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糧倉”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 對話黑吉遼農業基層代表:讓中國農民種糧更有奔頭
2023-03-13 20:04:5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巍責編:李勝蘭

  開欄語:倉廩實,天下安。東北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和商品糧輸出基地,近年來,在端牢“中國飯碗”上下足了功夫,既發揮了“壓艙石”的作用,也不斷創新培育新品種,用農業科技煮香“中國飯”。  

  近日,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吉林頻道、遼寧頻道共同策劃推出“‘東北糧倉’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系列報道,邀請三省的基層代表、農業專家為東北農業發展建真言、獻良策,為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貢獻力量。  

  國際在線報道:驚蟄已過,春分將至,凍結的土地逐漸化開,位於世界肥沃黑土帶上的中國東北地區,新的能量即將迸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和商品糧輸出基地,如何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創造條件讓更多年輕人留在家鄉,讓種糧更有奔頭,促進鄉村振興,也成為今年來自東北的全國人大代表共同關心的話題。

  張德斌:農民當“股東” 奔上“致富路”

“東北糧倉”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 對話黑吉遼農業基層代表:讓中國農民種糧更有奔頭_fororder_圖片1

全國人大代表張德斌  受訪者本人供圖

  促進農民增收是“三農”的核心問題。如何讓種糧更有奔頭,始終是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楊樹房街道戰家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德斌記挂在心頭的要事。

  戰家村主要種植玉米和大豆,是典型的農業型村莊。2018年,村裏抓住土地流轉的契機,成立了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民以經營權作價入股的方式參與其中,成了合作社的“股東”。

  “作價入股的合作社,一方面可以保證糧食産量,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入股社員的收益。”張德斌介紹説,成立合作社後,社員的收入翻了不止一番。2022年,戰家村全年的糧食總産量達到460萬斤,社員從合作社分到的收益每畝達到750元左右,遠遠高於以前村民自己種糧每畝200元左右的收益。

  高産高收的背後,是統一管理的合作社給農業插上的科技“翅膀”。從播種、田間管理再到收割,合作社都實現了機械化管理,特別是在田間管理階段引入了植保、無人機打藥等高科技手段,使農業效率大幅提升。合作社還尤其注重農田的可持續性發展,“得讓土壤能夠可持續地經營下去,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好土地。”張德斌表示。

  朱亞波:産業有發展 留下青年人

“東北糧倉”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 對話黑吉遼農業基層代表:讓中國農民種糧更有奔頭_fororder_圖片2

全國人大代表朱亞波  受訪者本人供圖

  青年是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就業、創業,推動青年與鄉村“雙向奔赴”,才能為鄉村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如果村裏能有高端的産業項目,留住年輕人,這樣年輕的農民也就不外出了,做到‘創業不出鎮、掙錢不離鄉’。”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十三號村農民朱亞波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吸引更多青年留下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

  榆樹市是吉林省著名的産糧大市,也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市)之一。去年,朱亞波所在的十三號村玉米每公頃增産2000斤左右,村裏還建起了160棟大棚,種植蔬菜、葡萄等果蔬。道路整修了,環境變美了,基礎設施健全了……“村裏的環境和生活有了非常大的變化。”朱亞波説。

  “我們村包括榆樹市都是吉林省種植玉米的重要産地,玉米深加工産業鏈前景大有可為。”朱亞波希望,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農村新建一批深加工高端産業項目,讓玉米産業不斷做大、做強,進一步加深和延長産業鏈。

  孫斌:引進好人才 金融助興農

“東北糧倉”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牢 | 對話黑吉遼農業基層代表:讓中國農民種糧更有奔頭_fororder_圖片3

全國人大代表孫斌  受訪者本人供圖

  “鄉村振興不單是收入、環境等問題,還是一個持續發展和振興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樺南縣鴻源水稻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斌認為,鄉村要振興,人才必先行,産業是根基,金融是關鍵。

  如何吸引更多優秀專業人才走進鄉村?孫斌表示,有吸引力的特色産業項目和好的人才政策缺一不可。東北還須通過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完善人才培養機制來著力培養一批愛農村、懂農村、留得住、幹得好的專業人才隊伍,並通過設立“人才培養基金”、加大“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支持力度等人才政策,吸引調配人才流動,通過留住人才,讓鄉村發展更具可持續性。

  此外,讓金融“活水”暢流,將有力助農振興。孫斌認為,應當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按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産業發展基金,引導縣域金融機構將吸收的存款主要用於當地,充分發揮融資擔保體系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到鄉村投資興業,推動鄉村産業發展。(文 黃非 楊薇 于靈爽 王勝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