旗村“村晚”月月舉辦,2016年至今已舉辦了205場。目前,在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組織下,紅旗村“村晚”已經錄製完成,春節期間,將在遼寧文化雲播出。

  當旗袍秀遇上書法

  隆冬時節,雖然冰天雪地,卻擋不住紅旗村村民參加“村晚”演出的熱情,撫順新賓紅旗村文化服務中心室內舞臺雖然簡陋,但歡快的舞蹈、優美的旋律洋溢著濃濃的年味,舞臺上都是熟悉的鄰居、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聲音,他們編演的節目格外親切。

  舞臺上十幾名鄉村“模特”穿著華美的滿族旗袍婀娜挺拔的身姿、邁著從容的模特步,在悠揚的樂曲中將魅力新賓的民俗文化展示得無比精彩,古老的赫圖阿拉城在優美的舞曲中更具神韻。

  旗袍隊隊長梁娥丫説,“新賓滿族刺繡”屬於滿族刺繡中的民間刺繡部分,是中國滿族刺繡文化與新賓地域特點完美結合、具有強烈地方特點的民間刺繡藝術。至今,在新賓各鄉鎮的特色村寨中仍有許多帶有滿繡的旗袍、帷幔、虎頭鞋、刺繡枕等老物件遺存。滿繡不僅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而且具有強烈的民族和地域特點。

  舞臺上滿族旗袍走秀和書法創作充分展示了非遺藝術的魅力。將旗袍走秀和書法魅力碰撞在一起,旗袍體現中國服飾和人體儀態之美,書法展現紙上線條的傳統藝術之美,表演和服飾相得益彰,構成了質樸剛健與優美典雅並存的文化精神,體現了新賓地域獨特的風土民情。

  每年能有半年時間在跳地秧歌

  紅旗村“村晚”內容十分豐富,充滿新賓地域元素、滿族民俗風情,除了歌曲、器樂、舞蹈等傳統節目形式,還包括快板、三句半、京劇、太極扇等。“村晚”節目都是村民自編自演。值得一提的是滿族旗袍、新賓地秧歌也在“村晚”上展示展演。

  紅旗村“村晚”由村裏統一安排,成立了舞蹈隊、旗袍隊、歌咏隊、快板隊、樂隊,隊長分別是黃忠輝、梁娥丫、李雲、貢志家、王永俊等。

  村民表演的舞蹈有著撫順地秧歌元素,舞蹈隊隊長黃忠輝説,有著400多年曆史的撫順地秧歌,是民族性、民間性及地域特色都極為濃厚的中華民族民間舞蹈形式,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清王朝建立統一政權後,東北地區較為安定,滿族人在原有民間舞蹈基礎上,不斷吸收其他民族民間舞蹈,逐漸形成了從表演形式到角色、裝扮、舞蹈動作都獨具特色的滿族秧歌。紅旗村舞蹈隊四五十人,每年能有半年時間在跳撫順地秧歌。

  滿族剪紙“鋪地兒”

  “村晚”節目中,還有滿族剪紙。新賓滿族剪紙有著200多年的傳承歷史,它以滿族薩滿文化和滿族民俗節日活動為底色,鄉土氣息濃烈,民族特點鮮明。它造型簡練,線條粗獷,朱白對比強烈,整體明快,概括性強。畫面流暢自如,拙中見巧,豐富恢宏。剪紙技法古樸自然,不描不畫,不打底稿,全憑一把剪子,剪隨心動,一氣呵成。畫面上還結合滿文,這種圖文並茂的剪紙造型,是新賓滿族剪紙的一大亮點。新賓滿族剪紙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王亞斌説,他們村裏的人幾乎家家都會剪紙。

  新賓的世界文化遺産清永陵和後金第一都城赫圖阿拉城皆位於永陵鎮內。撫順新賓紅旗村“村晚”是新賓推動鄉土文化、民俗文化資源傳承的結合點。在演出現場新賓縣文旅廣電局副局長陶傑介紹,新賓打造了永陵鎮赫圖阿拉城、木奇鎮大房子村、新賓鎮藍旗朝鮮族村等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活動。滿族冬捕節、滿族農莊過大年活動連續舉7屆,旗袍文化節、滿族冰嬉文化節連續舉辦3屆,各類節慶活動讓非遺文化活態傳承,重新煥發了生機活力,形成鮮活可感的獨特文化記憶。(遼寧日報記者 楊競 文並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