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疾控中心3月6日緊急健康提醒
2022-03-06 17:53:25來源:指尖瀋陽編輯:黃非責編:趙春曉

  一、目前國內多數地區新冠肺炎病例不斷激增,瀋陽市今日經主動排查發現2例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係外省來沈人員。請有同時空交集的相關人員立即主動向所在地疾控中心報告。

  1、3月4日15:00-5日24:00,沈河區宜必思酒店(沈河區惠工街205號)。

  2、3月4日,19:00-20:30,沈河區滿園菜館(瀋陽沈河區山東堡路37號)。

  3、3月5日,8:40-11:40,東北陶瓷城東鵬門店(大東區東站街道東北大馬路東望街18號)。

  4、3月5日,11:40-15:30,陶瓷城東陶園骨頭館(大東區觀泉路50-6號11門)。

  5、3月5日,15:30-16:02,大東區龍湖小區“1986美發工廠” (大東區東望街20-16號3門)。

  二、現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汪清縣、延吉市,吉林市豐滿區、昌邑區,遼源市西安區,長春市九台區、長春新區納入重點管控。

  三、目前正值各地復工復産複學,人員流動頻繁,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外防輸入壓力較大,堅決管控風險隱患仍為目前當務之急。為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壓實“四方責任”,嚴密防範疫情輸入風險,保障沈城市民的生命健康,瀋陽市疾控中心緊急提醒廣大市民朋友:

  1、重點管控地區來(返)沈人員一律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隔離期限至來(返)沈後滿14天,期間進行2次核酸檢測,並在來(返)沈前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村屯)、單位和酒店報備,嚴格遵守當地社區的疫情防控政策。

  2、重點關注地區來(返)沈人員需進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並主動向居住地所在社區(村屯)、單位和酒店報備,嚴格遵守當地社區的重點關注地區疫情防控政策,非必要不出門,居家監測開始前和居家監測結束時分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3、省內外來(返)沈人員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抵沈後主動向社區(村屯)、單位和酒店報備,24小時內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並做好後續健康監測。尚未來(返)沈人員要在抵沈前3天內報備,近期有涉疫地旅居史的市民返沈後,必須主動向社區報備並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核酸檢測及相關疫情防控措施。

  4、“三站一場”抓好疫情防控,嚴守疫情防控安全防線。科學合理設置卡口,加強充實人員力量,嚴格執行登記、測溫、查驗“雙碼”和核酸報告等防控要求,嚴格執行最新防控政策要求,科學規範佩戴口罩,穿好防護服,加強工作場所環境消殺和衛生清潔工作,堅決守住外防輸入第一道關口,嚴格落實常態化、長效化管理措施,確保旅客出行安全。

  5、截至目前國內多個省份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吉林、青島等多地出現校園疫情。各地各類學校及教學機構應織牢疫情防控網,壓實責任,加大對師生員工行程及健康狀況排查力度,如有異常或發現密接、次密接情況立即向所在社區和單位報告,按要求落實防控措施。師生員工積極配合學校各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師生抵沈後認真執行核酸檢測和14天自我健康監測等防疫措施,規範佩戴口罩,注意手衛生,減少直接觸摸公共物品,常通風、不扎堆、不聚集、不聚餐、不聚會。

  6、近期國內多地出現本土疫情,請廣大市民朋友務必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減少外出活動,嚴格限制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區縣,非必要不去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級市的其他區縣;到過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的、與陽性感染者行蹤軌跡有過同時空、同軌跡交集,特別是同時間去過相同地點或乘坐過同航班同車次來(返)沈人員必須立刻主動向主管部門、社區(村)、單位和酒店報備,減少社會活動,按照屬地安排,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疫情防控措施,做到應報盡報、應檢盡檢,確保不漏一人。

  7、請廣大市民朋友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積極配合流調排查工作,對虛報、瞞報行程史和旅居史,造成疫情傳播擴散的,將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瀋陽市區(縣)疾控中心聯繫電話:

  瀋陽市疾控中心 024-95120

  和平區疾控中心 024-23508585

  沈河區疾控中心 024-24802005

  皇姑區疾控中心 024-86230946

  大東區疾控中心 024-24312358

  鐵西區疾控中心 024-25850913

  渾南區疾控中心 024-24825287

  于洪區疾控中心 024-67981241

  蘇家屯區疾控中心 024-29816277

  沈北新區疾控中心 024-89862233

  遼中區疾控中心 024-87805244

  新民市疾控中心 024-87514666

  法庫縣疾控中心 024-87123543

  康平縣疾控中心 024-87344727

  (指尖瀋陽、沈報全媒體記者 唐子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