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拓展學生科學視野,將前沿機器人技術與校園素質教育深度融合,引導學生樹立科學創新志向,日前,瀋陽市大東區杏壇小學白塔校區邀請遼寧省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研究會科學傳播專家、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瀋陽科技學院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教授張連浩,帶來“傳遞科學夢想”主題科普講座。100余名師生共同開啟這場科技探索之旅。

講座現場 供圖 杏壇小學
“大家知道什麼是機器人嗎?”講座開篇,張連浩以生活化提問拉近距離,隨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直觀的多媒體素材,清晰界定機器人的科學定義。從感測器如何“感知世界”,到控制器怎樣“下達指令”,再到執行器如何“完成動作”,他通過圖文拆解,將抽象的核心部件功能轉化為可感可知的知識,幫助同學們快速搭建起對機器人技術的基礎認知框架。
在同學們建立基礎認知後,張連浩聚焦移動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和複合機器人三大類別展開深入講解,並結合生活場景與行業實例,讓科技知識“落地生根”:快遞站裏高效分揀包裹的移動機器人、工廠中精準完成涂膠打磨的工業機械臂、農田裏自動採摘果實的複合機器人……一個個鮮活案例讓同學們深刻意識到,機器人技術早已融入日常,正以強大的能力助力生活與生産更高效。

孩子們認真聽講 供圖 杏壇小學
講座結束後,師生們圍繞講座內容分享感受,科技熱情持續升溫。“張教授説感測器像機器人的‘眼睛’,能感知周圍環境,我一下子就懂了。再看到家裏的掃地機器人,就會想它是不是也靠這種‘眼睛’避開障礙物。”五年五班學生黃禹潼説。
參加活動的五年三班班主任鐵潔説:“當張教授對比移動、工業、複合機器人的發展歷程時,我注意到學生們眼神裏的好奇。這場講座不僅傳遞了機器人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科技迭代的力量,激發他們對科學探索的嚮往。”
此次科普講座進校園活動是杏壇小學白塔校區豐富校園科普教育形式,提升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實踐。未來,學校將持續搭建優質科技教育平臺,引入更多前沿科技資源,引導學生在探索科技奧秘中點燃夢想,在追求科學真理中錘鍊能力,成長為兼具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新時代少年。(文 王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