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築夢未來 博愛賦能成長”科普公益行活動在瀋陽啟動
2025-07-31 17:50:5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蔣碩

  7月29日,“科技築夢未來 博愛賦能成長”科普公益行活動在東北首家無人機研學基地(遼寧眾飛科技有限公司內)正式啟動。

“科技築夢未來 博愛賦能成長”科普公益行活動在瀋陽啟動_fororder_宋世輝1

活動現場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本次活動由瀋陽市紅十字會主辦,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紅十字會承辦,和平區紅十字會、和平區關工委、和平區教育局關工委、沈北新區紅十字會協辦,以“國防教育+科技實踐+公益精神+家庭成長”四維融合模式,開啟科技科普與公益事業融合的新實踐。

  初心引領:軍功章述傳承 啟動儀式聚力量

  在報告廳展示區,瀋陽市道德模範陸君祥講述了航空類軍功章背後的英雄事跡,結合航空科技從早期飛機到如今無人機的發展歷程,將軍功章承載的烽火記憶與無人機展現的現代科技相呼應,生動呈現“航空報國”精神的傳承與昇華,讓在場者感受到科技與家國情懷交織的厚重底蘊。

“科技築夢未來 博愛賦能成長”科普公益行活動在瀋陽啟動_fororder_宋世輝2

活動現場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啟動儀式由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紅十字會會長宋世輝主持。他介紹,本次活動以“振興新突破 博愛遼寧行”數字公益活動為出發點,依託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益人益家”項目,組織青少年走進無人機研學基地,通過先進事蹟講述、無人機科普、紅十字應急救護實操等環節,讓青少年感受科技力量,同時聯動“數字公益”理念,助力青少年在實踐中強化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崗位的思想情懷和公益精神。

  全國勞動模範楊建華結合自身焊接領域數十年深耕經歷,分享“工匠精神”與科技強國的關聯。遼寧省“最美退役軍人”姚振鋒圍繞八一建軍節主題,結合軍旅生涯與航拍攝影經歷,講述國防科技發展與軍人使命擔當的緊密聯繫。

“科技築夢未來 博愛賦能成長”科普公益行活動在瀋陽啟動_fororder_宋世輝3

活動現場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隨後,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紅十字青少年志願者代表、和平區振興二校白雨靈同學宣讀“科技報國·公益同行”倡議書,呼籲更多同齡人加入科技實踐與公益服務行列。現場嘉賓為12名紅十字青少年代表頒發“振興新突破 博愛遼寧行”數字公益活動啟動儀式暨愛心義演義賣活動證書。

  瀋陽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專職副會長賀燕宣佈活動正式啟動,拉開本次科普公益行動的序幕。

“科技築夢未來 博愛賦能成長”科普公益行活動在瀋陽啟動_fororder_宋世輝4

活動現場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實踐賦能:科技探索拓視野 應急救護強技能

  啟動儀式後,青少年走進無人機展廳,近距離觀察民用無人機在救援、測繪、農業等領域的實際應用案例,真切感受科技的實用價值與力量。展廳內,大家還與四足機器狗(倣生陪伴機器人)近距離互動,進一步點燃了對科技的好奇與熱情。

  應急救護實操環節,紅十字應急救護師資結合無人機在地震、洪澇等災害救援中的真實案例,生動講解心肺復蘇、止血包紮等基礎技能的操作要點,讓抽象知識與實際場景相結合。瀋陽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賀燕、中國紅十字會終身志願者楊東文還參與包紮、心肺復蘇及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實操。

“科技築夢未來 博愛賦能成長”科普公益行活動在瀋陽啟動_fororder_宋世輝5

應急救護實操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隨後“模擬災區救援”場景,應急救護師資現場呼叫無人機,“救援物資”AED第一時間被送達“災區”。青少年們分組實操演練並相互點評,在緊張有序地互中強化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

  魅力綻放:無人機表演顯科技 總結寄語寄希望

  室外場地成了無人機科技的“秀場”,各類表演讓青少年目不暇接。靈動的“飛鳳凰”編隊不斷變換出多樣造型,穿越機如閃電般在障礙物間穿梭,上演精準撞氣球的絕技;無人機精準扎破空中氣球後,又進行水彈投彈表演,模擬實戰投送;農業無人機現場演示噴農藥作業,展現科技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更有無人機模擬災害場景,快速運送食品、藥品等救援物資。

“科技築夢未來 博愛賦能成長”科普公益行活動在瀋陽啟動_fororder_宋世輝6

無人機表演吸引了眾人目光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此外,載重100公斤的大型無人機登場時引發陣陣驚嘆,而穿越機噴射煙霧、在空中勾勒出絢麗軌跡的表演,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全方位展現了無人機科技的魅力,激發了青少年對科技探索的濃厚興趣。

  活動尾聲,嘉賓為參與活動的青少年頒發“科技公益實踐證書”。相關負責人在總結時表示,希望青少年能將本次活動中感受到的科技力量與公益精神融入日常成長,形成“1名參與者帶動N個同齡人”的公益輻射效應,讓科技探索的熱情與無私奉獻的精神持續傳遞,為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科技築夢未來 博愛賦能成長”科普公益行活動在瀋陽啟動_fororder_宋世輝7

活動現場 供圖 瀋陽宋世輝公益發展中心

  瀋陽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高鵬,和平區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李金影,沈北新區衛健局黨組成員、沈北新區紅十字會副會長任璐,和平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金慧軍,和平區教育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劉雅芝,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蘇廣林,遼寧省道德模範劉同霞等參加活動。

  此次活動創新融合科技與公益,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科技實踐的平臺,更以榜樣力量播種下公益的種子,為“數字公益+青少年成長”的融合發展探索了新路徑。(文 周曉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