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瀋陽故宮營建四百年。近日,瀋陽故宮博物院聯合瀋陽市攝影家協會共同推出“宮苑韶華——瀋陽故宮四百年攝影作品展”,用鏡頭呈現瀋陽故宮深厚的歷史底蘊、迷人的文化風采、沉雄的古建之美。
展出作品《鳳凰樓》 供圖 瀋陽故宮博物院
展出作品《金碧流輝》 供圖 瀋陽故宮博物院
後金天命十年,西元1625年三月初三,清太祖努爾哈赤自東京城(今遼陽)啟行,遷往瀋陽。《滿文老檔》記載:“三月初三,汗向瀋陽遷移,辰刻從東京城出發。為其父祖墳墓供杭細綢,于二衙門殺牛五頭,燒紙錢,之後向瀋陽去,于虎皮驛住宿。”
努爾哈赤進入瀋陽以前,儘管瀋陽城已有近兩千年的建城史,但城市功能始終定位於軍事防禦,長期作為遼陽的北部軍事屏障、東北驛站的中轉站。1625年三月初三努爾哈赤將後金政權遷往瀋陽,把瀋陽從遼陽的衛城提升為東北地區政治、軍事和經濟、文化中心,營建大政殿、十王亭,揭開瀋陽故宮歷史的第一頁。
1905-2025 大政殿 供圖 瀋陽故宮博物院
1905-2025 鳳凰樓 供圖 瀋陽故宮博物院
展覽包括“今昔”“暮晨”“冬韻”“風物”四個部分。“今昔”部分,展出大政殿、崇政殿、鳳凰樓、文德坊、武功坊等10余幅瀋陽故宮古建築今日往昔對比攝影作品,拍攝時間從1905年到2025年,時間跨度長達120年,用鏡頭講述瀋陽故宮的現代風采與歷史記憶。“暮晨”“冬韻”“風物”三個部分,則從時間、季節、風物三個角度探尋瀋陽故宮這座見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古代宮殿建築群的厚重與意蘊。
觀眾觀展 攝影 黃非
“此次主題創作從拍攝到評選,歷時兩個多月。”瀋陽市攝影家協會主席張立彥介紹,“我們組織了14位攝影家,奔赴多地開展攝影創作。同時廣泛收集了一部分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與瀋陽故宮收藏的老照片匯聚到一起,與新拍攝的照片相互對照,生動地展現出瀋陽故宮深厚的歷史底蘊。”(文 黃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