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報!瀋陽市內九區連續5天開展區域核酸檢測 多個區域調整為高風險區
2022-11-24 09:17:0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盧佳靜

  自11月24日0時起至11月28日24時,瀋陽市內九區連續開展區域核酸檢測。

  11月23日晚間,瀋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百零一場新聞發佈會召開,通報了最新疫情防控情況。瀋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劉佔福,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賀燕,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分別作情況介紹。

  市內九區連續5天開展區域核酸檢測

  瀋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劉佔福發佈《瀋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第70號)》。

  自11月24日0時起至11月28日24時,瀋陽市內九區(和平區、沈河區、鐵西區、皇姑區、大東區、渾南區、于洪區、沈北新區、蘇家屯區)連續開展區域核酸檢測。

  廣大市民採樣前在居住地保持原地相對靜止,按照區、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和街道(鄉鎮)、社區(村)的組織安排,分時段有序參加核酸檢測,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與他人保持1.5米以上間距,不插隊、不交談、不聚集,做到“應檢必檢、應檢盡檢”“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市民如出現發熱、咽幹、咳嗽、嗅(味)覺減退等症狀,不要直接前往核酸採樣點採樣,必須向社區報備,服從社區統一安排,“點對點”進行排查和採樣。

  市民應積極配合履行核酸檢測義務,應檢未檢人員“健康碼”賦“黃碼”。對拒不配合、不支持、涉嫌故意逃避核酸檢測、擾亂秩序、瞞報、謊報、冒名頂替、偽造信息的人員,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市內九區連續開展區域核酸檢測期間,採取以下管控措施。

  影劇院、洗浴中心、按摩院、美容美發場所、體育館、健身房、棋牌室、密室劇本殺場所、遊藝廳、文化館(站)、宗教場所、網吧、室內景區、KTV、歌舞廳、迪吧廳、演出場所、直銷體驗場所等密閉公共場所暫時關閉;早晚夜市、花鳥魚市、農村大集暫停開放;餐廳飯店暫停堂食。

  商場超市、賓館酒店、景區景點、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空間密閉、易發生聚集性疫情的公共場所,嚴格落實限量、錯峰等各項疫情防控要求,接納顧客人數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

  福利機構、養老機構、精神衛生機構、公安司法行政監所等暫行封閉管理,停止非必要的探視活動。

  暫停中小學、托幼機構及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線下教學活動。具體管控措施按照行業主管部門規定執行。

  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執行“兩點一線”上下班模式,落實落細“掃碼、測溫、戴口罩”、核酸檢測、健康監測、通風消毒等各項防控措施。倡導市民儘量居家辦公,減少人員流動。

  落實企業和工業園區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健全完善“一企一策”“一園一策”疫情防控處置預案,嚴格查驗“四件套”和掃“場所碼”,嚴格返崗人員涉疫風險排查,嚴格第三方外包人員管理,嚴格社會面人員出入管理。疫情較重區域內企業具備條件的可實行封閉管理。不得隨意關停企業,確保生産穩定。

  各類公共交通工具必須消毒、通風,司乘人員要嚴格個人防護,按照行業規定進行核酸檢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須嚴格查驗“四件套”和掃“場所碼”,車內乘客不得超過額定載客量的50%。

  原則上不安排大型會議、培訓、會展、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確需舉辦的,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從嚴從緊落實疫情防控各項要求。大力倡導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減少聚集,控制人員數量。

  各類開放場所要嚴格落實通風消毒、“四件套+場所碼”等防控措施,嚴禁體溫異常、無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有7天內涉疫地區旅居史等人員進入開放場所。

  同時,瀋陽嚴格落實外防輸入措施。所有域外來(返)沈人員須提前24小時通過“盛事通”App、微信小程式搜索“盛事通”或掃描“來沈人員自主報備”二維碼,向社區(村)和單位完成“雙報備”。

  在“三站一場”、高速公路、國省幹道等入沈主要通道嚴格落實入沈人員“落地即檢”、查驗防疫“四件套”和“入沈報備”情況、“掃碼查驗”等措施。

  對7天內有高、低風險區及重點地區旅居史的來(返)沈人員,要按規定落實居家隔離、居家健康監測等分類管控措施。居家隔離的共同居住人員一同落實相應管控措施,不符合居家隔離條件的集中隔離。

  凡由域外非風險地區來(返)沈人員一律做到“五天五檢五不”,即抵沈5天內每日進行核酸檢測,非必要不外出、不得聚餐、不得聚會、不得去公共場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實現從“落地檢”到“落地管”全流程閉環管理。對於違反域外來(返)沈人員防疫規定造成疫情傳播風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嚴格域外來(返)沈貨車管理,嚴禁未報備車輛入沈,所有入沈車輛要按照標準落實車輛消毒消殺等措施。駕駛員在沈期間要嚴格遵守相關防疫規定,主動配合公路入沈通道查驗,入沈後進行“落地檢”,“點對點”至目的地,從入門登記、查驗信息、裝卸貨、就餐、離企等全流程均採取無接觸方式,形成全閉環管理。

  瀋陽強調要強化社區(村)服務保障,統籌做好社區(村)外來人員排查管控、物資供應、生活服務、外出就醫、政策宣講、心理疏導等工作;及時解決居民訴求,做好外地來(返)沈人員居家隔離、居家健康監測、“五天五檢五不”等分類管理工作,織密築牢群防群控防線。

  加強封控區域隔離人員服務保障,全面摸排社區(村)常住人口基礎信息,掌握空巢獨居老年人、困境兒童、孕産婦、基礎病患者等重點人員情況,建立重點人員清單、疫情期間需求清單。強化生活物資供應,優化封閉區域終端配送,打通配送“最後一米”,有物資保障等需求的市民可撥打“12345”防疫熱線;暢通應急醫療通道,市、區兩級綜合黃碼醫院、專科黃碼醫院滿足封控區域人員醫療救治需要;加強心理疏導,關心幫助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

  多個區域調整為高風險區

  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賀燕介紹了最新疫情情況。

  2022年11月22日0時至24時,瀋陽市新增17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域外來沈重點人群篩查1例、隔離觀察人員13例、社會面篩查3例);新增23例本土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其中域外來沈重點人群篩查3例、隔離觀察人員14例、社會面篩查6例)。

  11月23日0時至11月23日22時,瀋陽新增98例核酸檢測異常人員(其中域外來沈重點人群篩查8例、隔離觀察人員72例、社會面篩查18例),上述人員均已于第一時間由負壓急救車轉運至定點醫院診斷治療。

  賀燕介紹,經瀋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將下列區域調整為高風險區。

  沈河區五里河街道翠湖園小區文萃路57巷29號樓。

       鐵西區昆明湖街道洪湖一街1號龍湖天宸原著小區G2號樓、G3號樓。

       渾南區五三街道渾南東路18-26號金地濱河悅城8號樓。

       于洪區馬三家街道曹臺村西村。

       沈北新區:1.輝山街道蒲河新城地利南街27號山水綠閣21號樓;2.虎石臺街道建設路36號虎石臺新北苑14-1號樓;3.輝山街道人和街108號水木康橋31號樓;4.輝山街道人和街聚農路33號輝山人和一期21號樓;5.虎石臺街道沈北路107號天賦小區5號樓。

       遼中區:1.蒲西街道振興巷14號燈具廠南樓;2.蒲西街道中心街128-6號近海新城6號樓;3.城郊街道政府路320號龍灣莊園3號樓;4.蒲西街道政府路191-2號鑫鴻博託管中心。

  瀋陽將科學劃定,分級分類落實風險區管控措施,高效開展流調溯源,快速規範開展疫點消殺,科學精準抓好外防輸入,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堅持以檢測擴大預防的策略,以最快的速度將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

  瀋陽市疫情傳播鏈條清晰

  瀋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萍介紹了疫情基本情況。

  11月1日0時至11月23日22時,瀋陽市累計報告本土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249例,各區縣均有報告,報告病例數較多的為遼中區58例、沈北新區44例、渾南區48例。其中隔離檢172例,常態檢16例,落地檢14例,重點檢6例,跟蹤檢11例,全員檢30例。

  截至11月23日22時,本輪疫情關聯的密切接觸者及涉疫暴露人群12342人,已全部落實分級管控措施。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及陽性感染者的活動軌跡,本輪疫情共劃定疫點686個,消毒面積消毒面積132143平方米。

  瀋陽對42個傳播鏈條的陽性感染者進行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BA.5.2進化分支。截至目前,瀋陽市疫情均為域外輸入性病例或域外輸入性病例導致的本土關聯病例,傳播鏈條清晰。

  當前,瀋陽市疫情呈現多點多源多鏈散發,防控形勢極為嚴峻複雜,本輪疫情主要來自於域外輸入,特別是域外疫情嚴重省份來(返)沈人員未能嚴格執行瀋陽市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地即檢核酸檢測結果未報出前頻繁出入公共場所,在社會上活動點位多軌跡多,造成了社會面的進一步傳播。瀋陽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朋友落實做好防控,密切關注疫情,積極主動報告;儘量減少流動,優化外出行程;注重個人防護,自覺配合防控。

  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病毒活躍性更高,疫情防擴散、防反彈難度也隨之增大。廣大市民要繼續保持高度的防護意識,嚴格遵守各項防疫規定,及時關注官方發佈信息,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自覺抵制不實信息,共同守護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文 王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