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機動車駕駛員對禮讓行人重要性的認識,推動“禮讓行人”成為自覺駕駛習慣,讓文明出行蔚然成風,大力營造安全、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8月19日,市精神文明辦、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聯合開展機動車“禮讓斑馬線”主題活動。
在瀋陽通利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場站,活動圍繞“禮讓斑馬線”這一核心展開,公交車駕駛員、計程車駕駛員、市民等代表齊聚一堂,各抒己見。
“每次開到斑馬線附近時,我都放慢車速,因為一些行人,尤其是一些騎行比較快的,很容易被剮碰到。”“公交車禮讓行人是應該的,但有些行人在過馬路時還低頭玩手機或打電話,我們看了非常著急,希望大家能注意交通安全。”“我是一名計程車司機,希望能給我們普及一下哪些情況應該提前做好準備避讓行人。”兩位公交車司機和一位計程車司機率先袒露心聲。
一位市民代表表示,他既是私家車主,也是行人,他覺得開車經過一些沒有紅綠燈的路口,更得格外注意瞭望,保證行人出行安全。
“我們在大東區北海街聯合路建了馬路學堂,對於一些違規的機動車駕駛員和非機動車騎行人都進行了批評教育,讓他們觀看警示教育片。希望行人過斑馬線的時候能快速通過,機動車過斑馬線的時候多注意瞭望。”公安交警代表現場向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等駕駛員代表作了交通安全知識宣講,結合法律法規,深入闡釋文明行車、禮讓行人的重大意義,強調杜絕“鬥氣車”“路怒”行為,引導廣大機動車駕駛人牢固樹立禮讓意識,呼籲廣大機動車駕駛人共同維護和諧安全的交通環境。
同時,活動現場還發放了由山西省公益機構捐贈的“禮讓斑馬線”“讓”字公益車貼,並在800余輛各類車輛上張貼,進一步擴大了文明交通理念的覆蓋面與影響力。計程車駕駛員李德貴表示,每天穿梭在沈城的大街小巷,首先自己是個服務者,要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禮讓,同時,他也是個宣傳者,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到文明禮讓的活動中來。
在大東路與堂子街交叉口過街斑馬線點位,道德模範、文明家庭、身邊好人代表們,站在斑馬線兩側,向嚴格遵守交規、主動停車禮讓行人的駕駛員伸出“點讚牌”,以示鼓勵和褒揚。同時,交警部門現場維持交通秩序,對不禮讓行人的違法車輛,在前方路口進行攔截,依法進行教育處罰。
活動還利用986電臺視頻號進行了直播,將廣大交通參與人的視線聚集到活動現場。有的市民群眾留言,這樣接地氣的宣講和交流活動應該多舉辦一些,沈城的交通文明會更加深入人心。(記者 張曉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