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青年AI創新大賽開賽
2025-04-18 16:57: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蔣碩

  能進行深度學習的康復外骨骼機器人、AI賦能的皮膚病理圖像分析系統、可替代人工進行礦山巡檢作業的機器人……4月17日,由遼寧省科學技術廳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瀋陽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遼寧省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群承辦的遼寧省青年AI創新大賽開賽。大賽涌現出一批兼具前瞻性與可行性的創新項目。

遼寧省青年AI創新大賽開賽_fororder_圖片3

遼寧省青年AI創新大賽現場 攝影 黃非

  此次大賽旨在面向人工智能前沿熱點,聚焦經濟社會智慧化發展需求,開放式培育原創性和應用型人工智能技術,推動人工智能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培養,服務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

  “這是遼寧省科技廳首次舉辦面向青年的AI大賽。”省科技廳前沿技術與基礎研究處一級主任科員譚衝介紹,“大賽設置高校院所、企業、青年學生多個賽道,尤其要指出的是,我們首次為在校學生開闢了賽道,希望通過比賽挖掘和培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激發創新、創業、創意活力。目前已來自有高校、院所和企業200余個項目報名參賽。”

  談及大賽對培育人才的意義和作用,承辦方之一、瀋陽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總經理劉明表示,大賽搭建了“技術碰撞+實戰練兵”的雙向平臺,開放式賽題設計覆蓋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前沿領域,引導參賽者將演算法創新與産業痛點深度結合。瀋陽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算力資源也將為全省AI産業發展提供保障,通過這種“以賽促創、以算力賦智”的模式,不僅加速技術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更通過産學研聯動為遼寧省乃至東北地區儲備一批“既懂AI演算法、又通産業邏輯”的複合型人才。

  “很欣慰看到這麼多有為青年投入到人工智能基礎研發和商業應用領域,可以看出有些是值得關注、討論的好項目。”大賽評委、瀋陽德鴻創展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朱一龍表示,“我們比較關注這些項目在AI領域商業落地的進展情況,希望看到更多好項目落戶在遼沈大地。”

  大賽的舉辦也為青年參賽者搭建了交流學習、共同成長的平臺。參賽選手胡永亮深有感觸地説:“大賽匯聚了眾多行業新銳和青年人才。在高速發展的時代浪潮下,我們能夠在切磋競技中相互啟發、攜手共進,一起探討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的創新實踐與落地路徑,這些為我們企業自身的發展也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範例。”

  決賽將於4月25日在遼寧省“人工智能+”科技賦能行動啟動大會上舉行。(文 黃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