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讓“世界花後”紮根遼沈香溢四方
2022-07-13 09:37:13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巍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我省鬱金香切花産量佔全國六成以上,地方標準于近日出臺 讓“世界花後”紮根遼沈香溢四方

  鬱金香,是全球栽培數量最大的球根花卉,享有“世界花後”的美譽,自上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後,歷經40年孕育,已成為國內切花及盆花市場、園林綠化、城市造景、花海旅遊的重要花卉。

  遼寧省是鬱金香産業大省,生産基地主要分佈在朝陽、大連、瀋陽、錦州等地,總規模近6萬畝;切花年産量約1.6億枝,佔全國60%以上。遼寧的鬱金香産業體量雖大,卻也有“成長中的煩惱”,主要體現為生産管理等技術標準不統一。為補齊這一短板,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鬱金香團隊歷時15年,推出覆蓋鬱金香全産業鏈生産技術的6項地方標準,旨在生産出更高品質的種球及花卉産品,帶來更好的景觀效果,推動産業發展。

  制定“標準鏈”

  鬱金香外形典雅、色彩純正、花色繁多,在遼寧省的盆花、切花、水培和景觀綠化等領域均佔有一席之地,尤其是早春花海旅遊不可代替的花卉。

  但其“盛放”的背後,産業瓶頸不可忽視。省農科院花卉所副所長、國家大宗蔬菜産業技術體系花卉瀋陽綜合試驗站站長屈連偉表示,因缺乏配套的標準體系,我國繁育的鬱金香種球品質難以保證,不得不大量從國外進口商品種球。數據顯示,全國每年鬱金香種球的進口量達4.3億粒,産業總價值約150億元。其中,遼寧省年進口鬱金香種球數量約佔全國的1/4。同時,因缺乏高效標準的生産技術,我國的鬱金香栽培技術參差不齊,導致切花、盆花産品品質不高,産業未能發揮出更大的經濟價值。此外,因花農及景觀企業配套技術不夠完善,鬱金香在實際的綠化應用中未達到最佳效果。

  短板,正是突破口、潛力板。

  為有針對性地破解鬱金香産業發展中的難題,省農科院花卉所針對遼寧省産業現狀,有針對性地制定了《鬱金香盆花生産技術規程》《切花鬱金香生産技術規程》《水培鬱金香生産技術規程》《園林綠化鬱金香栽培技術規程》《鬱金香採後處理及貯藏技術規程》和《鬱金香種球擴繁技術規程》六項地方標準,從鬱金香盆花和切花溫室生産的品種與種球的選擇與處理、基質選擇與處理、種球栽植、栽植後管理、病蟲害防治、分級及采收和包裝處理等方面進行技術規範,廣泛適用於溫室鬱金香盆花、切花生産。

  效益上臺階

  標準落地,産業升級。

  “經過標準化指導的經營主體,在鬱金香生産中擴繁一級種球率可達65%,開花率達96%。盆花商品率可提高25%,能夠實現花期精準調控;切花産量可提高30%,商品率可提高20%,並能夠在全年任意時間開花。”屈連偉説,這些標準應用於朝陽淩源、撫順、瀋陽等地區的企業和合作社,將帶動當地切花、盆花産品品質和價值大大提高,每畝地平均純利潤可達8萬元到12萬元。

  朝陽淩源是最典型的受益地區之一。該地區以切花鬱金香為主,生産面積達2.5萬畝,“淩源花卉”獲批國家地理標誌産品。

  花卉産業帶動了當地種植戶效益大增。在屈連偉的指導下,朝陽淩源花農李國明開展反季節鬱金香栽培生産,去年生産了70萬粒種球,純利潤達140萬元;今年,淩源農民張利民在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鬱金香團隊的指導下,開展切花鬱金香生産,其自有的兩棟溫室僅用時兩個半月,就獲得純利潤60萬元。

  既是商品,也是風景。如今,在大連、瀋陽、錦州等地,以花海旅遊、園林綠化和盆栽為主的鬱金香産業總規模達3萬畝,既提高了鬱金香花海的綠化應用效果,也增加了當地的經濟收益,進一步推動了城鄉綠化美化、花卉旅遊、休閒農業發展。

  “美麗”再升級

  鬱金香,這個美麗産業正在催生美麗經濟。

  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日益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對鬱金香品種的需求也日趨多樣化,為産業發展帶來巨大的空間。

  為適應市場需要,省農科院花卉所將牽頭以科研基地和龍頭企業為示範引領,在全省範圍內逐步推進鬱金香全産業鏈標準化建設,以先進、適用的標準推動全省鬱金香生産技術水準和品牌影響力提升。

  “我們將根據省內的地域優勢、氣候資源特點以及産業基礎,優化鬱金香優勢區域佈局,以企業為主體,打造鬱金香産業示範基地,建設産學研結合、産供銷一體、一二三産業融合的花卉産業集群。”屈連偉説,預計未來該産業可創造4萬個就業崗位,實現年交易額100億元,輻射和帶動更多花農增收創富。

  同時,省農科院花卉所鬱金香團隊將積極選育和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鬱金香新品種,牽頭爭取鬱金香國家標準立項,擴大遼寧省鬱金香産業的影響力。(​遼寧日報記者 李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