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七屆遼寧省政法系統“榜樣力量”先進事蹟報告會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作為壓軸登場的先進典型,憑藉紮實的治理成效、創新的運行機制和真摯的為民情懷,贏得了全場熱烈掌聲。這份榮譽不僅是對阜新縣政法工作的肯定,更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阜新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生動體現。

阜新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 供圖 阜新市委宣傳部
作為全省最早實現“五個規範化”建設的縣級綜治中心之一,阜新縣綜治中心自2022年12月正式運行以來,圍繞“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一條龍服務、全鏈條解決”的目標,構建起資源整合、職能融合、力量協同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阜新樣板”。
整合資源,從“單打獨鬥”到“握指成拳”
阜新縣綜治中心總面積2460平方米,通過創新推行“整建制入駐+常駐+輪駐+動態進駐”模式,整合法院、檢察院、公安、信訪、司法行政等20家單位的資源,打破長期以來各部門各自為政、信息壁壘高築的困境,形成了“多中心歸一中心、多窗口變一窗口”的集約化工作格局。

訴訟服務中心窗口服務 供圖 阜新市委宣傳部
中心內部科學劃分功能區域,設有訴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檢察服務中心等多個專業化服務平臺。這些平臺通過建立“訪-調-立-裁”閉環工作流程,實現矛盾糾紛從受理、調解、立案到裁決的全鏈條管理。每個環節都制定了明確的工作標準和時限要求,確保群眾的訴求能夠得到及時、專業、有效的響應和處理。今年以來,中心累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2265件。
機制創新,從“物理整合”到“化學融合”
在實現空間整合的基礎上,阜新縣綜治中心著力推動工作機制的深度融合,實現了從“物理整合”到“化學融合”的質變。
一方面,中心引入“張彪團隊”等12個行業調解委員會,創新推廣“張彪調解工作法”,打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彪哥”法律服務品牌。另一方面,中心依託“阜政通”市域社會治理平臺,構建了集信息採集、數據分析、風險預警、指揮調度于一體的智慧治理體系,推動工作模式從“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型升級。2025年1-9月,“阜政通”累計受理群眾訴求21100件,辦結20262件,辦結率超過96%,成為阜新市域治理的“金字招牌”。

阜政通服務窗口 供圖 阜新市委宣傳部
治理下沉,從“政府主導”到“社會共治”
阜新縣綜治中心不僅是矛盾化解的“終點站”,更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實踐地”。通過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機制,推動法治力量下沉基層,有效激活了網格治理的神經末梢,構建起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為進一步拓展治理力量,中心創新引入快遞員、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擔任“移動網格員”,充分發揮這些從業人員日常活動範圍廣、接觸群眾多、信息獲取快的優勢,及時發現並上報各類社會治理問題。

協助群眾化解矛盾現場 供圖 阜新市委宣傳部
此外,中心構建了“行政調解+司法確認+法律援助”的協同網絡,有效整合行政機關的調解資源、司法機關的確認職能和法律服務機構的專業力量,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力的工作格局。
通過一系列紮實有效的舉措,阜新縣的社會治理體系實現了從單一政府主導向多元社會共治的轉變。
典型引領,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
阜新縣綜治中心高度重視先進典型的培育和推廣,通過樹立標杆、推廣經驗,實現了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的跨越式發展。
“有事找彪哥”是許多阜新縣老百姓的口頭禪,這句樸素的話語背後,是群眾對“張彪調解工作法”的高度認可和信任。通過定期開展業務培訓、現場指導、案例研討等活動,工作室將“張彪調解工作法”的核心要義和實操技巧傳授給更多的調解工作者,推動了全縣乃至全市調解工作水準的整體提升。在張彪等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下,阜新縣綜治中心涌現出一批“金牌調解員”“暖心窗口”“模範團隊”。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阜新縣綜治中心以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詮釋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深刻內涵,展現了阜新市政法系統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擔當與智慧。站在新的起點,阜新市將繼續深化綜治中心規範化、智慧化、實效化建設,努力打造更高水準的平安阜新、法治阜新,為全省乃至全國社會治理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阜新樣板”。(阜新市委宣傳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