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塹變通途的淬煉之路——中鐵本桓高速二工區項目建設紀實
2025-07-29 14:20:5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蔣碩

  春華秋實,歷經風雨跋涉;寒往暑來,故事砥礪奮進。歷經三年的晝夜奮戰,本項目工程即將圓滿收官。每一寸路基、每一座橋梁,每一座隧道、每一處立交,從最初的設計藍圖到最終的實景呈現,都凝聚著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他們用點點滴滴的付出和持之以恒的堅持,在廣袤的東北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壯美的交通畫卷。

  橋梁:鋼鐵脊梁的破壁而立

天塹變通途的淬煉之路——中鐵本桓高速二工區項目建設紀實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29091806

施工現場 供圖 中鐵本桓高速二工區

  25座橋梁723根樁基深扎岩溶發育區,高墩施工與交叉作業難題交織。樁基屢遇溶洞,水洞互通鋼箱梁跨國道吊裝需精準把控每毫米誤差,39米高墩現澆梁挑戰高空作業極限。

  項目部以“地質解碼”破局:QC攻關小組定制溶洞處理方案,整體吊裝工藝縮短國道佔用時間,領導帶班值守嚴控高墩安全;鋼箱梁架設前聯動多方規劃交通,雙班並行施工壓縮工期,最終實現5020.81米橋梁、16聯現澆梁及3跨鋼箱梁完美收官,讓鋼鐵脊梁在群山間舒展。

  隧道:地心深處的貫通史詩

天塹變通途的淬煉之路——中鐵本桓高速二工區項目建設紀實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29091807

施工現場 供圖 中鐵本桓高速二工區

  三架嶺隧道群穿越“地質博物館”,2號隧道3521米直面泥灰岩、逆衝斷層與-35℃極寒,1號隧道1260米潛藏突水突泥風險,淺埋段施工如履薄冰。

  建設者以“科技利刃”闖關:GPR、TSP技術實時監測圍岩變化,“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原則克服不良地質,24小時輪班值守保障連續施工。從進口艱難進洞到首版二襯澆築,再到3座隧道全部貫通,每米進度都是對地心禁區的征服。

  路基:山河脈絡的重塑新生

  11段路基在地形褶皺中延伸,需銜接橋隧、馴服岩溶地質,交叉施工干擾與便道修築難題接踵而至。

  項目部以“網格精築”推進:分區流水作業化解工序衝突,注漿加固工藝讓鬆散地基成磐石,日對班會動態優化資源配置。在群山環抱中,路基如黑色飄帶串聯起橋隧,為通途築牢堅實根基。

  路面:百里坦途的淬煉成型

天塹變通途的淬煉之路——中鐵本桓高速二工區項目建設紀實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290918071

施工現場 供圖 中鐵本桓高速二工區

  55.43公里路面攤鋪直面雨季多、工期短、運輸遠、多專業交叉施工等多重考驗,水穩層含水率與碾壓精度決定通車品質。

  建設者以“效率革命”破局:“日保周、周保旬”機制搶工期,多供應商聯動保障料源,組合碾壓工藝讓每平方米路面都經得住歲月檢驗。黑色“綢緞”正向著通車目標延展。

  梁場:鋼鐵構件的定制傳奇

  兩座梁場肩負1152榀8類異形T梁預製,斜交角度與曲線線形考驗工業精度,冬期施工與工期提前壓力疊加。

  項目部以“精工智造”突破:擴建梁場擴容産能,模板優化適配多類型梁體,動態調整制架順序實現工序無縫銜接。從首片梁預製到全面收官,用標準化與定制化的交響,為架梁提供精準“鋼鐵骨骼”。

  房建:智慧中樞的拔地而起

天塹變通途的淬煉之路——中鐵本桓高速二工區項目建設紀實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729091808

施工現場 供圖 中鐵本桓高速二工區

  兩個互通,24個房建單體,其中小市互通監控分中心4093平方米框架結構,在溶洞發育區與大風天氣中崛起,提前36天封頂擔當全線“神經中樞”。

  建設者以“精益建造”提速:分區流水作業壓縮工期,智慧防控系統織密安全網,三檢制度守護每一方混凝土品質。從地基處理到封頂大吉,讓“智慧大腦”提前就位,掌控未來車流脈動。

       建設者:以堅守編織山河通衢的經緯

  項目建設者是時代征程中最堅實的步履,以多元堅守編織山河通衢的經緯。圖紙間推演千次方案,焊花中淬煉每道接縫,物資流轉裏記錄分毫,于平凡崗位築就不凡。他們是群山拓荒者,鋼釬叩擊岩層的聲響是寫給大地的詩;是寒夜守燈人,隧道掌子面的光束照亮地質禁區。樁基澆築時,汗水拌入混凝土讓鋼鐵深扎;架梁作業中,高空校準毫米偏差使梁體嚴絲合縫;佳節夜裏,鋼筋籠作月亮,目光一半係著圖紙坐標,一半牽向千里家山。暴雪中逆行、寒夜裏值守、牽掛中守望,他們以血肉之軀為鋼筋水泥注入靈魂。

  傳承匠心,精益求精。中鐵八局本桓高速二工區從開工至今,千余名建設者冒嚴寒、戰酷暑,穿山越嶺,架橋鋪路,寫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拼搏歲月。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從路隘林深到道路縱橫交錯,從一片荒蕪到立交昂立盤旋,一條嶄新的産業路、經濟路、旅遊路、民生路在東北故里延展,路暢、景美、業興、人和的生動圖景就此鋪開一條康莊大道,沿線經濟社會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文 王思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