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瀋陽全面振興新突破的征程中,社會組織宛如活躍的細胞,積極響應“結對幫扶助振興”牽手共建行動號召,在捐資助學、扶弱濟困、孵化培育、能力提升等領域精準發力、深耕細作,為城市振興發展注入強勁社會動能。
社會組織幫扶活動現場 供圖 瀋陽市民政局
助學幫扶有精度:從全程資助到圓夢“微心願”
瀋陽市汽車租賃服務商會“助學築夢”團隊深入第七十二中學困難學生家庭,為3名特困學生量身打造“長效方案”——承諾承擔從小學到大學畢業的全部學費,還將保障其畢業後就業,用“全程資助+就業保障+持續關懷”模式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瀋陽市公益慈善與志願服務促進會聯合市金融服務業商會開展的“點亮星夢”計劃,關注沈北新區北辰學校60名孩子的個性化需求。通過徵集心願清單、動員會員單位認領,2萬餘元愛心物資迅速到位,讓孩子們的“微心願”逐個落地,讓“育社興遼·一社一品”的關懷落到實處。
2025年上半年,全市20余家社會組織通過專項基金、結對幫扶、捐贈物資等形式參與助學,惠及困難群體數百人。
社會組織幫扶活動現場 供圖 瀋陽市民政局
扶弱濟困有溫度:“技能培訓+日常關懷”暖人心
依託貼近基層的優勢,社會組織在助殘、助老領域拿出“實招”。針對殘疾人,社會組織整合資源開展盲人按摩、電商運營、手工藝品製作等職業技能培訓,再由市電子商務協會搭建展銷平臺,幫助殘疾人靠手藝增收;面對突發睏境家庭,及時提供臨時救助、資源連結和心理疏導。
社區裏,常態化義診、健康講座、節日慰問覆蓋數百人次;針對高齡、獨居、空巢老人,社會組織提供常態化探訪、健康監測等服務數十次,“智慧助老”項目教會百餘位老人使用智慧手機、防範詐騙,實實在在彌合“數字鴻溝”。
培育賦能有力度:“孵化基地+能力提升”強根基
為讓幫扶行動走得更遠,瀋陽市民政局在社會組織培育上持續發力。市級社會組織創新支持孵化基地升級服務,為初創和成長中的社會組織提供免費場地、註冊諮詢、資源對接等“全流程”支持,推行“孵化組織與培育項目同步”的“雙孵化雙培育”模式,精準對接民生服務、社區治理、鄉村振興等需求。2025年以來,瀋陽市新培育社會組織20余家,涵蓋民生、文化、公益等領域。
能力提升方面,瀋陽市民政局圍繞社會組織政策法規、內部治理、項目管理、財務規範、資源籌措、品牌傳播、專業服務技能等核心內容,分層分類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活動。實施社會組織“領頭雁”計劃,強化負責人能力,鼓勵參與政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項目;更有專家導師庫提供“一對一”或“多對一”的專業諮詢和督導服務,解決社會組織發展中的實際難題。
瀋陽市“結對幫扶助振興”牽手共建行動已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活力。接下來,瀋陽市民政局將繼續深化機制建設,打造“一社一品”和“沈社先鋒”品牌,推動社會組織在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讓社會力量成為振興發展的堅實支撐。(文 馬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