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決勝之年,瀋陽民政以“振興新突破”為號角,將為民初心化作切實行動,從養老服務體系構築的溫暖保障,到殯葬改革傳遞的人文關懷;從婚俗新風點亮的幸福時刻,到社會救助托舉的民生底線……每一處民生細節都鐫刻著民政人的擔當。
瀋陽市民政局、瀋陽市福利彩票中心聯合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推出“2025瀋陽民政進行時”系列報道,全景展現瀋陽民政系統在保障民生、服務群眾過程中的創新舉措與階段性成果。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5 年,大東區民政局聚焦 “一老一小”、困難群體等重點領域,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以實幹實績書寫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頤養大東”:讓幸福在家門口升級
“每天走兩步就能到這裡吃飯、做康復,跟老鄰居們聊聊天,比悶在家裏強多啦!”津橋街道河畔社區的李奶奶拿著剛“刷臉”取到的餐票笑著説。在大東,品質養老社區(村屯)的培育率達到100%,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養老夢想正通過“品質養老”進社區得以實現。全區運營的21處幸福長者食堂日均銷量超過1100份,佔全市銷量的24.8%,穩居首位。在全市打造的5個醫康養護一體化項目中,大東區完成3個,數量居全市首位,同時培育康復輔具租賃服務點1處。那些鑲嵌在居民樓間的養老服務綜合體、幸福長者食堂、醫康養項目等,恰似細密的針腳,將專業的養老照護服務“縫”進城市肌理,讓家門口養老的美好願景化作觸手可及的生活圖景。
在大東區社會福利院,90歲的武阿姨開心地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和老同學一起上課。”大東區福利院打造瀋陽首個書法教育産業銀發基地,推動傳統文化與養老産業深度融合,讓長者“老有所學、老有所樂”。今年3月,大東區福利院榮膺五星級養老機構稱號,成為瀋陽市首家獲此殊榮的公辦養老機構。
大東區社會福利院書法課堂 供圖 大東區民政局
大東區民政局不斷創新,出臺《大東區品質養老“三清單”制度(試行)》《大東區養老機構區域標準化管理規範(試行)》等系列文件,全方位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為養老機構安全有序運行築牢制度根基。
“民生十條”:讓困難群眾生活更有底氣
“謝謝你們幫我申請低保,我會積極面對生活困難,安心治病。”二台子街道匯澤社區的張麗(化名)對前來回訪的區民政局工作人員感激地説道。
今年4月,二台子街道民政工作人員收到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系統推送的醫療費用支出預警信息,發現張麗月度醫療支出較大,但是她沒有申請任何救助,街道以及居委會工作人員立即上門核實並了解情況。原來,張麗經醫院確診患上了癌症,需要治療並長期吃藥。工作人員指導張麗整理並提交了低保申請材料,經審核審批,5月,張麗一家領到了低保金,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大東區“五有”社會救助工作體系中社區(村)級社會救助服務陣地 供圖 大東區民政局
近年來,大東區民政局持續深化和完善“民生十條”幫扶救助措施,構建“五有”社會救助服務體系,該案例被評為“2024年度全省社會救助領域創新實踐優秀案例”,大東區民政局亦被省民政廳評為“全省社會救助創新實踐揭榜挂帥單位”。截至今年7月,大東區累計發放各類救助保障資金4877萬元,其中“民生十條”救助資金達621萬元,惠及困難群眾2.5萬人次,切實提升了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水準。
“慈善+”,助力民生實事落地
大東區民政局深入推進殯葬改革、弘揚文明新風、提升殯儀服務水準,大膽探索“慈善+殯葬”的服務模式,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月2日,2025年度“慈善公益築文明 清明寄情暖沈城”暨“殯儀服務進社區,移風易俗惠萬家”啟動儀式在大東區大東廣場盛大舉行。活動現場,200家愛心企業捐贈了價值116萬元的生態葬墓位,有效減輕困難群眾殯葬負擔,充分體現人文關懷與社會溫情。
大東區“殯儀服務進社區”啟動儀式現場 供圖 大東區民政局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從“家門口養老”的貼心服務,到困難群眾的精準幫扶,再到“慈善+”模式的創新實踐,大東區民政局始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用實打實的舉措織密民生保障網。憑藉在民政系統工作中的突出貢獻,今年2月,大東區民政局被省民政廳授予了“全省民政系統工作中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未來,大東區民政局將繼續堅守“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初心,在民生領域持續深耕,不斷探索服務新路徑、提升保障新水準,讓民生福祉更有溫度、幸福底色更加濃厚,為瀋陽民政事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更多“大東力量”。(文 馬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