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為酸菜産業發展搭平臺、暢渠道 讓“酸香”飄向世界
2025-07-28 09:49:07來源:新華網編輯:蔣碩責編:蔣碩

  新華網瀋陽7月25日電(趙健彤)從創意十足的美食大賽到香氣四溢的特色美食展,從精彩紛呈的經貿推介到深入實地的一線考察……連日來,瀋陽市以“酸香”為媒,圍繞“酸菜”做文章。通過舉辦系列活動,為瀋陽酸菜産業高品質發展搭平臺、暢渠道,加速産業聚勢躍遷,助推瀋陽酸菜香飄全國、走向世界。

  酸菜吃出新花樣

  將萃取好的咖啡液加上牛奶和冰塊,再滴入幾滴酸菜發酵原汁,一杯酸菜咖啡就做好了。在日前舉行的瀋陽酸菜特色美食展上,遊客排起“長龍”,品嘗酸香與焦香混合的獨特味道。

瀋陽為酸菜産業發展搭平臺、暢渠道 讓“酸香”飄向世界

酸菜咖啡。新華網劉舒攝

  近年來,借助文旅“東風”,瀋陽酸菜火熱出圈,酸菜餃子、酸菜燉血腸、酸菜鐵鍋燉等以酸菜為原料的美食常年佔據遊客“必吃榜單”。

  但在傳統做法之外,瀋陽酸菜早已開始“跨界”之旅。酸菜咖啡、酸菜冰沙、酸菜披薩、即食酸菜汁等創意吃法備受年輕人喜愛,平凡的“小酸菜”吃出了精緻的儀式感。

  為豐富酸菜烹飪方式,2025世界(瀋陽)酸菜美食創意大賽于7月12日至15日在瀋陽舉行。酸菜和牛可頌、酸菜芝士蛋撻、黑松露酸菜釀遼參、酸菜松鼠魚等創意菜品一一亮相。瀋陽酸菜實現花樣“變身”,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食材碰撞交融,帶來不一樣的“酸爽”體驗。

  “這次比賽使用瀋陽酸菜為統一規定食材,以‘滋味、呈現、創意’為評比標準。”遼寧省飯店餐飲協會會長祁跡説,希望比賽能夠突破人們對酸菜做法的傳統印象,為酸菜美食發展提供新思路。

  酸菜産業升級躍遷

  與酸菜的創意吃法一同讓遊客感到驚喜的,是在瀋陽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酸菜”。“之前覺得酸菜是冬天專屬,這次夏天來瀋陽,也吃到了美味的酸菜,馬上打卡拍照了。”正在品嘗酸菜海鮮鍋的北京遊客王琳衝著手機鏡頭豎起了大拇指。

  酸菜與冬天“解綁”,得益於食品加工技術的提高和酸菜産業的快速發展,過去只能在冬季手工腌制的酸菜,如今已成為可以隨時享用的“四季菜”。

  日前舉行的瀋陽酸菜産業高品質發展調研活動走進瀋陽新民市,調研團在瀋陽時豐酸菜産業園看到,這裡已建成142座標準化腌制池,並配有6800平方米的10萬級GMP智慧化加工車間,自動化分揀線上,白菜原料整齊“列隊”,自動稱重、分裝設備每小時能處理數萬斤酸菜,6條生産線日産酸菜能力達到10萬斤。

  該公司總經理劉策介紹,企業已帶動周邊眾多農戶發展標準化白菜種植,形成“種植基地—加工園區—銷售網絡”的完整産業鏈。

瀋陽為酸菜産業發展搭平臺、暢渠道 讓“酸香”飄向世界

​調研團參觀10萬級GMP智慧化加工車間。新華網發

  作為東北酸菜的核心産區,瀋陽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加速酸菜産業集群建設,建立起覆蓋研發、種植、腌制、加工、儲運、行銷的全産業鏈體系,逐步將餐桌美味打造成産業名片。

  2024年,瀋陽市酸菜産量達37萬噸,産值近40億元。

  瀋陽酸菜香飄四海走向世界

  “原料好、味道好,生産過程乾淨透明……瀋陽酸菜,鄉愁最愛!”在日前舉行的瀋陽酸菜産業經貿推介活動上,瀋陽酸菜又一次集中亮相。

  近年來,瀋陽在推動酸菜産業持續升級的同時,通過品牌打造、經貿推介等多種形式加強酸菜品牌建設和推廣,講好瀋陽酸菜故事。

  經貿推介活動現場,新華指數研究院發佈“新華·瀋陽酸菜品牌影響力指數”,科學評估瀋陽酸菜品牌的市場競爭力與文化價值,為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數據支撐和戰略指引。

  同時,中國蔬菜流通協會現場授予瀋陽市“全國酸菜示範基地”稱號並授牌,進一步提升瀋陽酸菜的品牌影響力;瀋陽農業大學與瀋陽市酸菜産業協會共同發佈《瀋陽健康東北酸菜白皮書》,助力酸菜文化傳承和創新。

瀋陽為酸菜産業發展搭平臺、暢渠道 讓“酸香”飄向世界

瀋陽酸菜産業經貿推介活動現場。新華網發

  “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讓更多人了解瀋陽酸菜的歷史底蘊與産業潛力,促進全球發酵蔬菜行業在技術、市場、文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讓瀋陽酸菜香飄世界,讓中餐文化在全球綻放更絢麗的光彩。”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副會長武力説。

  瀋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酸菜産業高品質發展系列活動內容豐富、成果豐碩,展示了瀋陽酸菜産業的實力與潛力,也促進了産業間的合作與融合。未來,瀋陽將著力打造“百億級酸菜産業集群”,推動“全國酸菜之鄉”建設,讓瀋陽酸菜香飄四海,走向世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