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去春來 全力以“復” | 瀋陽市商務局惠企幫企 助推企業復工復産邁大步
2022-05-06 19:22:3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馮薇薇

  開欄語:這是一段特殊的時期,也是值得被記錄的時刻。為打贏打好疫情防控收官戰,遼寧各市陸續吹響了復工復産、復商復市的集結號,助力加快暢通産業循環、市場循環和經濟社會循環,加快恢復和壯大振興動能。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推出“‘疫’去春來 全力以復”——遼寧省商貿流通領域復商復市系列報道,展示在疫情防控不鬆懈的前提下,遼寧商貿流通領域如何復産復工復市,讓城市重新找回“煙火氣”。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瀋陽市本次復工復産調研的企業有1909家,現復工復産佔比90.5%。其中復工率達到100%的企業1174家,佔比61.5%;復工率達到80%-100%的企業363家,佔比19%;復工率達到50%-80%的企業143家,佔比7.5%;復工率在50%以下的48家,佔比2.5%。”

  近日,瀋陽市商務局發佈了一組復工復産調研數據。數據表明,在市商務局的努力下,瀋陽市企業正大跨步地進行復工復産。為推動企業復工復産,市商務局推出惠企政策、對企業進行幫扶指導、為企業排憂解難。

  惠企政策直通到位 

  瀋陽市商務局組建工作專班建立市區聯動的重點外貿企業聯繫機制,將遼寧省商務廳發佈的外貿政策包、瀋陽市整理完善的支持企業紓困解難主要政策摘錄(外貿企業適用)通過局官網專欄、微信群、電話溝通等方式,“雲送達”至各相關企業,多措並舉,積極宣傳復工復産政策,使企業了解政策、熟悉政策、享受政策。

  瀋陽市商務局對全市外貿企業的復工復産情況做到日調研,實時對企業復工復産情況進行掌握,對重點企業主動進行電話問詢,解決企業實際困難。

  幫扶企業工作到位

  瀋陽市商務局加強部門協同,實行聯合服務,幫助復工企業解決用工、原材料供應、流動資金、物流運輸、市場銷售、防控物資保障等問題。

  市區聯動,共同發力為企業提供靠前服務。和平區商務局抓緊組織力量,籌措專項扶持資金2400余萬元,後續將陸續組織發放;鐵西區商務局全力解決進口貨物滯留丹東港無法提貨的困難問題;沈北新區商務局保證外資企業外籍人士《邀請核實單》的順暢辦理,協助13家企業辦理40人次入境邀請核實;自貿區瀋陽片區對接域內金融機構梳理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服務産品,提升疫情防控期間金融保障能力;渾南區商務局建立企業復工復産幫扶機制,對外貿企業復工復産情況進行摸查匯總,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積極協助企業順利完成復工復産。

  疫情防控指導到位

  市防指相關通告印發後,瀋陽市商務局印製了《新冠疫情防控“四件套”》《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指南》《餐廳(館)疫情防控指南》《住宿業疫情防控指南》等防疫宣傳海報共50000份,分發各區、縣(市)在各市場主體張貼。

  瀋陽市商務局製作了《瀋陽市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疫情防控指南》30條、《餐飲服務單位疫情防控技術指南》20條“一圖讀懂”電子版宣傳畫,進行廣泛宣傳;“五一”前,又將兩個指南“一圖讀懂”電子版印製成宣傳海報30000份,于節前分發各地區,在商貿、餐飲企業進行張貼。

  在組建黨員抗疫先鋒突擊隊支援全市防疫的基礎上,瀋陽市商務局從嚴從緊從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防控制度,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在遵守防疫政策、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瀋陽市商務局要求企業對運輸車輛進入園區設置專用路線與固定場所,並安排固定人員進行接收、裝卸、貯存、拆封、消毒等,對司乘人員實行鐵桶式閉環管理,助力企業復工復産。

  助力企業解決用工難題

  沈北新區針對本區內勞動密集型外貿企業較多、用工需求較大,尤其是疫情期間“用工難”問題,聯合區人社局(人才辦)成立了沈北企業就業保障聯盟工作群。

  除此之外,沈北新區還為疫情之後的復工復産推出了線上直播帶崗活動,採用直播的方式為瀋陽華康新新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解決用工問題。渾南區協調解決瓦克華臨時封閉員工的酒店住宿問題,在保障員工安全的基礎上保證了企業生産。

  助力企業解決金融問題

  瀋陽市商務局收集和整理外貿企業金融融資需求,匯總8個區縣的15條金融需求信息,已報市級金融部門;匯總5個區縣的10家外貿企業在進出口業務方向的金融融資需求,已報送省商務廳,擬開展銀企對接,及時為企業緩解現金流不足的壓力。

  為應對疫情影響,更直接緩解企業壓力,瀋陽市商務局積極組織項目申報、快速履行撥付手續,已經完成省全面開放專項資金中新增外貿企業、貸款貼息、出口研發、支持企業線上開拓國際市場的專項資金的撥付,截至目前撥付5845萬元,惠及企業234家次,有效恢復了企業的信心,對企業開展對外貿易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文 陳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