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上半年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長4% 農村居民收入增長7.5%
2023-08-05 17:07: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尹紅燕

  瀋陽市上半年第一産業增加值增長4%,高於全省平均水準,農村居民收入增長7.5%,高於GDP增幅,發展態勢穩中向好。8月4日,在“2023年瀋陽市開展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和‘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上半年工作情況”系列新聞發佈會上,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田淑軍介紹,年初以來,瀋陽市統籌産業融合和城鄉融合發展,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推動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取得實效。

  在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上落到實處。在保障糧食生産安全方面,瀋陽市抓實良田、良種、良技,糧食播種面積828.15萬畝。同時,瀋陽市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新建設施農業2200畝,“菜籃子”生産保供基地總數達70家,新建養殖場5個,鞏固提升23家國家生豬産能調控基地産能,存欄生豬35萬餘頭。攻關種業“卡脖子”技術,推動17個種業創新聯合體開展玉米、大豆等核心攻關39項,東亞種業獲批玉米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和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項目,“東單1331”“沈爆6號”入選國家優良品種推廣目錄。新建保護性耕作示範應用基地53個,保護性耕作面積353萬畝,達省任務196%。

  在壯大優勢特色産業上形成新勢頭。中糧米業晉陞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富虹油品等9家企業晉陞省級。華康新新獲全省唯一國家農業國際貿易高品質發展基地。禾豐、大田、上錦成功創建省級智慧農業應用基地。實施五大産業鏈重點項目81個,完成投資10.2億元,同比增長45.7%。組建都市圈數字供銷發展聯盟,升級“合合通”數字供銷綜合服務平臺,新建遼中電商運營中心。休閒農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2億元,接待遊客224.3萬人次。

  在發展食品工業上開啟新局面。全市食品工業産值458.7億元。6月末,全市涉農貸款餘額1578.9億元,比年初新增4.2億元。

  在促農增收上用足新招法。瀋陽市培育“新民菜農”“法庫陶瓷工”等特色勞務品牌4個。全市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提高14.5%,達到1226元/人/月,全省率先實現城鄉標準統一。

  在深化農村改革上形成新成果。767個行政村收入突破10萬元,佔比56%,渾南古砬子等28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

  在推進鄉村建設上展現新形象。瀋陽市持續推進“三美”創建,編制村莊規劃353個。建設農村基礎設施,推進路水電訊等向農村延伸,5G網絡覆蓋98%行政村。

  在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上取得新進展。全市選優基層黨建帶頭人,補充選派第一書記651人,實現1527個村全覆蓋。113個村鎮達到市級文明村鎮標準。

  在發展縣域經濟上凝聚新動能。瀋陽市優化“4區18園”佈局,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316個,完成投資77.7億元,增長8.5%。法庫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縣。做強新民胡臺、遼中茨榆坨等10個中心鎮稻米加工、商貿物流等12個主導産業,44個開復工項目完成投資3.4億元,增長21.3%。(文 黃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