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來,受連續強降雨影響,阜新市部分地區發生洪澇災害。災害過後,阜新市把恢復重建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堅持科學重建、系統重建、綠色重建,把災後恢復重建與低碳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相結合,形成市委統籌、政府主導、縣區主體、鄉鎮主責、村屯主戰、部門聯動、社會支持、群眾參與的防汛救災新格局。
災後重建的基礎是恢復,關鍵在於鞏固提升,阜新市整合資源,統籌力量,打出系列“組合拳”。整合涉農資金、行業資金,集中向災後重建傾斜。圍繞水利、交通、電力、通信等領域,精心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項目。委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編制可研報告,對澇區實施科學系統治理,全面加強路網、水網和林網建設,全面提升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同時,阜新市夯基補短,積極探索建立防災救災長效機制。與遼寧省水資源管理集團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制訂全域海綿城市規劃方案,並於今年7月至10月,集中開展以垃圾清運、污水處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整治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以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的整治成果,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阜新市以國家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為契機,創新綠色金融産品,發揮當地循環經濟和新能源産業優勢,在災後重建過程中鼓勵、引導使用新型節能環保建材。因地制宜探索“光伏+”模式,利用農戶建築屋頂建設戶用光伏,在為用戶帶來穩定收益的同時,促進能源結構、産業結構與生活方式低碳化。
群眾需要在哪,黨員幹部就出現在哪。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大考,1780名城鄉強基工作隊員聞汛而動、向險而行,就地轉化為防汛工作隊、救災救助工作隊。市直機關黨支部2476名幫扶幹部立即下沉到對接的619個村,“一村一台賬”“一戶一檔案”制定幫扶、重建計劃。全市開展“救災救助送溫暖”專項行動,黨員先鋒隊、技術服務小組、道路交通搶險隊等紛紛深入鄉鎮村屯,成為災後恢復重建的先鋒隊和主力軍。(遼寧日報記者 侯悅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