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礦區綠色蝶變:廢棄礦坑變身抽水蓄能電站
2022-07-05 17:44: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李勝蘭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王巍):廢棄礦坑的綠色蝶變,在阜新再度被演繹。

  7月5日,阜新市舉辦海州露天礦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實施方案彙報會暨阜新海州露天礦抽水蓄能項目地質勘探啟動儀式,標誌著這一城市地標將由“地球傷疤”變身“生態高地”,開啟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高值轉化的全新路徑,為破解特大廢棄礦坑治理難題提供阜新方案,貢獻阜新智慧。

百年礦區阜新綠色蝶變:廢棄礦坑變身抽水蓄能電站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705151956_副本

阜新海州露天礦抽水蓄能項目地質勘探啟動儀式現場 供圖 阜新市委宣傳部

  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鄭國棟介紹,海州露天礦抽水蓄能電站利用電力負荷低谷時的電能抽水至上水庫,在電力負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庫發電。電站計劃裝機規模120萬千瓦,靜態總投資88.8億元,開發週期8年,年發電量20.08億千瓦時,通過地災治理、土壤改良、植被修復、景觀打造、産業引導以及礦坑外矸石山、排土場、沉陷區的污染治理、生態修復、交通優化等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措施,使海州露天礦及周邊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改觀。屆時,海州露天礦將成為水光瀲艷的人工湖,休閒觀光區、科創區、商業區星羅棋佈。這座碩大的廢棄礦坑將變身産業高地、商業寶地和文旅勝地。

  海州露天礦曾是阜新礦區的經濟引擎,“煤電之城”的象徵,2005年閉坑後,留下一個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1.8公里、深約350米的巨坑。礦坑周邊矸石山佔地面積約16.4平方公里,堆積量超過10億立方米,沉陷區面積超過20平方公里。因殘煤自燃、地表沉陷和地裂縫等地質災害頻發,海州露天礦成為市區空氣污染的“元兇”和地質災害策源地。

  2018年,阜新舉全市之力,開啟了海州露天礦科學規劃、綜合治理的序幕,通過一系列治理工程,初步消除了北幫和南幫部分區域的地質災害隱患,恢復礦坑部分區域的生態環境,取得階段性成果。

  如今,阜新全市上下全力創建全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示範市、全國能源綜合創新示範市,積極推進沈阜一體化發展,建設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搶抓“雙碳”機遇,不斷探索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的全新路徑,奮力開啟綠色轉型新征程。以海州露天礦為代表的廢棄礦山開發利用被列為項目建設“三大戰役”,由市委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推動,積極做好頂層設計,高起點編制整體規劃;政企聯手,創新驅動,助推海州露天礦治理和整合利用步入快車道。

  阜新市與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統籌推進海州露天礦及周邊52平方公里區域的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工作。其中,抽水蓄能電站是標誌性、核心性項目。今年2月,三峽集團完成項目預可研、可研和施工圖勘察設計一體化招標,中標單位同步啟動預可研編制工作,目前已進駐項目現場開展相關試驗工作,預計2031年底全部機組將投産運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