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生態底色 建設美麗遼寧
2023-08-15 10:12:28來源:遼寧日報編輯:王巍責編:尹紅燕

  山水塑形,綠韻為裳。大美遼寧的婀娜身姿,吸引著八方來客。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遼寧省委、省政府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之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成效。

  今日的遼寧,天藍、地綠、水清,生態環境更加秀美宜居,呈現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綠色發展的底色愈發鮮明

  綠葦紅灘、鷗鳥翔集,盤錦紅海灘風景廊道上,專程前來“打卡”的遊人絡繹不絕。

  這裡,擁有“天下奇觀”紅海灘和世界上植被類型保持完好的最大蘆葦蕩,還是丹頂鶴南北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全球黑嘴鷗最大種群繁殖地、斑海豹重要産仔地,每年有超百萬隻候鳥遷徙至此停歇繁殖。

  “濕地面積還在不斷增加。”盤錦市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生態修復科負責人孫大志介紹,得益於近年來實施的“退養還濕”工程,盤錦濕地煥發生機,生態功能全面恢復。在總面積800平方公里的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棲息的各類野生動物已達478種。2022年,盤錦市成功入選國際濕地城市。

  在遼寧,生態優先的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成為共識。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

  遼寧省把深化工業治理放在重中之重,不斷推進鋼鐵、石化等重點行業減污降碳,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碳達峰和綠色低碳轉型。2022年以來,支持重點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24家企業累計完成重點改造項目397個,扼住了污染的源頭。

  鐵嶺蓮花湖濕地,被稱為遼河的“凈水器”,這裡建有佔地484公頃的人工濕地系統。“我們這兒每天都會接收來自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數萬噸污水,這部分污水進入濕地系統後,大部分水中污染物被過濾掉。自蓮花湖而出,進入遼河干流北部的出境水質可達到Ⅲ類標準。”公園負責人楊帆介紹。

  污染源少了,“凈水器”多了,遼河流域綜合治理不斷推進,曾經遭受污染的母親河遼河,實現華麗“蝶變”,達到良好水質。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遼寧省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省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2022年,全省平均優良天數為329天,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90%,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5項污染物濃度同比下降,城市環境空氣品質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高水準。

  ——2022年,全河流水質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最高水準。17座水庫和56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整體保持良好。今年1月至7月,全省國考地表水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84%,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

  ——全省植被生態品質各項指標明顯向好,植被覆蓋度明顯增加,近5年提升約5個百分點,近3年植被覆蓋度持續高於58%。

  生態文明建設捷報頻傳。盤錦市大洼區、雙臺子區、盤山縣和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等七地進入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區)行列。丹東鳳城市大梨樹村、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和瀋陽市棋盤山地區入選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瀋陽、大連、盤錦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工廠變公園,礦坑變賽道。在遼寧,綠色工廠和綠色礦山越來越多。生産、生活、生態一體融合,處處生機盎然。

  環境治理能力

  和水準不斷提升

  沙窩子裏種水稻、養螃蟹,這在彰武縣已經不算新鮮事。

  地處科爾沁沙地南部的彰武縣,曾是遼寧省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風沙危險帶和主要的沙塵發源地。70多年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彰武人創造了沙地變林海的綠色奇跡,也實踐積累出“以樹擋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鎖沙”的系統治沙模式。

  戰黃沙,鎖黃龍。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築牢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遼寧省堅決扛起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累計投入資金29.5億元,完成造林面積4224.2萬畝,在遼寧、內蒙古邊界構築起千余公里的阻沙林帶,為提升三北地區生態系統穩定性、改善全國生態環境作出了突出貢獻。

  新時代新征程,呼喚新擔當新作為。遼寧省持續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和水準,嚴把生態環境準入關。2021年,遼寧省劃定“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及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以“綠色尺規”指導各地綠色發展。今年7月,“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公共查詢平臺正式上線。使用者只要輸入坐標,就可即時查詢建設項目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的符合性,幫助建築單位優化項目選址選線。

  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遼寧省依法推進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核發與登記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核發排污許可證10580家,其中重點管理3474家;登記管理超10萬家。

  加強入河湖排污口監管。目前,遼寧省已為近萬個入河排污口建立檔案,逐一開展“查、測、溯、治”,累計整治完成入河入海排污口8000余個,建立健全責任明晰、設置合理、管理規範的長效監督管理機制。“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遼河、渾河等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幹流及一級支流入河排污口和沿渤海城市入海排污口整治。”省生態環境廳相關工作人員陶冶表示。

  完善水質監測體系。24個省級預警水質自動監測站建成試運行。

  推進生態環境法治建設,制定修訂環境保護條例等20余部地方性法規,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建立生態文明目標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一項項務實舉措,為推進美麗遼寧建設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生態文明理念

  更加深入人心

  “你看,媽媽洗衣做飯的污水都先流到這裡,處理後再流入渾河時,會變得非常清澈。”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前,瀋陽市民高博拿著手機和女兒一起觀看瀋陽市生態環境局製作的“雲參觀”視頻,探索瀋陽南部污水處理廠“水世界”,幫助她了解污水經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後達標排放的全過程。綠色生活的種子已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對於駐紮在護林一線30多年的守林人——撫順市大伙房實驗林場場長楊希恒來説,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更是義不容辭的光榮使命。“我們新引進了美國紅楓樹種,它的特點是樹榦高大,秋季樹體呈現紅色,今年共栽種110畝,有1萬多株,現在看成活率非常高。”楊希恒第一時間和記者分享喜悅。

  關注生態,踐行綠色。在遼寧,垃圾分類等綠色生活方式正成為人人崇尚的社會新風尚。2022年以來,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87%,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0.4%。

  在鄉村,綠色生活同樣人人可享。“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後,家門口的環境大大改觀。”朝陽市朝陽縣木頭城子鎮十家子村村民王俊忠説,如今大家環保熱情高漲,看到垃圾都會隨手撿起。

  8月15日被設為全國生態日,這對踐行綠色生活多年的瀋陽退休職工姜艷華來説是件無比高興的事兒。她積極跟網友分享垃圾分類、舊物利用等知識,倡導節約意識、宣傳綠色生活,“希望更多普通人能和我一樣,為保護生態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積極加入到綠色低碳生活的行列,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人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向綠而行的遼寧,正以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促進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記者 趙靜 陳博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