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以高品質開局邁向“萬億GDP城市”
2022-03-09 09:58:18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巍責編:馮薇薇

  原標題:項目建設發力 産業規模壯大 營商環境升級 大連以高品質開局邁向“萬億GDP城市”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大連萬億1

2月28日,大船集團打造的全球首艘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原油船成功交付。 大船集團供圖

  核心提示

  時不我待,踔厲奮發。作為實現三年挺進“萬億GDP城市”目標的起步之年,新年伊始,大連市就以近年來不多見的速度、力度、強度吹響高品質發展的集結號。

  1月14日,大連市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開工;2月7日,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千人大會;2月8日,長興島恒力聚酯科技産業園開工建設;2月15日,召開今年以來規模最大、2000余人參加的全市基層社會治理大會……接二連三的全市性大動作,旗幟鮮明地向全社會傳遞大連市委、市政府確保如期交出“萬億GDP”答卷的堅定決心。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大連市一系列強化頂層設計,著力破解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問題的操作,為實現高品質開局奠定了基礎。

  今年前兩個月,大連市開復工項目數量及投資規模均創近年新高;全市固定資産投資預計同比增長4.4%;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同比增長8.2%;全市省外實際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8.1%;預計實際到位外資同比增長82.3%。

  搶先抓早 謀劃推進項目力度空前

  2022年伊始,從不捨晝夜衝刺收官的大連梭魚灣足球場、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到開年即開工建設的大連英歌石科學城、智慧製造産業園;從打造先進裝備製造新高地到發展數字經濟新藍海,搶先抓早,項目建設熱氣騰騰開新局的場景正在大連生動呈現!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大連萬億2

恒力石化技術人員全神貫注投入工作中。孫鵬偉 攝

  發展之要,項目為王。緊扣三年挺進“萬億GDP城市”的目標,大連明確實現路徑:拿項目説話,用成果交賬。全市各地區聚焦聚力推動重大項目早簽約、早落地、早見效,迅速掀起重大項目簽約、開工潮,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氛圍空前濃厚。

  截至2月底,大連市共開復工500萬元以上項目569個、同比增長1.5倍;總投資5174億元、同比增長96%,開復工項目數量及投資規模均創近年新高。

  其中,舉全市之力高水準規劃建設的英歌石科學城項目,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策源中心,是提升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水準的重要抓手,是引領大連實現創新能級、産業能級、城市能級躍升發展的重要平臺,是推動大連“兩先區”建設的重要增長極。

  總投資260億元的恒力260萬噸/年功能性聚酯和1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項目正式開工,意味著大連落實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深度開發“原字號”的又一重要舉措落地,該項目也是遼寧省建設“世界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産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工建設的渤海大道南北段連接線等四項交通重點工程,將暢通城市交通微循環,提升路網運行效率,同時實現渤海大道與大連現代農業産業中心等重大項目無縫銜接,有力助推金普新區産業快速發展。

  不僅抓簽約、抓開工,大連市還按照“全力以赴擴增量、保存量、提品質”的思路和“比進度、拼強度、看深度”的原則,對標先進,自加壓力,確定了2022年全市“謀劃推進各類重大項目4000個、總投資3萬億元”的目標任務。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大連萬億3

居民在家門口的社區政務服務驛站享受便捷政務服務。記者 王榮琦 攝

  大連市委、市政府專門制定《大連市振興發展“十個新突破、三年過萬億”行動方案》《大連市推進經濟穩增長工作方案》《大連市推進項目謀劃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各地區、各部門工作責任,形成書記季調度、市長月調度、分管副市長每半月調度、行業主管部門隨時調度的四級調度機制,以及定期分析報告、問題協調解決等具體工作舉措,切實從制度層面強化經濟運行分析調度工作和項目建設高效能推進。

  今年前兩個月,大連市固定資産投資預計同比增長4.4%;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實現665億元、同比增長8.2%;全市實現省外實際到位資金314.4億元,同比增長18.1%;預計實際到位外資2.37億美元,同比增長82.3%。

  多點破題 提升産業能級夯實硬實力

  GDP過萬億,産業為根。今年眾多實體企業的“開門紅”,真切反映出大連市在錘鍊夯實産業硬實力、紮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上所下的功夫。

  推動“老字號”産業數字化蝶變,“原字號”産業全鏈條延伸,“新字號”産業梯次化培育的具體實踐,正不斷拓展經濟增長新空間,快速做大經濟規模。

  2月28日,中遠海運能源“遠瑞洋”輪舉行交接船儀式。該輪是大船集團為中遠海運量身打造的全球首艘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原油船。依託本項目,大船集團突破了LNG低溫C型儲罐自主設計、高精度建造、罐體組立裝配和試驗技術,並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産權。同時,建造過程中對於耐蝕鋼的切割、焊接、裝配、檢驗等眾多工程應用難點實現了自主攻關,形成我國完整的船用耐蝕鋼批量生産及工程應用技術體系,提升高端船用鋼的國際競爭力。

  石化産業是大連市體量最大的工業板塊,也是深度開發“原字號”的主陣地。大連市以此作為實現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牛鼻子”,率先破題起勢。圍繞強龍頭、補鏈條、建集群、深挖産業鏈增值潛力,加快發展下游精細化工産業,全力打造石化“黃金産業鏈”。

  大窯灣海岸、金普新區大孤山化工園區裏,合同訂單紛至遝來,讓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應接不暇,60萬噸多功能聚酯瓶片生産線正滿負荷運轉。該生産線是大連市加速推進芳烴産業鏈建設的新落點,高附加值的多功能聚酯瓶片産品實現讓更多經濟效益、經營利潤留在大連。

  由逸盛大化多功能聚酯瓶片項目發端,大連市形成煉油—對二甲苯—精對苯二甲酸—聚酯切片的芳烴産業鏈,精細化工産業鏈價值鏈實現雙向突破。

  精細化工産業的突破還不僅於此,大連長興島恒力聚酯科技産業園2月8日開工,一期項目重點建設260萬噸/年功能性聚酯、1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相關配套工程;45萬噸/年可降解塑膠項目已在長興島開工建設。

  通過打通從“石油到精細化工”“從一桶油到一根絲”的黃金鏈條,大連石化産業內部結構正在不斷優化,“油頭大、化身短、化尾小”有了明顯改善。目前,在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領域,大連市形成了催化劑、特種氣體、核用硼材、手性化學品、高端醫藥中間體、電子化學品、儲能材料、膜材料等優勢産業。

  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促進全市工業經濟較快增長。從重點監測的200戶企業情況看,1月份大連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産值73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7%。其中,石化企業實現産值320億元,增長21%;裝備製造企業實現産值160億元,增長7%。

  聚力攻堅 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再升級

  營商環境是衡量城市吸引力和市場活力的尺規。2月7日,春節後上班的第一天,大連市組織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千人大會,確立把打造更優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部署實施未來三年營商環境升級行動方案。

  會上,釋放出堅持問題導向,以壯士斷腕的魄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的強烈信號,全面吹響營商環境建設再出發、再升級的衝鋒號。

  出臺實施的《大連市營商環境升級行動方案(2022-2024年)》,明確提出了75條223項具體攻堅舉措,其中具有大連特色的創新舉措為46項,將全面優化提升政務服務、開辦企業等18項營商環境評價指標水準。

  根據“第一年進入全國營商環境總體評價優異檔、第二年實現東北第一、第三年進入全國前列”“打造市場主體獲得感最強的城市”的目標,大連市各地區、各領域、各部門聞令而動,迅速抓落實,努力讓市場主體真切感受到辦事服務的“速度”、市場化水準的“高度”、有為政府的“力度”和惠企政策的“溫度”。

  大連市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改革升級版于2月28日正式投入運行。站在用戶體驗角度,分別設置了通辦綜合窗口、企業開辦綜合窗口、工程建設項目並聯審批綜合窗口,涵蓋了36個部門的1047個事項,提高了審批事項集成度和共享度,使企業群眾辦事更方便、更高效。

  3月1日,浮光(大連)商貿有限公司成為金普新區創新推出的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新辦企業大禮包”的首個受益者,零成本拿到營業執照正副本及法定名稱章、合同專用章、發票專用章、財務專用章、法定代表人章五枚印章,外加投資指南、惠企政策、人才供給和政策、首貸中心金融服務、工程項目審批手續等相關政策材料。

  變“企業問我”為“服務上門”,大連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部門近日主動到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查看治污設施、自動監測設備聯網運行等情況,幫助企業梳理出可能出現的環境隱患及問題,並提出改進意見。

  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同樣是城市發展至關重要的環境軟實力,直接影響城市發展預期,決定全面振興成色。2月15日,大連市召開今年以來規模最大、2000余人參加的全市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會議,明確將以革命性、系統性、創新性舉措,切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使其成為實現振興發展新突破、如期挺進“萬億GDP城市”的“強基石”。

  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讓大連成為創新創業的沃土。截至1月末,大連市累計實有市場主體85.07萬戶,同比增長7.78%。其中,新登記市場主體數量同比增長48.8%。

  春風浩蕩,千帆競發。此刻大連,滿城聯動,萬億之路正以奮進之姿開啟,乘風破浪,加速遠航!(遼寧日報記者 呂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