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高校孔子學院“花開”海外③ | 大連理工大學“白大孔院”擔使命促合作 10年間白俄羅斯學員數增長39倍
2022-04-15 17:59: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遼寧高校孔子學院“花開”海外③ | 大連理工大學“白大孔院”擔使命促合作 10年間白俄羅斯學員數增長39倍_fororder_圖片81

中白雙方線上召開孔子學院理事會 供圖 大連理工大學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楊薇):作為白俄羅斯第一所孔子學院,大連理工大學與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共建的白俄羅斯國立大學共和國漢學孔子學院(以下簡稱“白大孔院”)從建設到發展都得到了中白兩國政府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

  近日,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專訪大連理工大學相關負責人,獲悉2021年“白大孔院”招收3407名註冊學員,總課時數高達37322小時。

  可以説,“白大孔院”不僅承擔了漢語推廣和中國文化傳播的使命,在白俄羅斯漢學家隊伍建設以及中白經濟、貿易、外交領域合作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強強聯合 打造“中外高等學校校際合作”模式

遼寧高校孔子學院“花開”海外③ | 大連理工大學“白大孔院”擔使命促合作 10年間白俄羅斯學員數增長39倍_fororder_圖片82

雙方校長簽署理事會決議 供圖 大連理工大學

  “白大孔院”成立於2006年7月5日,是白俄羅斯第一所孔子學院,設有4個孔子課堂以及6個教學點,現有27名中國籍教師和26名白俄羅斯籍教師。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劉素玲為中方院長。

  “白大孔院”始終以培養白俄羅斯中文人才,增進白俄羅斯人民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了解,發展中白兩國友好關係為辦學目標,通過中白雙方高校間的強強聯合,致力於打造“中外高等學校校際合作”模式。

遼寧高校孔子學院“花開”海外③ | 大連理工大學“白大孔院”擔使命促合作 10年間白俄羅斯學員數增長39倍_fororder_圖片83

孔子學院青少年來華參加語言訓練營 供圖 大連理工大學

  “白大孔院”不僅在教學領域極具規模,更在文化活動方面影響著白俄羅斯民眾。2021年,1.2萬白俄羅斯人參加了“白大孔院”組織的文化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種類多樣,既包括演出類的孔子學院日、新春晚會和中秋晚會,也包括競賽類的硬筆書法大賽、漢語辯論賽、漢語文學翻譯競賽,深受孔院學員和白俄羅斯民眾的喜愛。

  站位高影響大 成為白俄羅斯“共和國”孔院

遼寧高校孔子學院“花開”海外③ | 大連理工大學“白大孔院”擔使命促合作 10年間白俄羅斯學員數增長39倍_fororder_圖片84

孔子學院青少年來華參加語言訓練營 供圖 大連理工大學

       從成立之日起,“白大孔院”不僅以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己任,還在促進白俄羅斯漢學家隊伍建設,以及中白經濟、貿易、外交領域合作方面肩負重要使命。2011年“白大孔院”被評為全球先進孔院。

  2018年至今,“白大孔院”已為白俄羅斯中小學本土培養漢語教師102名。而參加“白大孔院”中文培訓班的學員數量也從2011年的87人增長到3407人,10年增長了39倍。

  原駐華大使任院長 積極推廣中國語言文化傳播和交流

遼寧高校孔子學院“花開”海外③ | 大連理工大學“白大孔院”擔使命促合作 10年間白俄羅斯學員數增長39倍_fororder_圖片85 

白方院長托濟克·阿納托利 供圖 大連理工大學

  “白大孔院”白方院長托濟克·阿納托利教授曾任白俄羅斯駐華大使,是白俄羅斯共和國前副總理。

  深耕孔子學院事業多年的托濟克·阿納托利教授積極推進白俄羅斯共和國漢語教學及孔子學院體系建設。在他的倡議下,白俄羅斯中小學從2005年開展了漢語教學。

遼寧高校孔子學院“花開”海外③ | 大連理工大學“白大孔院”擔使命促合作 10年間白俄羅斯學員數增長39倍_fororder_圖片86 

孔院歐洲聯席會議參會者在“巨石工業園”合影 供圖 大連理工大學

  如今“白大孔院”逐漸成為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科學家、政治家和企業家對話的平臺,成為 “一帶一路”倡議的權威科學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的標誌性項目“中國-白俄羅斯巨石工業園”就是在托濟克·阿納托利教授的積極推動下建設起來的。

  在國際中文教育新形勢下,“白大孔院”與時俱進,將發展聚焦于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資企業的發展培養輸送複合型中文人才、打造中白雙邊各領域合作的共享平臺,擔當兩國政府、企業、高校的交流媒介,為白俄羅斯國際中文教育未來發展提供後方保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