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以自信包容建設“喜劇之城”
2024-06-12 10:02:39來源:新華網編輯:王巍責編:蔣碩

  新華網瀋陽6月11日電(趙健彤)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網紅”城市瀋陽是與笑聲相伴的。首屆中國(瀋陽)喜劇電影周6月7日至11日在這裡舉行,喜劇電影展映、喜劇人采風等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從工業文化的匠心氣質到“聽勸”“寵且”的文旅形象,瀋陽不斷為自己的文化屬性加碼,用自信和包容的城市品格擦亮一個又一個文化品牌。

  而這一次,瀋陽選擇了喜劇,喜劇也選擇了瀋陽。

瀋陽以自信包容建設“喜劇之城”

首屆中國(瀋陽)喜劇電影周啟動儀式現場 供圖 受訪對象

  “笑聲”中凸顯自信包容

  去年冬天,瀋陽文旅強勢“破圈”,吸引不少遊客體驗打卡。但美食美景之外,最讓人驚喜的,是瀋陽的城市氣質——樂天自信,豁達包容。

  “來了瀋陽,要啃個雞架搓個澡,逛逛故宮起個早……”

  “往裏走往裏靠,站臺黃線外不是你們的跑道……”

  計程車上的的哥的姐、火車站臺上的工作人員、街邊的小商販……隨口就能來上一句段子,説話就是節目,句句都是包袱,配上自帶喜感的東北口音,一開口就笑點十足。

  經歷過轉型的陣痛和發展的低潮,樂觀的瀋陽人依然豁達,用幽默的語言體系調侃生活和現實,而這份底氣恰恰源自於這座城市的自信和包容。

  首屆中國(瀋陽)喜劇電影周開閉幕活動總導演林振宇對此深有感觸:“瀋陽是一個很快樂的城市,我在瀋陽的機場、計程車、飯店裏都能聽到非常幽默的語言,瀋陽人已經將幽默和喜劇精神融入骨子裏。”

  正如喜劇電影傳遞出的情緒價值,“笑聲”背後是對生活和現實深刻洞察後的釋然和調侃,以及樂觀積極且充滿活力的精神狀態。

  自信包容的瀋陽正和喜劇電影一樣,成為越來越多人放鬆身心的選擇和療愈心靈的“樹洞”。

  林振宇介紹,此次喜劇電影周開閉幕活動,在舞美設計上使用了太陽花的概念,“想讓大家體會到喜劇電影不光給人歡樂,還能給人溫暖和希望,就像瀋陽這座城市一樣。”

瀋陽以自信包容建設“喜劇之城”

喜劇電影展映現場,觀眾與主創互動。受訪對象供圖

  “笑聲”中厚植行業沃土

  任何文化的流行都離不開社會環境的滋養,喜劇文化更不例外。

  東北的地域特點,讓當地文化更加多元,而這種多元性為喜劇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

  瀋陽地區的“地方戲曲”,包括奉天落子、二人轉、瀋陽相聲、東北大鼓、評書、大秧歌等,也成為喜劇藝術的“催化劑”。

  在濃郁的喜劇文化氛圍影響下,瀋陽走出了多位觀眾熟知的喜劇演員,瀋陽風光、瀋陽方言也成為一些喜劇電影的重要素材。

  從城市文化中“採礦”的自覺,讓喜劇與瀋陽共生共融。

  正如瀋陽市影視家協會秘書長白清秀所説:“瀋陽更凸顯、符合當下的喜劇符號定位,東北喜劇中的很多內容一齣來,就是很對味兒。而且對於創作來説,我們不用煞費苦心地去尋找有關喜劇的創作靈感,只需要認真觀察身邊的每一個人就可以了。”

  如今,瀋陽以喜劇電影為媒,正著力打造喜劇文化發展的獨特優勢,厚植喜劇行業發展沃土,為喜劇人才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加喜劇電影周的相關專家表示,瀋陽喜劇電影在未來的發展中,應注重地域文化融合、技術創新多樣化、品牌建設與産業化發展、國際化視野與合作,以及培養與引進人才等,通過這些努力,瀋陽喜劇電影將會在國內外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影響力。

瀋陽以自信包容建設“喜劇之城”

  “笑聲”中打造城市IP

  近年來,國內喜劇電影以“主導票房”的迅猛發展趨勢,奠定了在電影圈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瀋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鄧頌表示,辦好首屆中國(瀋陽)喜劇電影周,對於進一步推動遼寧、瀋陽電影産業發展、助力文旅市場持續升溫、全面提升城市IP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首屆中國(瀋陽)喜劇電影周的海報中,兩張熱情洋溢的笑臉構成的正形與瀋陽地標建築彩電塔呈現的負形實現了巧妙融合。

  設計團隊代表、魯迅美術學院副院長趙璐表示,海報展現了瀋陽人民樂觀積極且充滿活力的精神狀態。而喜劇電影周Logo整體呈放映機的形態,光線投射在文字之上,就像是啟動了城市的活力之源。

  “這個設計闡釋了瀋陽這座城市的熱情好客、瀋陽人民的歡樂幽默以及人與城市共同體的重要意義,要讓全世界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瀋陽的獨特魅力與活力。”趙璐説。

  瀋陽人天生的幽默感和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為喜劇藝術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和源源不斷的泉流,也為城市IP的塑造提供了更多可能。

  經歷過輝煌和低谷、艱辛和曲折,依然能夠相信明天、相信未來,在笑聲中表達對現實的思考,在淚光中綻放出笑容,喜劇電影中有蕓蕓眾生的身影,瀋陽這座城市亦是如此。

  讓我們共同期待,在自信包容的城市品格影響下,瀋陽“喜劇之城”的進階之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