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本溪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在“振興新突破決勝勇爭先”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今年將以“文化、項目、招商、活動”為抓手,推動文體旅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範地”,為決勝三年行動注入文旅動能。
本溪依託獨特的“六大地域文化”,多維度激活文化基因。在紅色文化傳承方面,運用數字化技術保護抗聯遺址,並開發沉浸式研學路線,讓歷史可觸摸、可體驗;積極推進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系統保護鹼廠古鎮等名鎮名村風貌,留住城市記憶;依託本溪水洞、大峽谷等地質資源,打造“地質探秘”旅遊新業態,解鎖自然密碼;弘揚滿族民俗與非遺文化,舉辦工坊體驗周,推動傳統文化活態傳承;活化利用本溪湖工業遺産群,塑造“鋼鐵記憶”地標,展現工業文化的奮鬥歷程;深耕中醫文化,建設康養小鎮,構建中醫藥産業鏈,增強文化與産業的聯動效應。
項目建設是文旅産業升級的核心支撐。本溪堅持“項目為王”,全力推動望春山、如意山、遼商民宿等項目落地,打造集休閒、度假、體驗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同時,創新業態佈局,開發康養旅遊、銀發旅遊等新興領域,佈局星空露營、低空飛行等消費新業態,滿足多樣化需求。此外,深化“文旅+”融合模式,推廣鄉村旅遊品牌,建設本鋼工業旅遊線路,構建“工業+文旅”“農業+文旅”等多元産業格局,拓展産業發展空間。
為提升本溪文旅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該市實施“走出去”招商戰略,赴京津冀、長三角等地推介文旅資源,並深化與攜程、馬蜂窩等OTA平臺合作,拓寬線上行銷渠道。在品牌培育方面,積極推進花溪沐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完善“溫泉+森林”配套設施;申報國家級戶外運動目的地,提升休閒旅遊品質;推動關門山景區創建5A級景區,全面提升景區服務能級和品牌形象。
以節會賽事為媒,本溪持續點燃消費熱情。今年將重點打造本溪國際楓葉節、四季詩會、城市音樂節、中醫藥文化夜市等品牌活動,以文化魅力吸引遊客;舉辦半程馬拉松、巴圖魯越野賽、“雪合戰”等體育賽事,實現“以節聚客、以賽引流”。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旅遊人數和收入分別增長21.1%、20%,文旅消費市場呈現強勁復蘇態勢。
“我們將聚焦‘舒緩、鬆弛、樂活、療愈’的旅遊目的地定位,推動本溪向全域、全時、全季旅遊城市邁進。”本溪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永莉表示,下一步,本溪將以更高標準整合資源、優化服務,讓“楓葉紅了”等文旅IP更加響亮,為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貢獻本溪力量。(文 馬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