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劉奇凡:堅定歷史自信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2022-04-10 15:26:42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編輯:黃非責編:趙春曉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在於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中國共産黨人的歷史自信,既是對奮鬥成就的自信,也是對奮鬥精神的自信。從百年黨史中汲取自信的力量,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底氣、骨氣,是事關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的重大問題。紀檢監察機關是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專門力量,必須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始終堅定歷史自信,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自覺做到忠誠無我、乾淨無私、擔當無畏,堅持不懈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強化政治監督確保新的趕考之路上步調一致

  歷史自信首先是對黨的領導的自信。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保證。百年來,中國從封閉落後邁向開放進步,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最根本的就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撫今追昔,我們對黨團結帶領人民在新的征程上奪取新的偉大勝利充滿自信。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專責機關,必須聚焦“國之大者”牢牢扛起政治監督職責,督促廣大黨員幹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沿著黨中央指明的政治方向、確定的前進路線,步調一致、勇毅前行。

  強化理論武裝提高政治“三力”。理論自信是引領,理論上清醒才能確保政治上堅定。必須持之以恒加強科學理論武裝,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蘊含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牢牢把握黨中央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方針、重要原則、重點任務的政治內涵,經常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切實增強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

  聚焦“國之大者”提升監督格局。紀檢監察機關要時刻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圍繞中心大局,強化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緊扣迎接和開好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聚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建立政治監督臺賬,強化督賬、對賬、銷賬,確保執行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聚焦“三新一高”等重大戰略,聚焦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共同富裕、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等重點任務,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堅決防範和糾正違背新發展理念、不顧地方實際等問題;聚焦集中換屆年,嚴把換屆人選政治關、廉潔關,加強換屆紀律風氣監督,確保換屆風清氣正,助推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嚴明政治紀律嚴防“七個有之”。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黨最根本、最重要的紀律,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始終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挺在前面,緊盯“關鍵少數”,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堅決糾正自由主義、本位主義、保護主義,對在黨內搞政治團夥、小圈子、利益集團的毫不手軟。堅持線索研判首先從政治視角去分析把握,查辦案件首先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查起,嚴防“七個有之”,推動講誠信、守規矩、守紀律成為黨員幹部的自覺行動。

  勇於善於鬥爭掃除新的趕考之路上各種障礙

  堅持敢於鬥爭是黨百年奮鬥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也是黨的歷史自信所在。敢於鬥爭、善戰能勝,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是我們賡續傳承的制勝法寶。可以説,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實質上就是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始終不渝的探索史、鬥爭史,這是我們賴以自豪和自信的歷史事實。紀檢監察幹部是黨和人民的衛士、戰士,鬥爭精神是最鮮明的政治品格。面對反腐敗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政治鬥爭,必鬚髮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爭精神,義無反顧、決戰決勝,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堅決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

  在清醒認識反腐敗鬥爭形勢中堅定鬥爭意志。當前,腐敗和反腐敗較量還在激烈進行,並呈現出一些新的階段性特徵。必須保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堅定,保持正風肅紀、反腐懲惡的戰略定力,強化問題就在身邊、鬥爭就在眼前的意識,牢牢把握嚴的主基調,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永遠吹衝鋒號,始終保持紀檢監察幹部敢於鬥爭的風骨、氣節、膽魄,保持反對和懲治腐敗的壓倒性力量常在。

  在聚焦解決主要矛盾突出問題中加強鬥爭歷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既需要全方位用勁,也需要重點發力。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在全面抓好紀檢監察各項工作的同時,對反映強烈、矛盾突出的領域和問題,精準整治、靶向施治,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躍升。緊盯金融、政法、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嚴查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斬斷權力與資本勾連紐帶,堅決清除阻礙振興發展的腐敗毒瘤和作風頑疾。對遼寧來説,要著眼提高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兩個滿意度,一方面推動打好凈化基層政治生態“組合拳”,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著力打贏全面推行陽光“三務”主動戰、推動信訪減量退位攻堅戰、“微腐敗”大清掃殲滅戰,強化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推動基層政治生態全面凈化;另一方面開展營商環境監督攻堅年行動,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遼寧振興的重要指示要求,緊盯政府誠信、權力運用、仲介機構、幹部狀態等問題,深挖破壞營商環境背後的腐敗、作風和失職失責問題,積極營造有序有效、紀法昌明、充滿活力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

  在準確把握政策策略中增長鬥爭本領。紀檢監察工作是嚴肅的政治工作,堅持實事求是,把握政策策略,促進紀法情理貫通融合,是紀檢監察工作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方法。深化運用“四種形態”,把準政策、講求策略,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既有“霹靂手段”,又有“菩薩心腸”;既講依規依紀依法,又講思想政治工作;既講除惡務本,又講樹德務滋;既讓違紀違法者受到應有處理,又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鼓勵改革創新、寬容工作失誤,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

  不懈自我革命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提供保障

  自我革命的決心和底氣源於歷史自信。百年來,黨始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敢於正視問題、克服缺點,勇於刮骨療毒、去腐生肌。勇於自我革命是黨的強大歷史自信使然,也是確保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跳出治亂興衰歷史週期率的重要原因。踏上新的趕考之路,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戰略思想,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涵養歷史思維,從黨的百年奮鬥史中更加深刻認識紀檢監察工作的初心使命,更加深刻把握紀檢監察機關在推進自我革命、促進社會革命中的功能、價值、定位,更加深刻體悟紀檢監察幹部發揚好傳統、建功新時代的使命擔當,不斷深化規律性認識和實踐自覺。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專責機關,紀檢監察機關特別要勇於檢視自我、凈化自我、提升自我,保持好隊伍純潔、經受住風浪考驗,不斷提高自身免疫力,成為遵紀守法的標杆,始終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強化警覺自覺。紀檢監察權是“治權之權”,紀檢監察幹部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圍獵”的重點對象。必須時刻保持“趕考”的清醒,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始終做到心存敬畏、謙虛謹慎,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時刻牢記紀檢監察機關的權威來自黨中央的權威,手中的權力姓“公”,堅持組織授權、堅守組織原則,自覺做到公道公平公正用權、廉潔乾淨規範用權,做遵紀守法的標杆。

  強化練兵練將。堅持練管一體,加大練兵力度,在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中推動規範化、法治化、正規化,打造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紀檢監察鐵軍。強化能力建設,堅持邊學習、邊調研、邊工作、邊總結,加強調查研究,抓好成果運用。今年以來,遼寧省紀委監委制定出臺練兵練將“1+3”文件,組織“精兵強將大講堂”,通過理論教學、研討互學、模擬演練、參與實戰等方式,著力在實踐摔打中練出忠誠、練出能力、練出過硬紀律作風。

  強化嚴管嚴治。作為監督別人的人、執紀執法的人,必須帶頭自身正、自身硬。堅持守土有責、帶隊有方,既管思想又管行為,認真對照黨章、紀委工作條例及監察法、監察法實施條例等制度,明確權力邊界,完善內控機制,在行使權力上慎之又慎,在自我約束上嚴之又嚴,自覺同隊伍中政治動搖、放棄原則、作風不正、清廉失守的人和事作鬥爭。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始終保持對腐敗的壓倒性力量常在、強大勢能常在,堅決防止“燈下黑”,以實際行動回答好誰來監督紀委監委、誰來監督“治權之權”的社會關切、時代之問,確保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