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匯聚縣域發展合力
2025-11-14 16:40:2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黃非責編:蔣碩

  營商環境是區域發展的生命線。新民市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從政務服務、法治保障、産業賦能、城市管理等多個維度精準施策、綜合發力,以一系列有力度、有溫度、有實效的改革舉措,持續提升城市吸引力與競爭力。

  政務服務提質增速 刷新“新民效率”

  “沒想到現在辦理業務這麼快,通過綜合窗口一次就能辦結,不用再在多個部門間來回跑腿,省時又省心!”近日,市民孫立新在新民市營商局一樓無差別綜合窗口,僅用兩小時就完成了“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中的普通貨運車輛道路運輸許可證核發等手續,對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讚不絕口。

  新民市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為突破口,持續深化綜合窗口改革,引進第三方團隊完成窗口重組,構建“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將全市30個部門1033個審批事項納入一體化平臺規範管理,確保辦事信息精準無誤。截至目前,已梳理市本級“一件事”事項清單113項,實現514項事項無差別受理,窗口數量從57個壓減至28個,壓減比例達50.8%,政務服務效率大幅提升。

  法治護航精準有力 築牢“發展底線”

  良好的營商環境離不開堅實的法治保障。新民市錨定“法治新民”建設目標,在多元調解、包容監管、法律服務等領域精準發力,構建起“橫向覆蓋領域、縱向貫通層級”的司法聯動網絡。

       新民市司法局副局長米秀萍介紹:“目前我們已建成399個三級人民調解組織,實現370個村(社區)全覆蓋,另有46個評理説事點、26個品牌調解室紮根基層;1253名人民調解員與2220名‘法律明白人’共同織密預防網,年均調解案件1300件,積極讓解紛力量下沉到群眾‘家門口’。”針對企業需求,新民主動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提供法律諮詢援助,送上包含職務犯罪、電信網絡詐騙防範等內容的“法治套餐”,為企業安心發展築牢法治屏障。

  産業賦能精準滴灌 激活“發展動能”

  近日,市工信局積極推動羅家房鎮遼寧億芯電線電纜製造有限公司完成數字化轉型,幫助其實現從設備管理、生産製造到倉儲運輸的全場景智慧化,推動企業拓展新業務、延長産業鏈,7年來銷售額已突破15億元,成為“軍工品質+科技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標杆。

  在瀋陽信昌糧食貿易有限公司十月稻田農業産業園三期項目建設中,新民市主動幫助企業爭取中央預算內物流專項資金支持,協調解決用地、資金等難題,推動項目從2024年7月開工至今,主體工程已完成55%,預計2027年底全面竣工。市發改局副局長劉艷嬌説:“前期,我們幫助瀋陽信昌糧食貿易有限公司爭取中央預算內物流專項資金支持並獲批。下一步,我們將針對企業四期建設項目前期謀劃與申報等需求,持續跟蹤服務,幫助企業答疑解惑,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柔性執法彰顯溫度 守護“城市煙火”

  “早市規範後,攤位整齊、環境乾淨,買菜更舒心了。”市民吳俊玲對新民市早市管理成效讚不絕口。新民市摒棄“一刀切”執法模式,在八家子早市、林裏夜市等場所實施精細化管理,在清理3400多處佔道經營的同時,保留城市煙火氣。“現在市場環境乾淨整潔,顧客吃得放心,我們做生意也更有幹勁了。”商戶趙洋的心聲道出了規範管理帶來的改變。

  而針對秋菜佔道經營難題,新民市變“驅趕”為“疏導”,設立免費秋菜交易市場,引導流動商販“安家落戶”。“這裡經營環境好、商戶集中,生意比以前紅火多了。”流動商販邢學志滿意地説。今年以來,新民市以“鐵腕”守護城市發展空間,已拆除違法建築229處,清理佔用公共資源近300處、“僵屍車”136台,為項目落地和城市發展騰出寶貴空間。

  從政務服務的高效便捷到法治環境的公平公正,從産業賦能的精準有力到城市管理的溫情包容,新民市正以全方位、多維度的改革舉措,讓營商環境的“土壤”更肥沃,讓發展的“幼苗”更茁壯,為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文 楊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